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书法理论的觉醒体现在哪些方面?
汉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关键一代。汉代书法上承秦篆、李芹,下启魏晋南北朝。是草书的开端,所以是中国书法史上极其重要的时期。
此时篆书的文字逐渐减少,多见于碑刻、印章、瓦片、铜镜和少量石刻上,笔法也受到隶书的影响。隶书是汉代流行的一种书法样式,大量的简牍、刻石为主要流通方式,产生了极具艺术性和风格化的汉碑书法。
1.隶书刻板印象
汉代书法艺术最大的贡献在于东汉隶书定型,从根本上改变了小篆以前汉字结构造型的“六书”规则,成为律令严整的隶书规范。因其书写特点,因笔之挥,体之开,故称“八点书”。
从书写笔画来看,定稿隶书中的宫体笔画是收紧的,从中心向左右伸展。用最能体现隶书标准体的波浪笔画,点画粗细有明显变化,左边变成平弯,后面楷书变成左弯。右边被后人误称为燕尾,但在后来的楷书中,变成了掴或钩,“左右分开,若相对。”强调轻重缓急,举压转折,突出笔画精神的丰富性和节奏性,为稳定宽广的字体增添了舞动释放的灵气。
从布局上看,横向上,字距稀疏,行距密集,扫摘左右相连,似在正气中飘扬,庄严肃穆。它的姿态逐渐从小篆,纵向长,到方形,再到横向平。总之,从用笔、结构到布局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规则,庄重工整,含义变化奇妙,上承篆书、古隶书,下开楷书,用笔过线过草,所以有人主张学隶书必须先做。
二、汉碑的突出表现
没有什么比浩如烟海的铭文更能代表汉代书法的特点了。这一时期的铭文为韩立所刻,字体方正,法度严谨,波浪分明。此时,隶书达到顶峰,成为汉代广泛使用的书法风格。汉代隶书又称“分书”或“八分”。不仅笔法越来越精良,剧本的风格也是多样的。此外,金文和篆书因其实际用途越来越小而逐渐衰落,但在汉代的印章、瓦当和嘉良中仍有使用,这使篆书独具特色。
东汉隶书的成就,在碑刻中得到凸显。历代流传下来的碑帖有170多种,风格多样,笔法各异,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密而强,厚而厚。如《西夏颂》、《裴岑纪宫碑》、《下城碑》等。甘肃陇西赋、陕西汉中石门赋、略阳高歌赋并称为汉代书法“三大赋”。它是三大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的摩崖石刻。它雕刻在一面石壁上,崖体呈凹形,表面平坦,宽340厘米,高220厘米。上面有个四字印章,正文刻了20行385个字。每个字大约4厘米见方。纵观全篇,汉代真迹隶书清晰可辨。碑文不仅记录了东汉武都太守李明的生平,而且歌颂了他带领人民开辟西天窄路,造福于民的道德政策。《西夏颂》字体清晰,风格古朴,结构优美,刀法有力,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第二,党强心直。如张迁碑、方恒纪念碑和仙浴皇纪念碑。张迁碑的全称是《因汉末故城游尹而作张浚表颂》。东汉碑刻。灵帝钟平三年(公元186年)在山东东平县建立。字体紧、方、多变,在朴厚忠身上很有吸引力。以方笔为主笔,他沉稳、浑厚、密集、苍劲。殷碑文和书法更为流畅自然,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道。这是韩立罕见的精品。方恒碑全称是汉魏晚期清恒福碑。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建立,现山东泰安戴寺。这款平板的字体拙朴,以拙取胜,架子坚实沉重,像一只老虎卧在下面。笔画又直又粗。笔如磐石,棱角分明,棱角分明,很厉害。规章制度密密麻麻全是字,公平有斜变。翁方纲说:“就是碑文宽而广,密而不多,似乎是颜官书的逐渐发展。”清代著名书法家易炳寿的隶书即源于此。
第三,规矩对,法度严。如《礼记碑》、《曹全碑》、《Xi石平经》、《史晨碑》等。,这种碑刻代表了汉碑的风格,数量最多。全称“韩和阳令曹全碑”,刻于钟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1956年藏于陕西博物院碑林。在韩立,这座纪念碑是独一无二的,美丽而漂亮,结构扁平对称,舒展逸散,风格诱人,笔锋笔直,纵横兼备。它与“英英”、“李奇”同属于一休一类,但它绚烂美丽,有“她若不过转头一笑,便有百符咒”之态,真是韩立的一朵奇葩。
第四,绵延陡峭,色彩斑斓。比如《石门颂》、《阳怀表记》、《仓颉寺铬碑》等。《石门颂》是汉代大型摩崖石刻。全称为《旧校尉颂》,刻于汉简二年(公元148)。结子大小不一,笔法细劲,舒适,颇有趣味。如今,贾珠曾对这块石雕说:“石门巧多拙少,多瘦少肥,喜用生长,多圆笔。布局巧妙,错综复杂。”
这些隶书铭文最为醒目,扫左挑右的笔法和意象在纵横有序的布局中环环相扣、翩翩起舞,极具审美视觉感染力,令人遐想。
3.汉简
汉简是汉代遗留下来的竹简。早在北周时期,居延地区就发现了汉简,北宋人也在今天的甘肃等地获得了东汉竹简。1906年,匈牙利人M.A. Stein在新疆民丰县北部的尼雅遗址发现了少量汉简。次年,他在甘肃敦煌的一些边塞遗址中发现了700多枚汉简。这是现代发现的第一批汉简。此后,新汉简陆续出土,至今已发现4万余枚。从西汉简牍可以看出汉字从古文字到草书的逐渐演变和形成,从东汉中后期简牍可以看出隶书到楷书的演变,所以汉简也是研究汉字发展史的重要资料。已发现的汉简根据出土情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汉代西北边塞地区的遗址中发现的,可简称为边塞汉简。一种是在汉墓中发现的,可以简称为墓竹简。
1.甘肃居延汉简
