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哪些穴位可以治感冒?

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穴位,而这些穴位往往与很多疾病相关联。比如有些疾病按摩一些穴位对疾病的恢复很有帮助,感冒也是如此,那么身体上的哪些穴位可以治好感冒呢?有哪些穴位可以按摩治疗感冒?

1,哪些穴位可以治感冒?

肩井穴:此穴位于颈至肩中间,肌肉丰富的地方。用双手拇指、食、中指分别取对侧肩井穴。大拇指在前,食物和中指在后,举10次就行了。能祛风散寒,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大椎穴:此穴位于颈后正中,较大的一个骨性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一手两指,用力按压大椎穴,揉捏100-200次。可预防和治疗感冒,适用于治疗感冒后的高烧。

风池穴:此穴位于颈后枕骨下缘,距耳后约两指宽的凹陷处。双手拇指指向风池穴,用手指摩擦数十次。本品能清热、祛风、解表。

足三里穴: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出的骨头叫腓骨小头,足三里穴在这个骨头突出的前面和底部大约三指宽。一手两指,用力点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捏数十次。然后用另一只手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此穴具有祛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龟尾:尾椎末端。按摩可以治疗腹泻、便秘、脱肛、遗尿等。(顺便介绍一下这一点是因为介绍儿童捏脊疗法的位置。)

缺失:前臂桡侧缘1.5寸,桡骨茎突上方,手腕横纹上。按压后可治疗外感头痛、落枕、咳嗽、哮喘、咽痛等症状。还可以治疗牙痛等症状。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合谷具有清阳明、通经络、止痛开窍的作用。按此穴可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痛。还可以治疗牙痛、腹痛、便秘、上肢疼痛。

外关:前臂背面,腕横纹与肘尖连线2寸时,尺骨与屈肌骨之间。按摩后可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以及目赤肿痛、耳鸣耳聋、上肢麻痹、胸胁疼痛等。

舒菲:在背上,第三胸椎棘突下,侧切孔为1.5英寸。按摩、搓掌可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鼻塞、哮喘、咯血、皮肤瘙痒等症状。

风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开1.5寸。按摩、搓掌可治疗感冒、咳嗽、发热、头痛、鼻塞、落枕,还可治疗胸背痛。

池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放射状凹陷处。按摩可以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咽喉痛、哮喘、咯血、肘臂挛缩等症状。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是尺侧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按摩可以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烧、喉咙痛、头痛。还可以治疗手臂肿痛、上肢瘫痪、月经不调等疾病。

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搓掌可治疗暑湿感冒引起的呕吐、腹胀、腹泻、咳嗽、气喘、痰多等症,还可治疗胃痛、吞酸、失眠等症。

大鱼际:位于手和拇指的这个关节(第一掌指关节)后面的凹陷处,约在第一掌骨中点的桡侧,红、白两种肌皮处。按压后可治疗感冒引起的咳嗽、咽痛、发烧等。还能治疗哮喘、失音、咯血。

太原:在腕掌横纹的桡侧,桡动脉搏动的地方。按压后可治疗感冒、咳嗽、咽喉痛、哮喘、胸痛、腕臂疼痛。

唐寅:在额头上,两眉之间。按摩后可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头晕、失眠、惊风、眉骨痛等。

提示:人体帮助自己取穴的“尺子”。

1.除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拢伸直,中指附近与指关节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英寸。

2.手指和拇指的宽度是1英寸。

3.弯曲中指,两个指关节之间的距离为1英寸。

众所周知,我们的身体有许多穴位,不同的穴位对应不同的身体部位,而中医按摩疗法就是利用这些穴位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感冒等疾病。大家要长期坚持每天按摩这些穴位。这样才能达到防治感冒,养生的效果。

2.冬天吃什么预防感冒?

1,多喝鸡汤,补充蛋白质。

美国科学家发现,如果在感冒期间多喝鸡汤,可以抑制喉咙和呼吸道的炎症,因为感冒后大多会伴有喉咙痛、咳嗽等一些症状,还可能引起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喝鸡汤可以有效控制。

2.多吃萝卜,清热解毒。

冬天吃萝卜就是萝卜的功效,因为萝卜富含萝卜。实践表明,萝卜对预防和治疗感冒有独特的作用。当然最好是和姜汁一起喝,效果会更好。

3.喝姜糖茶

生姜可以退烧。发烧的人可以用生姜擦全身。生姜可以带走热量,也有助于清热解毒。建议将红糖、红茶、生姜一起喝,不仅能温补身体、祛寒,对预防和治疗感冒也有很好的作用。

4.吃盐

盐有独特的功效。有助于增加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可以更好地保护口腔和咽喉的上皮细胞,使其分泌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和干扰素,可以用来对付感冒病毒。记得控制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5克。

5.喝蜂蜜

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使感冒迅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