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祛湿,就会损伤心脏!每天睡前这样泡脚,保护心脏,安神,全身放松。
专家指出:湿邪对我们的许多器官都有影响,尤其是心脏,导致可怕的双重心脏病!双重心脏病和普通心脏病有什么区别?我们日常生活中泡脚、代茶、穴位按摩是如何祛邪安神、养血护心的?
这个“一恶”其实就是湿邪。我们吃的食物进入胃肠道,通过胃肠消化传到脾,脾通过脾的宣发传到全身,到达上、中、下三焦和内脏,到达四肢、骨骼、肌肉和皮毛。
这是一种正常的水-液体代谢途径。如果这个通路出了问题,就会出现津液代谢紊乱,表现为湿、水饮、痰。
有一个从湿邪到饮水痰邪的过程,最终导致了今天所谓的“双心病”。
第一步:湿邪
湿邪无处不在,可以侵入我们的关节、皮肤、组织,甚至内脏。
身体有湿邪的表现:
头晕目眩,四肢沉重,口干舌燥,面色暗沉或发黄,便溏粘稠,四肢浮肿等。
第二步:喝水。
当湿邪进一步发展,就会变成饮用水。饮用水可以随着人体内的血液不断流动,流到哪个部位就会在相应的部位引起症状。
身体有喝水的表现:
精神恍惚,失眠,心悸,焦虑抑郁,胸闷,心悸,四肢剧痛。根据舌象,侧面有齿痕,舌体胖,舌苔太湿白腻。
第三步:痰邪
水和饮料不断在体内聚集,最终会化为痰液,更加粘稠,症状更加严重。
体内有痰邪的表现:
头晕目眩,神志不清,痰多,质地粘稠,恶心,四肢麻木等。
湿邪、饮水、痰邪在很多人体中都有,影响很多器官,尤其是心脏!专家带来的足浴包,可以解决大部分人的燥湿、饮水、痰邪问题,还可以养心安神。
安神泡脚方
药材
艾叶10g,生姜20g,夜交藤20g。
艾叶能通十二经脉,祛湿。生姜药食同源,能祛辛温胃。首乌藤能活血化湿,安神解郁。
方法
煮40分钟,然后把药汁分成两份,早晚各加温水,每次泡脚20分钟,淹脚就够了。泡脚的适宜温度为30~40摄氏度,时间为15~30分钟。
需要注意的事项
那么,湿邪究竟是如何引起“双心病”的,又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心有两层含义:血心主气滞,神心主功能。血心异常会导致胸痹心痛,对应的是西医的冠心病;神智异常很容易导致抑郁,也就是情绪疾病。两者病理上的相互伤害往往会导致“双心症”,而导致双心症的罪魁祸首就是很多人体内的水。
在以往的临床中,血心异常可能比较常见,如单纯性胸痹、胸痛、心慌等症状。但现在通过多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变成双相的比例可高达一半以上。进一步研究证实,“上帝之心”异常引起的严重情绪问题已成为冠心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显著增加频发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死亡等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可见,双相情感障碍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可以相互影响。
这其实是典型的双心脏病患者。他不仅有胸闷、胸痛、乏力、心慌等心血管症状,还有情绪症状,包括易怒、焦虑、抑郁、失眠等。后来专家用中医的方法治疗了两个心脏,病人恢复的特别好。
自测有双心脏病吗?
①睡眠不好已明显影响白天精神状态或需要药物治疗。
(2)心烦意乱,对自己曾经感兴趣的事情失去兴趣。
(3)明显身体不适,反复检查未发现解释。
如果你过去有心血管疾病,并且这三个问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占了它,患双心脏病的概率在80%左右。
双心脏病高发:心血管疾病和情绪问题,患者往往发病时间长,反复住院,如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
针对双重心脏病的人,赵院长说要“两心同治”,既要“活血”治血心,又要“调神”治神心。
腹部按摩有助于镇定情绪和平静睡眠。
平躺在床上,双手轻轻放在我们的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分别轻轻按摩腹部1分钟。
在运动的同时,头脑要想着腹部,逐渐让我们平静下来。
相信大家都知道这种方法是用来治疗腹部不适的,比如腹胀、腹泻、便秘、恶心等。不过这里用的是安神助眠,因为通过按摩腹部,可以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脾胃功能正常,体内的湿气自然就少了。
安神茶
赵院长还带来了不仅能改善睡眠,还能安神养心的舒缓茶。其中一味添加药材,是“四物同”。
药材
百合5克——清心安神
茯苓10g-健脾祛湿
合欢皮5克——缓解焦虑,安神
酸枣仁5克——养心、补肝、补血、安神
丹参5克——活血的功效,一味丹参等同于四物。
使用
先用冷水泡半小时,再放锅里煮。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再改为喝茶。长期饮用能活血、养血、安神、健脾、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