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阴阳调百病》第六章第四节羊肉汤:最好的祛寒药。
前几天北京电视台的拍摄现场,我在台上讲中医。中间停了,制片人突然一脸紧张的表情跟我打招呼,说有人病重。我吃了一惊,去问怎么了。
原来现场有个技术人员病得很重,受不了,就来找我了。这位工作人员很累,说不出话,额头很烫,但不知道烧到多高。那时候他眼皮浮肿,舌头苍白,皮毛薄白,脉搏紧,身体冰凉,胳膊冷得紧紧相拥。但是我的喉咙不疼,也不咳嗽。
这个情况很清楚,他患了寒邪,这是冬天最突出的邪,他的表现很典型。
很多人感冒最突出的症状就是怕冷,中医称之为恶寒,一般不出汗。在中医里,恶寒和怕冷是不同的。寒邪入侵引起的恶寒,就是盖好被子加好衣服后还觉得冷,这才是真正的恶;穿上衣服就不冷了,这是怕淤血,是阳虚的表现。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之前说过,用紫苏叶煮水可以将寒邪从体内驱除。但那是在一般天气下,我偶尔会觉得冷,而且寒邪并不严重,而且只是在体表,所以我可以用苏叶。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这是一个极寒的季节,寒邪往往会深入。
这位朋友的感冒病菌很厉害,脸色发青。我分析,寒邪并不完全在他的体表,他从里到外都感觉到冷,说明寒邪已经进入体内了。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的身体暖和起来,使气血运行正常,这样他才能抵御邪气。我做了一个食疗的食谱,叫他回家把肉汤一个个煮了,放点干姜、姜、花椒之类的温性调料进去,然后把汤喝了。我问他是否可以自己回家。他说好,就一个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我又上台,然后录节目。前后只用了五分钟,录制现场的200多名观众都没有注意到。
那么,喝肉汤管用吗?
两天后,我再次见到他,他已经容光焕发。我问,“好吗?”
他笑着回答:“肉汤好喝。”
原因是什么?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当我讲述朱丹溪的故事时,我提到了朱丹溪的一位教师罗志·斯梯福兹。他治疗一个虚弱的和尚,所以他让朱丹溪去买猪肚和牛肉,给和尚煮汤。结果,和尚慢慢康复了。这时候他就用捕捉的方法来驱除邪灵。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些肉汤可以增强我们的体质,比如羊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詹姆斯说:“羊肉,味甘,性热,能补血虚,有形。能补有形肌之气。”所以,日:“补可弱。”
寒邪严重时,正气不足的人容易感冒。所以要补正气,也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以抵御邪气外出。这不同于其他季节他们偶尔会感到寒冷,邪在体表。这个时候情况更严重,他们需要更强的力量去驱邪出门。
在汤中加入干姜是为了健脾壮阳,温补身体,是以理中汤的配方为基础的,加入花椒也是同样的效果。像这样的极寒天气,寒邪往往会进入足太阴经络,甚至足少阴肾经。不同的是,寒邪在脾经,往往会出现明显的脾胃症状,寒性胃痛,腹泻。寒邪入肾经,往往说明人很困,大白天想睡觉。术语是“但是他们想睡觉”,中医上叫“感太少”(太阳少,阴气同病)
煮汤的话,最好选择牛羊肉(韩国人可以用狗肉),羊肉最合适。以羊肉入药的食谱,如张仲景的当归生姜羊肉汤,用于治疗血虚感冒;以牛肉入药,最著名的是朱丹溪的倾倒法,我在书里讲过。后世很多医家从朱丹溪那里了解了很多牛肉的用法,说它主要入脾经。猪肉是滋阴的,所以不适合。
这是一种食疗思路,效果很好。一般喝了之后,全身都是暖洋洋的,精力变得充足,很快就能出汗恢复。如果遇到寒邪的侵袭,如果没那么严重,可以通过食疗来调节自己。
这个方法,越早用越好,感觉冷的时候最有效。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患者没有咽痛等内热症状,主要是体寒症状。如果病情发展到舌苔干黄、痰黄、鼻涕黄、咽喉肿痛,则需要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