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西是谁?
潘朝喜,江苏连云港人。1949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当代国医大师张伯昆教授五年,师从心学。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上海医博特诊特邀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教研室主任、上海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文名:潘朝西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连云港市
出生日期:1949
职业:中医
毕业院校:南京中医药大学
代表作品:洪昭光《健康圣经》的大颠覆,名医系列问答——肿瘤的治疗与康复。
艺术简介
名中医潘朝西教授和他的“名医问答系列”
因治疗各种疑难重症疗效显著而蜚声海内外,多次应邀赴日本、英国、马来西亚等国会诊、讲学。医学业余爱好者涉及很多学科,如社会、人文、古代天文、军事等。,造诣颇深,尤其在诗词书画方面。他写了十多本医学书籍,三本艺术书籍和几十篇医学和文化论文。中央、地方和海外媒体对他进行了专访,他的成就被收入了许多医生和艺术家的字典。除10余部医学专著外,还参与编辑了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大约从2008年开始,笔者所在的《康复》杂志在申城开展“社区健康关爱行动”,定期在社区开展公共卫生讲座和咨询活动。因为纯粹是为了公益,我们只能象征性的给参与的专家支付一些微不足道的报酬,所以在邀请专家的时候,往往回应者寥寥无几。当时,潘朝西教授在杏林早已名声在外,他是国内外各大知名医学论坛的嘉宾。全国各地高校的邀约不断,他频频出现在包括央视在内的各大媒体上。当我试探性地邀请他参加这个相对“草根”的活动时,他出乎意料地欣然接受,而且全是匿名,从来不提报酬。他的每一次演讲都很容易理解。
轻松的话,往往一座难求,观众非常多。由于有他这样的知名艺人参与,“社区保健行动”得以顺利开展并逐步完善。每次想到这些,我们杂志社的同事都深有感触。
熟悉之后才逐渐了解到,潘教授还有很多慈善行为,比如捐药,募集巨资修路,坚持坐了几十年的普通门诊,自愿放弃主持专家门诊相对丰厚的收入,这在现在的医疗领域大概也是空的。
大医者,药王孙思邈在《做好一千块钱的准备,让大医变得真诚》中写道:“任何一个治疗疾病的大医,都必须平心静气,无欲无求,先显大悲,誓以灵救苦。如果一个生病的人来寻求帮助,不要问他是富是贫,是老是少,是不是嫉妒友好的朋友,是不是愚昧无知,是不是和别人平等。”潘教授作为名医,眼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爱以仁济世。目前,医患纠纷、医疗红包已经屡见不鲜。现在普通大众看病难、看病贵,优质医疗资源是少数人的专属。药王的指示早已被很多医生遗忘。医疗领域乱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毫无疑问,“普遍平等”的缺失是很多医疗从业者必须反思的命题。
医德和医术是名医不可或缺的两翼。潘教授不仅因他的医学风格而受到称赞,而且因他的医术而受到称赞。潘教授说:“疗效才是硬道理。”据媒体报道,每当遇到疑难杂症,他“就像一个挑战极限的运动员,会激动不已”,甚至废寝忘食,到处读经典、求教。他反复放纵又起死回生的案例恐怕数不胜数。
伟大的医生是真诚的,精炼的,勤奋的。潘教授成名后并没有放弃。有了好耳朵和好名声,他毫不犹豫地走远了。除了努力工作、教学和研究,他还坚持写作,写了很多。每一次与潘教授的接触,除了赞叹他高超的医术外,还被他倔强而不狂、犀利而精准的用词所折服,激动之下往往能言善辩。偶尔兴起,即兴创作,诗词书画样样得心应手,自成一格,他的书画引起了藏家的注意。其诗作获《中国诗词》杂志一等奖,现为上海市诗词学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一级画师,上海浦东美术家协会会员。除了医学,他还涉猎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艺术,总能给人惊喜。天地俱虚,与时俱盛,与时俱衰。医为道,不精则不懂,不博学则不能守约。潘教授能在医术上大有作为,泛泛而谈是因,厚积薄发是果,精于学问而后精于事业。况且中医历史悠久,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进不了课堂。是因为他们上课能看几本专业书就能好奇吗?我想这大概就是潘教授率先在全国医学院校开设“中国古代天文与地学”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并参与编写卫生部“十一五”研究生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原因。在充满急功近利和浮躁的学术世界里,潘教授以其冷静而独特的坚守,保持着中医的纯粹和高贵,传承着中医知识的博大精深。
一年多前,潘教授赠送给我一本新书,《洪昭光“健康圣经”的大颠覆》,冷静而严肃地驳斥了一些哗众取宠、浑水摸鱼的言论。这一年多来,我经常时不时在办公桌上翻翻,很受启发,受益匪浅。没想到,潘教授一眨眼就发来了厚厚的一叠稿子,《远离疾病,让生活更美好》。名医问答系列活动即将在付梓举行,我应邀作序。在担惊受怕的时候,我深感欣慰。在网上粗略搜索一下,疾病的发病数据触目惊心。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率急剧增加,这三种疾病在未来十年内将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达到高峰。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已达654.38+0.6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高达7%~8%。环境、吸烟、喝酒、吃不健康的食物,再加上人口不断增加,预计到2020年,全球每年将新增2000万癌症患者。中国有6543.8+3亿人口,将占世界新增癌症病例的五分之一。北京每年新增肿瘤病例2万以上,上海4.8万,浙江9万,湖北11万。近20年来,我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42%,占总死亡数的24%,成为我国第一死因。坚信没有不治之症的潘教授抱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适时推出了这一系列丛书。又一次用简单易懂的风格和有趣的故事把深奥的医学知识普及了,有趣了。目前科普书籍很多,但能融合中西医、文笔生动的书籍很少。医生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他把医学知识传授给大众,他的力量就会变得无限,他的贡献就会很大。
写这篇序言的时候,四月的申城还没有感受到阳春的温暖,却是一个乍暖还寒,忽冷忽热的季节。理论上早该到来的阳春并没有如期而至,气候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料。新闻里,西南几个月的大旱,华北的雪灾,玉树的强震,冰岛火山的喷发,渐渐开始以嘲讽谩骂的态度让我们尴尬不安。大自然和人类已经* * *病了,我们如何应对,如何反思?中医之道自然,对环境的报复和戏弄,大概就是我们盲目自大,漠视环境,自毁家园,与大道背道而驰的后果。有鉴于此,我们也可以说,人类的很多疾病都是自己造成的。
大医者,愿天下无病;大医愿人生更美好更和谐。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