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的历史早于大米?了解古代吃货
不仅是腊八粥,粥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估计大部分人不一定知道为什么要过腊八节,但应该都知道这一天要吃腊八粥。有趣的是,中国人特别喜欢吃一些节气,如饺子中的春饼和冬季至日中的立春。说到腊八粥,你知道中国人喝粥喝了多少年吗?
粥历史悠久。
粥的历史比米早,因为甑前的壶状陶器只能用来煮流食。液体的主要原料是谷米,也就是“粥”。当时的主食和副食,也就是后世所谓的米和菜,都不是分开煮的,或者说各种食物都是在一个装置里煮的,所以早期的粥很可能不是用纯粮食原料煮的。换句话说,当时的粥大概就是各种菜粥,水果粥,肉粥,鱼粥等等。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和半坡村遗址中,人们发现了一种煮粥的工具——“缂丝”。粥一词原写为“瑙”,与龙山文化时期创造的陶罐瑙所煮米饭的形状十分相似。这恰恰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知道如何熬粥了。
书中记载:“如此如此,如此如此,粘贴其余。”孔颖达《左赵专公七年》:“厚则浑;如果是泥泞,那就毁了。”很明显,稀粥叫“南”,稠粥叫“米”,是糊的代名词。解说:“糊,也;稠粥。”粥在古代又叫“糜”、“涓”、“涓”。
汉代许慎《蜀》载:“黄帝始教为师。”《方言》、《说文解字》、《初学之书》都有类似记载:“黄帝始煮谷为粥。”可见,在轩辕黄帝时代,他的族人已经被教导“煮谷为粥”。
吃粥有助于保持健康。
古代人的粥与养生长寿有关,很多医药保健书籍记载最多。
最早有记载的用药物和米粥治病的汤书,应该是汉代司马迁写的《文选》。《北堂书朝》年,西汉名医淳于髡就曾描述过王琦用火和粥治病的例子。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许多医书中,也有粥治的记载,如服高粱米粥治蛇伤;用加热的石头煮成米粥内服,其实可以治疗肛门瘙痒等。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史记》一书,也记载了许多米药结合的名方,如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等,都含有粳米。
唐代的于蒙写了一本书《史记》。据甘肃敦煌石窟残迹记载,此书载“明粥、柿子粥、秦椒粥、蜀椒粥”。银燕的《伤寒论》中有57个药膳粥方,按中风、冷痛、五噎、七淋分为九类。孙思邈的食疗本草食疗有治脚气的谷糠粥,温补阳的羊骨头粥,除四肢风的防风粥。
据说唐穆宗的恒力特别欣赏自以为是,所以给了他防风粥。据冯至《医者心鉴》“白居易在翰林,赐玉凤粥一杯,挑出玉凤五杯以上,好饭七日。”那是用防风草和米饭煮的粥。当然,“七日香口”有些夸张,但也说明此时人们已经把粥当成了一种养生滋补的食品。
粥既便宜又方便
在中国古代人眼里,普遍认为粥比饭好吃。这种想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吃粥比吃饭省粮。当时的社会,农耕技术不成熟,粮食产量低,是非常稀缺的生存必需资源,所以非常有必要节俭。第二,粥比米饭简单方便。在古代,煮饭的烹饪技术远远高于煮粥。那时候想吃米饭就得有锅,类似于现代的蒸笼。所以做饭是挺复杂的,远不是一个锅,用水和粮食煮就好了。这也是当时日常饮食中粥远高于米的重要原因。
因为粥便宜又方便,很久以来都没有受到贵族们的青睐。大灾之年,“施粥”成为一种慈善手段,所以在大多数精英眼里,吃粥只是给贫困家庭和灾民的食物。这种情况直到宋代才有所缓解。2006年,“食部”有一个关于“周觅”的栏目,这是粥第一次被册封为国食。我们来看看宋代文人有多爱吃粥。
古代爱吃粥的名人
