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的饮食健康观念有哪些?

饮食养生是古人的主要观点之一。《黄帝内经》中“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相合以补精”的观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论述合理营养、均衡饮食的理论,堪称中国饮食营养的大纲。古人饮食养生的主要思想如下:

(1)五味适中的饮食。

古人认为:“饮食适度,百岁方休”,这反映了古人对控制饮食重要性的认识。“节俭”是指适度、节制和不吃不喝。比如晋代的葛洪就曾指出:“善于养生之人,不能吃饱喝足”,应“蔬果尽食,不可过度”。

古人也认为“五味调和,不可偏食。”食物有“寒、热、温、凉”四味和“酸、苦、甜、辣、咸”五味。五味各有各的味道,各取所爱脏;各有各的禁例,也伤五脏。正如王冰所说,脏腑“生于五味,也为五味所损”,五味用于调和饮食,平衡阴阳,以适应人体气血脏腑阴阳的变化。如果五味失衡,很容易伤及五脏,生病。认为:“酸伤筋,苦伤骨,甜对肉不好,苦对气不好,促进生命。”解释调和五味的利益。

要做到饮食适度,调和五味,日常饮食要规律定量,宜清淡。“黄昏吃饭不像早晨吃饭”的主张。“早上一碗粥,晚上不教够。”《守时宝源》指出:“渴则不多饮,饿则不多食。”《笨小孩博士》说:“就算吃墨郎很适口,只吃八分就够了。”宋代张高医学理论指出,口味要“无脂、酸咸”,即日常饮食以清淡素为主,少吃肥腻、甜腻、酸咸的菜肴。《内经》也有记载“心脏病禁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每天吃10克盐的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0%,每天吃两倍盐的人,高血压发病率增加两倍。可见,古代强调清淡饮食,与现代医学控制食盐和动物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思想不谋而合。

(2)饮食规律,物适我适。

饮食有规律,“规律”就是常规,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规范性。“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服”的观点,体现了我国古代人的生活特点——素食为主,果蔬肉为辅,五味交融,不拘一格。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就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衡,引发疾病。如《内经》云:“膏梁之变,足以生大定。”中医认为“脂甘助湿,痰生化热”。现代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过度偏食动物性食物,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有关,而适当的素食可以降低发病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五谷为养”的饮食规律在养生中的重要性。

“饮食有规律”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物以适我”,即食物的味道要与人体的阴阳气血状况相适应,要根据人体的需要来决定吃什么样的食物合适。如果把人的体质分为寒热,主张按照“热则寒,寒则热,虚则补,实则泻,燥则润”的原则进食。

(3)饮食要适时,四季进补。

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人非常重视饮食与季节的关系,提出了“四时五补”的饮食养生法。也就是说,随着季节的变化,饮食要根据人体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整,以弥补阴阳气血的不足:春夏秋冬四季。

古人在养生上主张与四时相合,观点是“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智者养生必适四时寒热”。这一观点被后世养生专家奉为宗旨,讲究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时代吃不同口味的食物,以适应环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四季变化。比如《吃吃正》阐述了四季适宜的食物。“春天,宜吃麦纳凉;夏天热,要吃糯米降温;秋天干燥,要吃麻滋润;冬天冷,宜吃枣去热。”《养老长寿书》对老年人四季的饮食保健作了详细的记载:“春季宜降酸增甜,以养脾气,酒不宜多饮,水团亦黏腻,伤脾胃;夏季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饮食宜温软,以免过饱,尤其是寒凉油腻者;秋季饮食宜减辛辣增酸养肝气,新粮不宜食,动则慢性;冬季饮食,宜减盐增苦养心。”这些四季进补的养生原则,对健康长寿大有裨益。

(4)饮食清洁,忌食。

饮食卫生也是古代人养生的重要观点,认为食物要新鲜、干净、充满活力;如有必要,时尚要区分是否有毒,从口入,小心谨慎。

比如吃减肥法,就要提倡猪、羊死于疫病不能吃,原料臭了不能吃,米老了不能吃。《食疗本草》也写明龟赤脚时不可食用,狗死了也不可食用。《趣味生活饮食谱》也写明“河豚的肝、肝、血特别毒”。

不同的物理性质有相反的戒律;有不同的疾病,比如适当饮食,避免。在贾明的《元代饮食须知》中,讨论了325种饮食性质和禁忌。所谓“健身”,就是用适合吃的食物来治病;而“禁忌”是指不适宜的食物要禁食,也称“禁忌”。《本草纲目》列出了63种饮食禁忌。

《生活情趣饮食谱》载:“糯米太粘,难融。儿童和患者尤其要避免。”诸如此类,古代医书中多有记载,形成了中国饮食养生理论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