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太极拳有助于冥想
太极拳是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存在。要说中国,必有太极。太极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武术技巧,更是一套养生秘诀。其“一招一式一日”不是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的体现,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集大成者。那么,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呢?对我们有什么样的好处?和健康人常说的打坐有什么关系?
太极拳要注意什么?
如果非要我找类似太极传的东西,那我只能拿出王羲之的书法了。王羲之的书法被评为“无刺激、无品质、无野性、自律、中和之美”,而太极在五一节并没有体现这一点。在练太极的时候,心中一定要时刻有中和的想法,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意图在力量之前。
在书法中,动笔之前先思考,就是动笔之前先有一个想法,无论怎么写都不能出错,尤其是练太极。要以意为主,以情导行,慢慢发力,动静结合,感受气的流动和运行,所谓重意轻力。
伴随呼吸
太极拳类似于气功,但动作更丰富。练太极的时候,每个动作都伴随着非常准确的呼吸,每个动作都很有讲究。
练太极就是练心。
练太极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太极本身是一种慢运动,根本目的是修心。如果过于急躁,或者只注重动作而忽略内心,那无异于本末倒置,不仅练不好,还会走错方向。
太极拳可以促进冥想。
至于打坐,很多人认为是寂静,而这种寂静既包括心灵的宁静,也包括人的宁静,就是你必须坐着打坐。其实并不是。那种理解是狭义的禅定,而广义的禅定只需要完成禅定。太极无疑是在运动中实现冥想的最佳方式。
在打太极的过程中,人的精神要高度集中,心态要高度冷静。虽然他们很慢,但他们的思维很快,也很深刻。这其实是禅定,只是他们的身体在动,内心却是宁静而深邃的。
此外,由于太极拳的节奏感很强,在打太极拳时,不仅能感受到舞者的魅力,还能听到无声的音乐,让你的心沉下去,感受到平静而中性的美。这就是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