敦煌居延汉简、殷墟甲骨文、敦煌藏经、明清故宫档案被誉为20世纪考古“四大发现”。居延汉简由新旧两部分组成。习惯上将1930年瑞典贝格曼在居延地区发掘的10000余枚汉简称为旧简,将1972年至1976年出土的20000余枚称为“居延新简”。新旧简牍三万余张。古居延地区是屯田的地方,所以竹简涉及政治、军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居延汉简》因为是日常实用文献,所以书写自如,其书法呈现出一种轻松直白的意味。
2.马王堆帛书
秦末西汉初的水墨书法。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1973。包括《战国策》、《老子甲乙》等书信。,是研究西汉书法的第一手资料,解决了前人一直争论的西汉是否有隶书的问题。《马王堆帛书》用笔沉稳浑厚,给人以意味深长、圆润之感。它的构图也很独特,不同于简单的书和石刻,有线有线,长短很自由。有强烈的跳跃节奏感。总的来说,反映了官制由印到官这一阶段的书写特点。
第四,这种草书的创作
草书的初级阶段是草书,东汉时期进一步发展。西汉时期出现了隶书的快写体,又称“隶书”。到汉元时,史游被黄门陵规范,在其“急章”名下称为“隶书”。正文仍沿用隶书法,常牵连细如游丝,圆如麻花,为隶书所未有,人物独立,形成章草。
后来东汉曹彰书法家张芝创立了曹金(曹金是一种继承曹彰,适应隶书发展趋势和形式变化的草书体,进一步省去了曹彰的标点符号,变得更加自由、简约。为金代的流畅跑草和飞扬的野草铺平了道路。张芝的草书开创了现在的草书,一笔一脉,打破了曹彰的横笔序列。张芝以自上而下的笔画为机制,创造性地使用了相应的竖笔序列,笔画连续交错,故称“一笔书法”。传世的张芝草书有五件:状元本、全年本、今本、二八本、秋凉本。最后一个是曹彰,另外四个都是今天的剧本,都是野草。
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可以高度自由地表达情感、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
动词 (verb的缩写)从官员到官员的转变——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
汉代隶书的形成和广泛使用,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使汉字告别了沿用了三千多年的古文字,彻底摆脱了古文字的象形特征,因此隶书在汉代被称为“现代文字”。与此同时,汉代盛行曹彰、曹锦,有大量的竹简、砖雕为证,而行书、楷书则是在曹丽、曹操的互动下孕育成长起来的(与李殊成熟的同时,有脱离官方的转型,发展为曹彰、行书、真书)。到汉末,隶书向隶书、行书、草书三个不同的方向演变,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三种主要风格,这就是书写史上著名的“官变”。到汉末,汉字已经基本完备。所以汉代是书法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从不断变化到定型。
6.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产生。
与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和繁荣相适应,中国古代的书法理论也逐渐发展和繁荣起来。从目前能看到的资料来看,古籍理论著作最早出现在汉代。西汉的学者和作家杨雄在他的著作《法眼》中写道?在《问天》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书,心画也。”这里的“书”虽然不是特指书法,但它首先论述了关于中国和书法理论的根本命题——书法与书法家思想感情的关系,以及书法艺术的表现特征,对后来的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书论史的源头。
最早的书法文章是东汉书法家崔原写的草书。指出草书是为了满足书写简单快捷的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观察其法律形象。本文指的是草书所呈现的视觉艺术形象。如“抑左扬右,瞻前顾后”表明草书结构的散乱变化导致书势的不同。“飞禽走兽,志在飞翔;狡兔是暴力的,但是跑之前会先跑等等。,通过比喻使草书的情况更加生动。从草书的奇特和多样中可以表现出各种自然意象。描写和赞美了书法的形式美和动态美。
书法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形态,产生于汉代,是书法艺术觉醒的主要标志,汉代崔元草书势、蔡邕篆书势、笔论、九势阐述了草书、篆书、隶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特别是《九石》、《碧伦》把书法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书法艺术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把写作和抒发情感联系起来,需要用审美的头脑写书,把书法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些都不是用书法作为记录工具可以解释的。
只有当书法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时,才会逐渐产生相应的美学理论、技法分析、历史研究和书法批评与评价的作品,这些在汉代就已经开始了。汉代的书法理论已涉及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批评、书法工具等多个方面,其中一些理论比较系统,远远领先于绘画、雕塑、建筑等其他艺术。汉代书学在中国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