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气功和指导是同义词。古籍中很少记载“气功”一词,但古代气功的内容通常称为导气、催吐、行气、劝导、炼丹、修道、禅定等。它是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是指通过呼吸、俯仰、肢体屈伸等运动,促进气血运行,消除疾病,强身健体的一种养生治疗方法。气功指导可谓是中国古代医疗运动与养生方法的结合,是中国最早的医疗保健体操。

“气功”一词最早见于许逊的《净明教志》。许逊是东晋真正的徐景阳。宋朝皇帝封徐景阳为“真君子,神通广大”。在清末出版的《元和篇》中,也有对气功的补充。都明确标有“气功”二字。

引种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那时候环境恶劣,疾病多。为了消除疾病,曾经有人发明了一种舞蹈,据说可以“益关节”,起到“跳舞宣传疾病”的作用。这些舞蹈动作是古代指导的起源。

自春秋战国以来,在道教的直接影响下,人们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的统一思想和运动与休息相结合的养生思想,从而揭开了中国古代养生史上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崭新一页。春秋战国时期,道教非常流行,受到当时“神仙”和医生的重视。后来被道教作为修炼方法之一继承下来,并得到继承和发展。人们认为它具有调节营卫、消除水谷、消除感冒、益血、治百病甚至延年益寿的作用,用于治疗肌肉萎缩、关节旋转障碍或寒热引起的血气失衡等疾病。随着科学文化的飞速发展。这一时期,养生的思想和方法日臻完善。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把导引概括为养气与形的结合。《庄子·刻意》记载:“呼吸,吐故纳新,熊长寿。这是领导的人,是扬形的人。彭祖寿的人选也不错。”这段话对引导的解释生动而具体。“吐故纳新”是一种锻炼内脏的呼吸运动。“熊路过鸟”是模仿动物的动作,比如熊挂在树上,鸟在空中伸展。这些身体运动锻炼肌肉和骨骼。在总结锻炼效果时,他指出“只是为了长寿”,即锻炼能使人长寿。最后,他以传说中的彭祖为例,说明谁活得久,谁就是导游爱好者。

体力和脑力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气功指导的三要素是“调身”、“调息”、“调心”,这也说明了身心协调的重要作用。调身是指姿势的自然放松,这是气功呼吸顺畅,诱发精神放松的前提。调息是指将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浅式呼吸改为深式呼吸,最后通过运动练习自发腹式呼吸。调整心神就是心神没有杂念,专注于一点,就是停留在腹部或者注意呼吸。

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军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非常口渴。曹操说前面有个梅林,他们可以在那里摘李子吃。士兵听了这话,满嘴都是酸水,暂时解了渴。这就是著名的望梅止渴的故事。这也体现了古代用心理调动生理的智慧。后来有人通过实验演示了这种神奇的生理反应——这是条件反射:狗听到铃声或者看到食物也会引起内脏反应,然后会流口水或者肠胃蠕动,这说明大脑皮层是可以控制内脏的。气功指导也是如此,这也说明了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结合,可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可见古人的精妙智慧。在自古流传的健身气功中,应用最广的是“五禽戏”、“易筋经”、“八段锦”。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总结并引申出导引术,从而创造了最著名的“五兽戏”,即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是一套结合中医脏腑经络气血理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仿生操。具有明显的健身效果,长期以来受到历代养生家庭和人们的欢迎。

“易筋经”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以强健筋骨为目的的健身方法,强调四肢尤其是脊柱的屈、伸、扭、拉,以增强对脊髓的调节作用。少林寺僧人在易筋经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易筋经被改编用于健身。现代研究表明,后人根据现代健身理论改编简化的《易筋经》,对增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以及身体的平衡、柔韧、肌力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八段锦”起源于宋代之前,明清时期逐渐发展完善。是历代养生家和从业者创造的传统健身方法。由于其动作简单易学,健身效果好,是中国养生文化中的瑰宝,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通过研究和测试,练习八段锦有助于改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抗衰老能力,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力量、平衡能力和上下肢关节灵活性。

中医认为,指导的作用是通过各种训练手段进行锻炼和运动,从而加强人体的气化作用。在古代也被称为“化生之道”。其实就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食物消化、血液循环、体液运输、废物排泄等等,是一个生理代谢过程。人们通过运动强化这一生理代谢过程,从而达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养气、扶正祛邪、强健筋骨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指导疾病的治疗,另一方面可以养生。

气功入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受到现代医生的重视。人们只要按照他们的方法慢慢地锻炼四肢,使全身气血调和,经络通畅,就能达到导向、防病、保健的目的。现代人一直重视运动养生,还有从印度传入的瑜伽健身,都是从古代开始的。

气功入门只是健身的手段之一。有些人打着气功的幌子进行封建迷信宣传,甚至鼓吹气功的神仙神奇功效,对此必须反对和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