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作文

汶川人的家和国情,十二年如一日。曾经满目疮痍的汶川,如今绿意盎然,山川欣欣向荣。汶川人不讲苦难,只是实事求是地去做。在南北长100多公里的潍州大地上,南种林产品,北种水果,引进特种养殖。义乌进口加工,家国情怀书院如火如荼。汶川多了一棵树苗,长江多了一片绿水。汶川,青山多,对国家有生态屏障。需要时接受滴水,我将用泉水来回报你的好意。而汶川,却是得泉之福,细水长流,长报。“是祖国给了汶川第二次生命,是无数帮助者的手,让汶川重新站了起来。”阿坝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汶川县委书记张同荣说,把汶川建成国家级慢生活度假区,让汶川人民过上好日子,成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是我们对祖国和人民最好的回报和感恩。汶川人的家在汶川,兴国先富民。爱国,先建设汶川。最漂亮的房子,最安全的学校和最现代化的医院。这是“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之际,四川商报记者一行踏上这片被誉为“大禹故里、熊猫之乡、杨康汶川”的中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的土地时感受到的第一印象。俗话说,苦难兴邦。在汶川,先富国家,后富家园。爱国,先建设汶川。“住好房子,有好身材,过好生活。”是汶川人想要实现的“汶川梦”。从县城到农村,好房子随处可见。曾经,威州镇茅岭村是一个贫困山村。现在,村里的荒坡上种上了李子树;黄土平房变成了两层小楼。红瓦、白墙、云彩,若隐若现的挂在墙上的住宅画,好一幅“云中的山居图”村民马远虎正在他新建的二楼收拾行李。他和他的家人明天将去县城参加两年一次的免费体检。“我们在县医院做过几次免费健康检查,一切正常,身体很好。”2012年,汶川启动创建国家卫生示范县工作,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民健康免费体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汶川国家卫生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列为国家试点,汶川县成功创建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专业的医疗服务,“一小时医疗服务圈”全面形成。健康的身体会使普通人有更多的精力和动力投入到建设“家园”的斗争中去。汶川县漩口镇如火如荼。经过“第一届带料加工技能大赛”的激烈角逐,一位年轻的姑娘唐小苗获得了一等奖和5000元奖金,手里拿着一枚鲜红的奖牌。唐小苗告诉记者,农忙期间,她可以不出门当工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与此同时,在雁门镇过街楼村,村民们正忙着参加各种就业培训,村主任尚忠福正在给全村人发送最新的就业信息。当官发财。近年来,汶川坚持“南林北果,绿色产业+全域旅游(游憩)”的总体思路。按照“南林北果+特色畜牧业”的产业布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个万亩”、“汶川三宝”等产业基地和特色水果,提升特色农业质量效益;加快“绿色百亿产业园”建设,从技术改造、品牌、享受等角度提升绿色产业。打造知名的美食、美景、美景“目的地”,加快杨康旅游业发展。汶川人在地震遗址上建起了培训经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党性教育培训基地、四川省公务员培训基地在映秀挂牌,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省重点红色旅游线路。2019年,映秀共接待各类成人教育(现场授课)和青少年研学实践410余组(班)、51000人次。全年旅游人数达350多万,比2018增长50多万,增长8.5%。同时,汶川深入挖掘独特的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和“悠然之地”历史文化,加快推进旅游(游憩)经济。2019年接待游客627.7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4.9%。汶川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保健圣地。汶川人的好日子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村文化院坝是汶川党委政府为老百姓提供的文化生活“聚集地”。截至2018年底,汶川建成了30余所集文化宣传、党员教育、科普、健身、文明创建、道德讲堂为一体的文化学院和大坝。依托文化院坝,汶川深入开展“文明四风”建设,让“家风、校风、民风、政风”像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汶川大地,吹进汶川每一个人的心里。走进雁门镇过街楼村的村文化院坝,欢歌笑语传来,村舞蹈队的“演员”们正在排练舞蹈。村民孙明亮说,国家政策好,县领导关怀备至,邻里互助和睦。以前是“你的”和“我的”,分的很清楚。现在,你的和我的都是你的。汶川人民是一家人,汶川是我们的家。汶川人民国是最小的国家,有几千个国家。