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和畜牧业资源

一.资源概述

(一)草原资源

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有天然草地984.2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4%,其中可利用草地723.93万公顷,占新疆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4.5%。季节性放牧草地是天然草地的主要组成部分。季节性轮牧是阿勒泰地区草地畜牧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全区草原基本上都是夏牧场、春秋牧场、冬牧场轮牧,只有喀纳斯小面积夏冬、春秋轮牧。

夏季牧场:分布在气候凉爽的中高山地带,主要利用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和高山草地,利用时间3个月左右。

春秋牧场:春秋牧场分布在中山带的山区,主要利用山区的温带草甸和温带草原草地,春秋两季利用时间在3个月左右。

冬季牧场:大部分分布在低海拔盆地温暖缺水的平原荒漠区,少数位于低山反转带的背风向阳区,利用时间在6个月左右。

喀纳斯小林区的草地是夏冬、春秋轮流放牧的。冬、春、秋三季田地分布在中山草甸带,具备割草条件,冬、春、秋三季均可使用,最长可达9个月。阿勒泰地区各季节放牧草地面积和载畜量(表6-15)。

表6-15 2009年阿勒泰地区季节性草场面积及载畜量

资料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数据,2009年。

阿勒泰地区各市县季节性草场面积差异也很大。吉木乃县的特点是夏季草场短缺,春秋草场载畜量是夏季草场载畜量的6.3倍,冬季草场载畜量是夏季草场载畜量的10.6倍。夏季吉木乃县的草原牲畜分散在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的夏季牧场放牧,冬季上述三县的牲畜在吉木乃县萨吾尔山的冬季牧场放牧越冬。

(2)畜牧业资源

在畜牧业方面,阿勒泰地区是一个以草地畜牧业为主的大型农业经济区,四季可利用草地723.93万公顷,是新疆主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阿勒泰地区有哈萨克本地种马、白头牛、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中国荷斯坦牛、哈萨克马、新疆(北疆)双峰驼、阿勒泰羊、新疆(北疆型)白绒山羊、新疆青格里绒山羊和新疆西部细毛羊,其中阿勒泰细毛羊是该地区牲畜品种结构中的主要动物品种,2008年有存栏。

2005年阿勒泰最高饲养牲畜数达528.23万头,2065年438+00年为433.48万头,分别是65,438+0978的65,438+0.9倍和65,438+0.6倍,呈快速增长趋势,但也削弱了阿勒泰草原(阿勒泰地区的草原)的承载能力。2010年,阿勒泰地区畜牧业产值265438+9700万元。

图6-2从1949到2010阿勒泰最大牲畜饲养量的变化。

1949至1965时期是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发展时期,牲畜最高饲养量从1949年的43.22万头(只)增加到167900头(只)。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牲畜最高饲养量持续增加,在654.38+0.955年达到654.38+0.000万头;1961年突破200万头(只),达到220.57万头(只)。

1966 ~ 1986为平台发展期。在此期间,牲畜最高饲养量有升有降,但维持在227万头至247万头之间。1982,最高牲畜饲养量为本期最高,347.32万头。本期平均288万(只)。

1967 ~ 2005年,这是上升期。牲畜最高饲养量从1967年的282.7万只(只)增加到2005年的历史峰值528.23万只(只)。1993和1994虽有小幅下跌,但此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从2006年到现在,是一个下降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由于原草承载能力的限制和该地区畜牧业结构的调整,畜牧业的最大饲养量在不断下降。2006年阿勒泰最高饲养牲畜数为519.710万头,2010年减少到433.48万头。可以预测,到2020年,牲畜最大存栏量将会减少,最终达到平台发展期的平均值1966 ~ 1986,维持在300万头左右比较好。

