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老年同居。
中国有句古话,叫“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意思是一个家庭必须养一个儿子,防止老年无依无靠;务必在丰年储存粮食,以防饥荒。
以前社会提倡的不仅仅是孝道,还有家庭伦理,是每个人都要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8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夫妻双方在抚养孩子的同时,还要赡养四位老人,承担他们的生活和医疗费用。生活压力这么大,年轻人都不敢结婚,怕以后养不起自己和老人。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下降,年轻人普遍选择晚婚,甚至不结婚,或者婚后选择不生孩子,导致近年来中国出生率持续下降。
未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将面临一个以人口老龄化为主导的社会生态,极有可能出现年龄差距,即出现找不到年轻人养老的危险趋势。
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上,对于养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如何养老,都没有非常明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养老问题主要靠家庭中的子女和民间养老机构。
但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这么幸运,有女儿和儿子可以依靠。
无奈,他们无法依靠国家和社会统一妥善解决养老问题。随着养老困境向老年人逼近,“同居式养老”模式逐渐在民间兴起,成为国家养老制度和家庭防老的有效补充。
所谓“同居养老”,就是“合伙养老”。即有养老需求但无法从家庭和社会得到帮助和解决的老人找到志同道合的人(老人和年轻人)一起生活,大家在生活上互相照顾,房租水电伙食等费用由他们共同承担。
这种养老方式既节约了成本,又扩大了社会交往,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利。目前,这种养老方式不仅在德国流行,也传入中国,在老年人中引起了热潮,为老年人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同居养老其实有很多好处。
1.降低养老院租金:社会养老院的费用普遍不低,很多老人长期负担不起。而同居养老,费用均摊,可以节省大部分开支。
2.社会共赢:假设一个独居老人把他的空房免费或低价租给没有房子的学生或年轻人,只要租房的年轻人愿意花时间陪老人聊天,做家务,帮忙采购日用品。
既能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又能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有益于身心健康。没房子的年轻人在家也会有归属感,而且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还会省下额外的房租和伙食费,一举两得。
3.与众不同:如果几个老年朋友住在一起,大家的业余生活不仅会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他们还会经常在一起聊天,回忆过去。这些群体行为对消除老年病有很大的预防作用,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
4.减轻子女负担:随着少子化和老龄化趋势的出现,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尤其是子女之间的沟通成本越来越高。和老朋友或者陌生的年轻人住在一起,有助于减轻子女的负担,也无形中扩大了老年人的交际圈,让他们也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减少子女对其健康的担忧。
同居养老除了优点,缺点也很明显。
每个老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同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肯定需要彼此习惯和理解。所以,老人在一起生活养老之前,一定要严格筛选同居伴侣,不能因为要养老就随便让人和自己同吃同住。
否则,不养老很可能因为生活中的小摩擦或者陌生人、不习惯的性格习惯,导致双方产生矛盾和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