说到吃,不得不提苏轼。在无锡贡米吃了一顿用豆浆和稀饭煮的饭后,他写了一首诗“存一千块钱以备急用”。其中有一句话,“只有身心颠倒,才能知道世界的真正滋味。”他还写了一首与粥有关的诗,名为《郧县杂记·防风粥》,这是另一种粥,“豌豆大麦粥”。东坡词中也提到,大米粥“能推陈出新,益膈和胃。”粥又快又美,喝完粥睡着了也很奇妙。"
对粥深深痴迷的人是诗人陆游,他写下了《太平一景》:“世上人人都是老人,我却不信多少年是现在。我要学法明,所以只给神仙粥。”在他眼里,“吃粥”可以和长寿、长生联系在一起。
与前代相比,宋代记载的粥更加丰富,此时的粥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豆粥包含113食疗粥食谱,汤阴市豌豆薏米粥展示三子包含129食疗粥食谱,吃粥包含43中老年人滋补粥食谱。
腊八粥在宋代开始流行。
腊八节与佛教故事有关。几乎每个人都会在这一天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腊八节要吃的,从宋代就开始流行了。
腊八节起源于佛教故事,何时传入中国一直没有详细考证。汉末安世高译的《圣济总录》说,佛陀劝人自立,设浴洗佛,但没有指明腊月初八。孟浩然《太平盛慧芳》中提到:“石墙开金像,香山围铁栅栏。见弥勒佛,归心。古老的竹子和佛教寺庙,但罕见的建筑和梯田。晚霞添彩,余辉灿烂。谈邀约和拉手,春池敷浴袍。我愿立功收水,从此。”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十二月八日在佛寺沐浴佛光的情景。然而,直到宋代,这一活动才开始流行。此前,书籍中对此事的记载很少。
吴《养老献亲书》曾记载:“本月八日,庙号腊八、大沙寺等。粥分五种,叫腊八粥。”他还说:“农历八月初八,街上有三五个僧尼,组成一队念佛,用银铜香葱或上等杨树枝洗澡,以教化他们。大寺将用于浴佛。”
到了唐代,佛寺沐浴佛、赐粥的习俗对民间影响很大。有记载称,该寺“送七宝五味粥及弟子,名曰腊八粥。大家都是日本人,大家都吃水果粥。”
65438+年2月8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但在经历了观念的苦行僧生活后,仍然没有在精神上摆脱生活中的种种烦恼。这个时候,他非常饥饿,疲惫到了极点。这时,一个牧羊姑娘拿来了食糜,他喝下后恢复了体力。所以释迦牟尼信誓旦旦地说:“今日吃喝,便有扩展之力,以保智慧长寿,服务众生。”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被牧羊女喂碎牛奶。一个月后,他身体强壮了,就在河里洗澡,洗去身上的污垢,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七夜,终于成佛了。因此,佛教徒把65438+2月8日,即佛陀成道的日子,作为纪念佛陀的道教节日。
南北朝时期,佛教对民众的影响很大,甚至它的传入影响了一些人的习俗。其中,佛教子弟在腊八佛开悟节送粥的行为,逐渐演变为我国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
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
到了明清时期,吃腊八粥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嘉靖年间编撰的《暖房经》中记载“粟、米、米拌豆,粥用枣、栗子、核桃等物煮成。”明代刘敏《腊月八单县石城寺佛礼》也记载“腊八粥十二月八,仁者济贫”。清朝的《梁璐梦》中也提到:“十二月八日,赐关白粥,腊八粥也是民间做的。它是由米饭和水果做成的。产品越多越好。这就涵盖了宋朝的故事。”
腊八粥在宫殿、衙门、寺院、百姓家中都有。到了清代,喝腊八粥的习俗更加盛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王子等。给文武大臣和侍从送腊八粥,给寺庙分发米和水果给和尚吃。也是老百姓做腊八粥祭祖。同时,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给亲戚朋友送礼。
霸州有多讲究?