二、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特点

阿勒泰地区是纯牧业区,草原面积辽阔,可利用面积大,饲草质量优良,中、优饲草品种比例大,毒草、草食动物少,各类食用草占95%以上,饲草利用率高。

全区草地处于多样性状态,其中平原荒漠草地最大,占总可利用面积的60.65%,最低单位生产力为1.76公顷/羊;高寒草地最小面积53公顷;低地草甸和平原沼泽的最高生产力为0.12公顷/羊。按利用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表6-16)。冬季牧区面积345.52万公顷,春秋牧区面积260.25万公顷,夏季牧区面积1015800公顷,春、冬、秋牧区面积165900公顷。

表6-16 2008年阿勒泰地区四季草场面积及载畜量

资料来源:阿勒泰畜牧局,2009年。

从表6-16可以看出,按可利用面积计算,冬季草场和春秋草场分别是夏季草场的3.4倍和2.56倍,而理论载畜量仅为夏季草场的77.00%和59.00%。冬、春、秋三季牧场很少,载畜量也小。夏牧场是这个地区的优势和潜力,但一年只能用80天;冬季牧场虽然地域辽阔,但缺水,草质差,自然条件恶劣,冬季漫长。由于过度放牧、过度放牧和草地退化,春秋草场急需改良。

从放牧角度看,一方面,四季草场很不平衡,冬季草场的理论载畜量是夏季草场的77.00%,春秋草场的59.00%,冬春季节仅为夏季草场的4.00%,严重制约畜牧业生产。另一方面,由于冬季牧场草层稀疏低矮,每到下雪年牲畜都吃不上。“夏强-秋肥-冬瘦-春衰”和“遇灾减产”成为游牧生产不可逾越的壁垒。

综上所述,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基本特征是草原放牧、水草放牧、天空养畜。生产活动是放牧和随季节作业,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草原四季的平衡程度、草原质量、蓄草量、气候质量都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三、草地畜牧业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一)草原严重退化,超载。

由于气候条件的变化、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单位面积载畜量的增加以及缺乏科学的放牧管理,草原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草畜矛盾尖锐(表6-17)。

据《阿勒泰日报》2009年6月5438+065438+10月12日题为《裂变阿勒泰草原》的专题报道,天然草原理论载畜量为954万羊单位。2009年底,阿勒泰地区实际载畜量为654.38+0688万羊单位,超载734万羊单位,平均超载率为75%。夏季草场可利用面积654.38+0524万亩,可载473万羊单位。659万羊单位,超载654.38+0.86万羊单位,超载率39.00%。春秋草场可利用面积3904万亩,可载羊249万只。61.7万羊单位,368万羊单位,超载率1.48%。冬季草场可利用面积51.83万亩,可载231万羊单位。目前有41.2万羊单位,超载1.81.0万羊单位,超载率71%。7934万亩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退化率达73%。夏季草场、春秋草场和冬季草场退化率分别为58%、89%和72%,其中严重退化4430万亩,占40%。

表6-17 2009年阿勒泰地区草地超载与退化情况

注:夏牧场、春秋牧场按最高饲养量计算,冬牧场按年末存栏数计算。

资料来源:阿勒泰畜牧局,2009年。

2007年,阿勒泰地区开展了草地资源综合调查。主要的9个草地类别数量没有减少,但生物量、高度和优良牧草比例明显下降,特别是山地草甸、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草原荒漠,退化尤为严重(表6-18、表6-19、表6-20山区草地面积约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25%,但草地实际载畜量高达57.00%。

表6-18 1982和2007严重退化地区生物量和高度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的数据,2009年

表6-从19 1982到2007年轻度退化草地的生物量和高度比较

资料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数据,2009年。

表6-20 1982和2007年主要草地类型

资料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数据,2009年。

森林减少和草地退化。据不完全统计,从1969年到1989年的20年间,乌伦古河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河谷森林减少了48.7万亩,2009年仍以每年1万~ 2万亩的速度减少。同时,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农牧民砍伐农田外围的树木,牲畜啃咬树枝、树皮和树苗,导致森林的自然再生能力不断下降,森林面积不断减少。受气候异常影响,雪线上升,冰川加剧融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河谷次生林大面积死亡,区域内湿地面积锐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全区降水量明显减少,草原火灾和森林火灾连年发生,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B)受自然灾害影响很大

