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教修行生活
我们在崂山练武的生活:月夜练武,旭日胜一餐,月廊下推手,仙台呼吸,不仅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道教宝贵的养生方法,继承了“神仙道教珍爱生命”的优良传统。崂山的道教属于全真纯粹派,不强调斋戒,注重养生和养生。历代涌现出许多道德感深远的道士。今天广为流传的两部丹经《大成姚杰》和《稻香集》都出自瓦山,而且这里的道士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都主张“内外兼修,动静结合”,今天依然如此。崂山太清宫有六位老人,个个训练有素,仪表堂堂。当许多游客看到它们时,往往会感到惊讶,并向它们提出疑问。他们经常会留着胡子,感慨地说:“这都是* * *产党领导的功劳!”简单的一句话,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宗教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长辈们对党和政府无限感激。
其实这些元老级的领导,每一个都有一套动静之功,形神俱精,永不停歇。
匡长是个长僧,八十多岁,熟读道家先天武学,以及武当内家拳传,医术了得。五十年代经常给青岛疗养院上课,传播气功。1980年回寺后,应青岛气功界要求,编著了《先天气功打基础要领》。每天早上躺在床上开始运动,全身“软如棉,硬如铁”。虽然他老了,但他仍然可以劈腿,把腿踢过头顶。他还经常接待仰慕他的来访者,有时会马不停蹄地讲很长时间,丝毫没有倦意。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他却不以为然地笑了:“所谓‘站、坐、卧’,离不开这个。好吧,我说话,还能回元海,何苦呢?”
李宗莲,道士,原为辽宁铁茶山广韵洞监狱。解放前,他去崂山隐居。功夫上去后,丹田之火可以融化他手心的蜡烛,他的手可以举起200公斤的石头。李道昌面色红润如童子,白发寥寥无几,可见他功底深厚。他还编了适合自己的气功操,坚持锻炼筋骨。
道士孙真,近古。据说他练八卦拳,每天打坐。每天早上都看见他在太清宫里跑来跑去,经常饭后去海边散步。有时早上在著名的蜡山泉“神水泉”前看到他,他就服气了。
道士柳宗成,80岁。他的训练方法不一样。他总是躺着,从不盘腿打坐,白天躺在山上,晚上躺在法庭上。他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工作,雨、冻、雪一刻不停。除了练拳,他还种下了不为世人所知的“太乙玄门棍”。解放前,几个土匪抢劫了寺庙。他手舞棍舞,大施神威,把土匪打得落荒而逃,一时成为美谈。
道士王子珍又老又瘦。他每天早上去海边,散步,呼吸,吐气,用劳动代替练习。刚回寺的时候还是银装素裹,后来就有点黑了。
崔静,长达70余里,是崂山出家时最长的佛道。他注重修行,坐功颇深,至今黑如漆。
在气功风靡全球的今天,社会上少数人看到有空子可钻,冒充道教龙派传人。有些人居然声称自己是崂山道士传下来的,编造谎言,打着教气功的幌子赚大钱。而我们崂山的一些有经验的人,却在默默无闻地练功,不求名,不求利。相比之下,他们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君子之德,貌若愚人”,注重修养,我认为这才是他们健康长寿的根本。刚到崂山的时候,道士很少。那时候匡师傅很注重我们的培养。每天早饭后,晚饭前,山上没客人的时候,所有的人都聚在一起,长辈轮流给我们讲课。内容广泛,除了寺庙事务,主要集中在养生的修养,他们的经验,修炼,呼吸和理气,修道的禁忌。
匡大师还创作了《三字经》、《治玄片》、《玄修秘方》等。我们还需要学习《道教协会会刊》、《吕祖全书》、《三丰全书》、《乌镇篇》、《周易参同契》、《大成》、《生命桂枝》和《乌宗》的相关章节。通过学习,我们对道家理论,尤其是养生理论和方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除了打扫厕所,种地种菜,匡师傅还经常早晚亲自带我们练武,很热闹,我们精力也很大。夏天,夏天不怕蚊子咬,冬天不怕雪冷,反而开心,所以大家都学了点功夫。
山上也有很多练习的地方。有时候,太阳升起的时候,一个人爬山看海。李白曾写过一句诗:“我曾去东海,在崂山吃夏紫”,真是让人陶醉于大自然,其乐无穷。
此外,为了满足对外开放和旅游的需要,很多影视制作商都继续在腊山拍片,每次都有崂山的道士参与。除了诵经、祭奠寺庙、农耕等项目,还有我们小道士的武术表演。我们在政府的对外宣传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配合作用。
1985年8月,我和两个道友一起游览楼观时,应任法林的要求,我们表演了在庞山所学,受到台上道人和当地围观群众的热烈欢迎,为山门争光,加强了名山寺庙之间的联系。记得出家之前,我刚高中毕业,不过是个秀才。进入腊山以来,我收获了很多,无论养生,武术,气功,但是筋骨轻松,很少生病,精神世界更加丰富。
陈撄宁主席在世的时候,非常重视道教养生,曾经断言,有这个东西就有道教。我也深感养生是适教的精髓,值得探讨。
幸运的是,随着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道教几千年来积累的养生技艺已经遍布全国。国外的道教研究也非常重视这方面。作为一个道士,我觉得应该继承这个优良传统,永远发扬光大,造福社会,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神仙道教,生命可贵,人心无限”,这才是我们道教的真正宗旨。
我感谢养育我的长辈,我衷心祝愿他们健康长寿。也希望今后在前辈们的继续帮助下,我们年轻的道士们发扬崂山重视养生的优良传统,为新中国的道教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修行生活清单中的内容均选自田诚阳《崂山道士的修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