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防己汤简介
概述木防己汤是方剂的名称,同名方剂约有六个。
3《金匮要略》方志木防己汤3.1木防己汤的别称:季芳桂枝汤、韩防己汤、季芳汤
3.2药方:防己三两,石膏十二块(鸡蛋大小),桂枝两两,人参四两[1]。
防己石膏9克(鸡头大小)12克桂枝6克人参12克。
3.3功能主治《金匮要略》方药木防己汤,主要用于膈支间饮,气短,心口胀实,面色晦暗,脉紧,数十年治不愈者[1]。
功能是补虚散饮。主治膈支饮,人气短,心胀而坚,面暗,脉沉而紧,日数10,若大夫呕,则为虚症。
3.4木防己汤用法水煎分两次服用[1]。
后四味,取400毫升水1.2升,分两次服用。
放6升水在上面,煮2升,分两次服。
3.5各种论据1。《法》:木防己辛温,可散饮积滞,亦可治肺哮;石膏味苦甘,微寒,控心抗气,清肺平喘;人参味甘,治喘消膈饮,补心肺虚;桂枝性热辛,通血脉,泄气机,通诸气,单独服用即可治愈。
2.《钱进闫芳忆》:用木防己散而留之饮;石膏主心肺逆气;人参帮助胃准备水;桂馨和荣结婚了,喝点温的也可以。邪客若浅,气多虚则越取;如果邪客较深,如果血量过多,固若金汤,治愈后还会复发。
3.6注季芳桂枝汤(《阴三》卷十三)、《汉防己汤》(救命宋括卷九)、《季芳汤》(行远卷四)。
4.《伤寒论》修订版(4.1)中方志木防己方由木防己1.5、通草1、生薏苡仁4、松针3、桂枝7、滑石5、丝瓜络2、嫩桑枝1组成。
4.2木防己汤,重序通俗伤寒论方药,功效为利湿清热。主治风湿、风热。头痛发热,微汗恶寒,关节烦痛,体重微肿,小便短赤,脉沉缓。
5《扫叶村医案》(卷5.1)由防己、桂枝、黄豆卷、茯苓、天花粉、菖蒲汁组成。
5.2功能主治《扫叶村医案》第三部木防己汤,主要用于治疗新湿、聚经。该病表现为气分、风温、畏寒发热、头痛鼻塞、胁痛难忍、口渴多水、眼睛发黄、手足痉挛、舌苔白、牙齿干燥、胸闷疼痛。
6.《外台秘笈》卷二十引范王方木防己汤6.1,由木防己3两、甘草2两(炒)、桂心2两、茯苓6两、黄芪3两、生姜2两、白术3两、赤芍2两组成。
6.2功能主治:木防己汤引自《外台秘笈》卷20范王方,主要用于治疗湿气、肢体肿胀、聂绀弩动。
6.3木防己汤用法用量:8升水,3升水,2份,分4次服。
6.4胃寒者加当归3两,人参2半,龙骨2两。
6.5准备方法。
6.6用药禁忌忌食海藻、莼菜、桃、梅、雀肉、生葱和醋。
7《吴鞠通医案》方志木防己汤7.1由石膏1两、桂枝6元、木防己4元、杏仁4元、香附3元、炙甘草3元、苍术5元组成。
7.2《吴鞠通医案》方药木防己汤的功效在于两个方面。主治:痹证。风湿跳动,全身酸痛,反复出汗伤表,误伤里,渴冷饮,戒酒,胁肋胀痛,脸红心跳。
7.3木防己汤用法:水煎3杯,煮1杯,分四次服。
8《医案临床指南》卷七:木防己汤8.1由木防己、石膏、桂枝、姜黄、杏仁、桑枝组成。
8.2功能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