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寺建筑景观

山门正中门楣上悬挂的“草堂寺”四个大字,是著名书法家、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的。

山门三座,宽11米,深6.8米。因寺居山中,故名“山门”。

因为佛教寺庙的大门分为三间,中间是空的,两边是空的,所以也叫“三门”。有趣的是,有些佛寺即使只有一扇门,也叫“三门”。原因在于其宗教意蕴,山门是僧侣与习俗的界限。钟鼓楼底部呈方形,宽7.5米,基宽8.4米,高11米多。木砖混结构,方形四穹顶,重檐三滴水,金字塔形屋顶,有回廊和楼梯。

鼓楼在西边,直径1.8m,高1.8m..

钟楼在东面,上部挂着1998铸造的大铁钟。草堂钟声回荡寺内外,民间有“草堂鸣钟,高观潭听声”之说。天王庙中间供奉弥勒佛,两件东西供四天王。

庙外对联:

世界藏在肚子里;

笑过之后吐出干坤。

门槛是“全方位”。碑廊建于1956,单檐十二座,面积120平方米。呈凹形,面向正殿,与东、西两翼相连,形成草堂寺内院。1998年,新建了一座东西对称的碑廊,其中嵌有28块历代碑碣,保存完好。

其中,唐太宗赞尧秦三藏诗《罗师法师碑》,诗中说:“秦今为圣星,远显我节操。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译经。文章含珍玉知其仙,舌如孙岚香。不禁叹逍遥园之事,闲月草绿。”由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占地760平方米。

宝座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佛的两侧分别立于大乘和阿难之上。

正殿西侧是西方极乐世界的创始人阿弥陀佛,手持莲花台,吸引众生到极乐世界。

东侧是东方刘力世界的药师琉璃光,药师如来,持佛塔。

三佛后面是高大的围墙,模仿杭州灵隐寺五十三富家子弟的故事。

东西两厢平台上,各塑九尊罗汉像。

庙外对联:

西域第一师蘸桂风烟井,九州法域;

日本八百万心附玉塔水太多,风无处不在。

门楣上挂着“佛道永振”的牌匾。

大乘殿两侧,立有《大乘菩萨经》和《大乘无量义经》两碑。大悲堂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五间,宽18.21 m,深9.5 m,砖木结构,坚硬山顶。正门额上曾有民国三十六年(1947)妙法师书《逍遥三藏》大匾,故又称逍遥三藏殿。

现因草堂寺原方丈弘林法师涅槃后止步于此,故又称涅槃堂。

庙外对联:

女人的心总是帮助世界和人。

三空妙真,只求修定真。躺在佛堂里,有一尊如来玉佛释迦牟尼躺着。

佛像是缅甸朋友傅1994赠送的。佛祖,头枕右手,侧卧,显释迦牟尼涅槃之态。宝塔有4级台阶,7个房间,宽28米,深13米。里面供奉着一尊用樟木和黄金雕刻而成的佛陀毗卢扎那像,高约2米。约两米的佛座周围有1000多尊小佛像,被称为“毗卢千佛”。莲花是千叶莲花,每一片莲瓣都有一个小佛,是亿万个化身,每一片莲瓣代表三千个世界的一个世界。整个莲花台代表了整个中国和西藏的世界,头顶罩着一个宝盖,像前两侧的建筑、横幅、帽子、帐篷、钟表、编钟、法轮,庄严肃穆。

寺前有宽阔的平台,东西长28米多,南北长17米。在平台的中间,有一个双层的万年鼎。

庙外对联:

寄菩提心印一切愿;

现在活着的人与所有的众生共度时光。

在计算会上,有一股微风吹遍世界;

龟峰山下,佛照迷宫。

牌匾上写着“日月明”。草堂烟是关中八景之一,出自寺内一口古井。井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奇观,常常给草堂寺增添一份神秘的色彩。有一首诗人朱吉宜的诗,在现存于安碑林的关中八景石碑上,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奇观:“烟空,草堂龙影不清。云外铃响,鹤对面人来迎玉女。”

烟井位于寺西北角,亭内悬挂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烟井”。

烟井俗称龙井。相传地下有一块巨石,上面卧着一条龙,早晚吐气,从井口冒出,因而成为“烟”。另外有人说,自古以来,草堂寺佛教兴盛,无数人进香拜佛,以至于香烟升天,与山气融合,成为“烟”。草堂寺原为逍遥园的一部分,位于古上林苑内。竹林茂密而美丽。宋代大哲学家程颢在户县主政时,晚间下榻草堂寺。他曾写下一首诗:“在错层楼厅的绿云,四面都被一条小路连接着。他在华阳镇读书,神仙住碧林宫。”诗有作者原注:寺在竹林之心,其竹盖将十顷。据知,宋代草堂寺周围有十公顷竹林。元代重修草堂庙时,所需的竹子都是就地取材。由于乱砍滥伐,清代竹子所剩无几。解放后注重护理,如今已发展到三亩。藏经楼是草堂寺现存最大的建筑。

佛经楼总投资15万元,总建筑面积3760平方米,于2005年开工,2014年6月竣工。是明清时期的重檐三落歇山式,有五尊铜背鎏金佛像,藏书数千册。“鸠摩罗什三藏法师纪念馆”为日本日莲教派捐款16万日元。纪念馆共五座,宽24米,深16.5米。纪念馆东墙嵌有两块中日石碑。

堂内供奉鸠摩罗什塑像,整块楠木雕刻,高120cm,胸宽84cm,托盘座部分105cm,莲花座126cm,88cm。头戴圆帽,胸前垂两条飘带,身披袈裟,坐在莲花花瓣座上,双手平放于身前,安静地坐着,满脸笑容,栩栩如生。此图为1982四月13,日莲派尊罗氏为祖师,草堂寺为祖庭。刻好这个像,放在草堂寺。鸠摩罗什画像的背光是一幅色彩斑斓的飞画,由日本画家真美子绘制,每个人物的动作形象生动逼真。

在鸠摩罗什纪念馆东侧的碑墙上,有一首赵朴初4月1982写的诗,诗中写道:“草木皆映庭院台阶,日暮阳光来,连烟开。教的形象隐而显,百福庄严地坐在道场里,光芒照向十个方向。声与气相得益彰,法音不止三洲。从此,流传甚广。一起驾着白牛车,向香华献殷勤,保护王家。度悲有缘,远离风雨,人间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