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种腊八粥,尤其是在北平。白米饭里夹杂着很多物品,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子、桂圆、榛子、葡萄、银杏、菱角、玫瑰、红豆、花生等差不多二十种。一般在腊月初七晚上开始忙碌,淘米、泡果、去皮、去核、整理,然后半夜开始做饭,炖到第二天早上。腊八粥煮的很好。
一些挑剔的家庭在下锅烹饪之前,必须将水果雕刻成人形、动物和图案。有些腊八粥会配“水果狮子”,是由几种水果做成的狮子。去核晒干的脆枣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甜杏仁做狮尾。然后用糖把它们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像小狮子一样。在一个更大的碗里,你可以放两只狮子或四只小狮子。此外,八仙、寿星和罗汉的形象是由枣泥、豆沙、山药和山楂饼制成的。
八宝粥做好之后,要先供奉给神和祖先,再供奉给亲戚朋友,而且必须在中午之前送到,最后全家人才能吃到。吃剩的腊八粥要保存。如果能吃几天,是个好兆头,说明“还有一年多。”在东北,还有一句谚语“腊八腊八,冻下巴”,意思是腊八这一天特别冷。吃腊八粥可以让人保暖,抵御寒冷。“腊八粥,没完没了,吃了腊八粥有好收成。”关中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一锅腊八粥,饱餐一顿。不仅是大人小孩,还有动物鸡狗。在门上、墙上和树上擦一些,以求好运。
朱元、明朝和清朝的历史
好了,我们继续a。
元朝也很重视粥。医师胡思慧主编的《东京梦》中有许多粥的食谱,可以滋补强身,延年益寿,预防疾病。比如“补脾胃、益气”的乞马粥,其实就是羊肉和高粱米熬制的粥;此外还有枸杞羊肾粥,“治阳气衰,五株七伤”;有山药粥、麻子粥、马齿苋粥。能治疲劳,长时间保持骨骼蒸养。此外,在东京的《中国梦》一书中还介绍了绿豆粥、茯苓粥、芝麻粥、紫苏粥、竹叶青粥等28个方向最常用的粥类食谱。粥在当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到了明代,粥有了更大的发展。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著的《龙庆之》中包含了大量的粥方。它是汉唐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部食谱,收集了180种粥类食谱,并对每一种食谱做了全面细致的论述。此外,刘伯温的《李成》、《孙旧闻考辨》、朱权、王等人的著作中也有粥方。可见,在明代,用粥治病是非常普遍的。
清朝的粥谱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曹廷栋在《食膳》一书中收集了102个减肥粥食谱。他把药粥分为三类:上品、中品、低档。《本草纲目》成书于《皇云谷》光绪年间,是我国最早的药膳粥专著。它包含了247个粥食谱,包括谷物、蔬菜、坚果、药用植物、草药、动物等等。品种可见一斑。
南北粥差别很大。
由于种植的食材不同,各地的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虽然都是粥,但是南北方在食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差异。古代北方腹地是主要的粮食产区。除小米、黍、高粱、小麦外,还有红豆、绿豆、红豆、黑豆等杂粮。此外,中原地区还盛产各种干果,比如我们常见的红枣、花生、核桃、松子、杏仁等。主要产于北方地区。这些食材都可以作为粥的主要原料,所以北方的粥多由杂粮、豆类、干果等食材组成。少数会和蔬菜、水果甚至蜜饯混在一起。一般味道清淡,油肉少。
南方的粥和北方的粥不一样,从配料上来说,南方的粥比较凶,尤其是沿海地区。几乎任何生物,杂碎,下脚料都可以放进粥里一起煮。无论各种海鲜,猪,牛,羊,鲍鱼翅,还是牛羊,都不会煮粥。北方的粥更注重修身养性,以素食为主,而南方的粥滋补功能强,以肉类为特色。
至于煮粥,古人也是有讲究的。袁枚《本草纲目》中国人“见水见米非粥;见米没水不是粥。会使米水交融,软腻为一体,然后称之为粥。”明末清初,李煜在《普济方年》中论粥。他认为“粥之重疾,在于其沉淀在上清液中,如糊状物,是温度不均的原因”。这是未煮过的粥,而要做好粥,米与水的比例、煮的时间、温度都要准确。他是这样描述粥的:“蘸水时,一定要限制在几个,使勺子不能变大,水滴不能减少,然后把粥加热,搅拌均匀,这样粥就是米,不求同存异,非同一般。”
在繁荣时期,粥是一种品尝和养生的享受,但在战争和饥荒时期,黎族人对粥的热情更高。世界再乱,只要他们手里有粥,心里就踏实了。历史上有一个关于粥的典故,叫做“抿粥”。是关于周宣王的。2000年有一场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