在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生产自然灾害多,畜牧业生产仍然粗放,靠天养畜,牲畜“夏饱、秋肥、冬瘦、春饥”的局面一直处于恶性循环之中。冬春季节饲草料短缺,造成畜牧业生产抗灾能力低下,特别是在大风、雪灾、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前,饲草料储备不足,形成了大灾小难的被动局面,损失巨大。

(三)易受虫害和鼠害,且非常严重。

阿勒泰地区一直是虫鼠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蝗灾和鼠害面积超过654.38+033.3千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654.38+05%以上。其中,蝗虫严重发生面积超过5.33万公顷。在一些鼠洞密集的地区,洞口相连,挖掘地下地表,地表的草和灌木植物死亡。

(D)干旱和缺水导致草原面积减少。

2009年,全区缺水和严重缺水草地面积603.88万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和草地面积的565438±0.20%和665438±0.40%。这些缺水草原主要分布在春秋草场和冬季草场(缺水面积已达80.29%),以及额尔齐斯河南北两侧的低山丘陵、两河以南的平原荒漠和荒漠冬季草场,造成大面积的草原完全不能利用或不能充分利用。

(五)偷药材、滥采滥挖矿产资源等人为因素,造成草原破坏严重的。

1.人为非法开采药材和矿产造成了严重的草原破坏。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原生态认识不足,保护意识差。他们只是从眼前利益出发,毁了很多草种粮种经济作物,有的草原已经荒废。此外,基本建设、水利设施、居住用地、矿业开发等。还占用了大量的草地,使得开垦破坏的草地难以恢复。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人开始采挖麻黄、大戟、甘草等野生植物,严重破坏了本已脆弱的荒漠和半荒漠植被。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历史、自然和管理原因,非法采金、采矿、滥挖中药材在阿勒泰山区和各大流域十分猖獗,阿勒泰地区许多冬夏草场植被遭到破坏,许多地方面目全非,一时难以恢复。

自2001、1起,阿勒泰地区开始停止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采金。整治后,两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但由于高寒草原乱采滥挖中药材的行为屡禁不止,阿勒泰特有的白菜、柴胡、秦艽、芍药、麻黄、甘草等珍稀中药材十余年来惨遭破坏。

在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受利益驱动,每年春夏都有外地不法分子非法进入保护区盗取冬虫夏草。他所到之处,大面积的草原植被一夜之间变成了黑土地的光秃秃的荒地。当地林业部门每年可以清理数百名从保护区偷挖虫草的犯罪分子。但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这些不法分子只能先抓后放,再抓,使得盗掘行为屡禁不止。

近年来,随着矿业开发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迅速。然而,高强度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剧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些矿山企业采矿技术装备落后,特别是一些小型矿山企业采选落后,用落后产能淘汰。此外,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占用了大面积的草原,给荒漠草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安全隐患。

2.超载和放牧

这是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由于过分强调草地的经济功能,单纯追求牲畜数量的增加,忽视了草地的承载能力,掠夺性利用造成草地严重退化。目前,阿勒泰地区夏季草场超载率约为12%,春秋草场超载率在20%-35%之间,草地生产力呈下降趋势。

3.草原建设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被重复利用,忽视保护,被重复需求,被忽视投入,草原没有被赋予休养生息的条件,草原退化越来越严重。

㈥管理问题

管理模式陈旧,以个体饲养为主、分散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长期主导该地区畜牧业发展,难以满足规模化、产业化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基层畜牧管理部门仍存在人员老化、知识僵化、素质低下等现象。一些新加入畜牧队伍的年轻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也忽视了平时的学习积累和业务研究,业务素质亟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