四季养生有哪些常识?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已经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如《苏文·四气调神》说:“四时阴阳之人,万物之本也。”为了适应自然的变化,人类必须“适应四季寒暑”。因此,人们不仅要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而且要积极适应这些规律。《苏文·移精化气》指出“移步避寒,栖荫避暑。”“苏文,四气调神”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

春天,万物向上生长,处于复苏过程中。五脏属肝,宜升养,以调理柔肝,顺应肝以升发元气。

夏天天气热,人体喜欢冷。此时五脏属心,宜补,以养心、清火、助脏、祛邪。

长夏,五脏属脾,宜轻补,可选用药膳,如薏米猪蹄。

秋天,气候渐凉,但有时又干燥邪恶。此时五脏属肺,适合平补益肺润燥。

冬天气候寒冷,人体会收敛,会躲藏。此时五脏属肾,宜温补,滋肾原味,温而不燥。

春天,天气越来越暖和,万物开始复苏,人体的变化也与自然气候变化相一致。从冬季的固敛到阳气的上升,人们的活动也在增加。中医认为,“由静转阳”是人体在春季的重要生理变化,是“天人应和”的结果。如果这种改变能够正常进行,人体就会健康无病。如果不正常进行,体内的平衡就会被破坏,人体就容易生病。中医还认为,春天杨琪上升,树木发芽,与五脏中“肝”的性质相呼应,有“肝为脏腑之肝”的说法,而“肝抑脾”,春季肝气上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脾的运化,所以很多人在春季食欲不佳,食欲下降。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需要进行饮食调理。无论是健康人,还是慢性病患者,春季的饮食调理都必须顺应大自然和人体的变化,不能再像冬天天气寒冷时那样吃太多厚重温热的食物,这样不仅会增加肠胃的负担,还会扰乱人体的阴阳平衡。即使吃了厚温的药膳,也不一定有好处,很多人吃了之后会肠胃不适。

夏天,天气炎热,万物都处于旺盛的生长阶段,此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是一年中最旺盛的时期。中医认为,在夏季,自然界的热、气最大,人体的“阳”最强,容易伤心,引起心烦失眠,所以夏季要注意养心安神。

在漫长的夏季(农历六月,阳历七八月),由于天气炎热或湿热过度,容易使脾湿困,导致头痛头晕,不想吃饭。夏季暑热过盛易耗气伤阴,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和阴阳平衡。保健进补方面,原则上以清补为主,选用药膳性凉或平和,以清火养阴,平衡阴阳。甘凉、利尿解暑、少油腻是夏季常用药膳的主要特点。人体天生喜欢凉,在饮食上更愿意吃一些清淡少油腻的食物。对于一些夏季因贪凉而导致脾胃受伤、腹泻、发烧、感冒的人来说,这些药膳在患病期间不宜过多服用,因为人体的阳气已经因寒冷而受伤不再旺盛,滋补时不宜服用过多。

秋天,天气慢慢由炎热转为凉爽干燥,人体的新陈代谢也逐渐变得平缓。保健进补也要按照这些规律来进行。天气转干转凉,当然没有夏季炎热潮湿的弊端,让人感觉很舒服。但如果转化太快太剧烈,人体会无法适应,体内阴阳平衡被破坏,表现为凉燥之邪,会伤人。所以,吃饭就要说:“秋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食。”另一方面,虽然秋季由热转冷,但夏季的余热却时有反复。有些人由于调理不当或夏季热盛,入秋后体内仍有夏季余火。气候转燥,就成了燥火,出现口干、咽干、咳嗽、皮肤干燥等症状。这样的情况,就要以清润为主进行调节,不宜暴饮暴食煎烫之品。中医也认为,秋天的寒冷天气属于肺,而肺是娇嫩脏的,喜湿恶燥。无论是初秋温暖干燥,还是深秋寒冷干燥,都容易伤肺致病。调理进补应以润燥为主,根据天气冷暖和个人身体状况选择相应的凉、温或平药膳,以达到润肺益肺、祛邪强身的功效。即便如此,由于肺属金,恶热喜寒,所以秋季保健调理的药膳多为平凉之品,温补之品相对少见。

冬季天气寒冷,“冷是吸引的主要来源”,人与自然对应,身体也处于收敛的潜伏阶段,代谢水平降低,消耗减少,吸收能力增强,所以冬季是最好的传统疗养季节。

冬季进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字:味浓,温补。浓味不仅指冬天吃的饭菜香味浓郁,还指饭菜营养丰富,味道香甜。中医认为“厚味厚精”是指丰富甘甜的饮食补充人体所需的必需营养。温热的意思很好理解,因为冬天寒冷,阴气充沛,人体需要吃一些温热的饭菜来驱除寒气和温热的阳气。这两个特点的结合,就是冬季保健进补,味浓温补的原则。另一方面,中医认为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由元气驱动的,元气主要由肾产生。冬季“脏腑归肾”,“肾主藏精”。冬季补肾精可以促进元气的生成,所以冬季进补的另一个原则特点可以概括为“补肾,补精益元气。”“厚味温补”和“补肾填精补元气”是冬季保健进补的原则,其中“厚味温补”是从人们药膳的性味中总结出来的,而“补肾填精补元气”是从药膳的功能中总结出来的,两者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