汶川人民真切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和温暖。“国家平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概念,但是‘5.12’之后,我们汶川人真正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国家的温暖。”在汶川贾国庆书院,王真真院长说,地震是毁灭性的。当我们看到国旗从山的另一边飘来时,我们都哭了,因为我们知道它得救了。当你走进汶川,和这里的人交谈,你会觉得他们的话语中有一种强烈的国家感。汶川映秀镇,当年倒塌的漩口中学,是保存完好的地震遗址。解说员说,要让游客了解地震,“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记住全国乃至全国人民在灾难中对汶川的无私援助。”映秀镇作为当年地震的中心,围绕“家国情怀、应急管理、生态文明”三大精品课程体系,在“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培训促旅游”的新目标下,打造培训主题小镇。培育小城镇是汶川政治家对映秀经济发展的新定位。强大的产业是汶川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5.12”之后的12年,国家和兄弟省市在帮助汶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把汶川和祖国联系得更加紧密。相距两千多公里的浙江金华和四川汶川,以前没有交集。今天,他们因东西部在扶贫和对口支援方面的合作而紧密联系在一起。2018以来,浙江省金华市与汶川县制定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清单,签署了框架协议,开展了从产业发展、人才交流到教育、文化、医疗等多领域合作。在与义乌等发达地区合作的基础上,汶川将加工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计划在10年承接加工业务20亿元。同时,汶川推动成立了电子商务学院,培养壮大当地电子商务人才。目前,汶川电商园已培育网商362家,引进电商物流企业33家入驻电商中心。2019年,电子商务网上零售额达到5.57亿元,汶川甜樱桃网上销售率达到30%以上,销售金额1230元,使汶川甜樱桃成为网上销售的高端产品。此外,汶川以金华对口帮扶推介旅游资源、浙江文博会、旅博会为契机,通过浙江向全国推介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工、仓储、现代物流从全国各地进入汶川。苹果、甜樱桃、脆红梅从汶川走向全国。优势产业是汶川经济发展的基础,“绿水青山”是汶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稳定传统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拓宽产业领域的基础上,汶川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理念,始终把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完成“生态保护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惠民”三篇文章。仅2019年,造林面积为19。汶川县三江镇龙珠村,山川葱郁。村民们不仅建起了小洋楼,还在山川之间建立了生态农家乐。“我们应该在山上种满樱花,让我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龙珠村党支部书记赵勇说,这不仅让山绿了,还让水清了,让村民富了。正是这位村支书,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与11村民一起驱车26小时,将100吨新鲜蔬菜运往武汉。近年来,汶川严格执行河(湖)长制,全面推进“三治岷江”系统工程;在河岸、道路和荒山周围实施绿化行动;抓紧整治砂石开采、污水排放和农村住房建设“三大问题”;大力实施重点行业和企业污染治理和燃煤锅炉改造工程。汶川水磨镇过去有63家企业,是远近闻名的工业镇,但也是高污染镇。在产业优化调整过程中,这些污染企业都搬迁了,新引进的产业都是绿色的。如今,水磨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小镇。“以前,我不敢在户外晾衣服。空气污染很严重,我的衣服会被黑灰覆盖。磨水的人不住这里,去都江堰买房。”水磨镇一家餐馆的老板舒志清说,很多像他一样的人都回到了水磨镇安居乐业。为河山装美,为画师画地。张同荣说,由于汶川地处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和建设具有特殊意义。他说,“汶川的一滴水就是长江的一滴水,汶川的一棵树就是国家的一棵树。汶川的青山绿水将融入国家生态屏障。”汶川人爱小家庭,建大家,兴国家,焕发着汶川的家国情怀。汶川映秀镇人连华玉在灾后得到的第一笔救助金,是党员发来的一笔特殊的党费。有了这笔钱,她拿到了驾照。她说,“只有这样,这些钱才能用得有意义,才能让我一辈子记住这些大恩大德。”现在,连华玉是“漩口中学地震现场”的解说员。除了讲解地震灾情,灾后重建,以及这12年她感受到的善意,她还接受了汶川以外的一些高校和社会团体的邀请,讲述发生在汶川的故事。她说,“我想讲更多关于生活、爱情、奉献和家国情怀的故事,把我感受到的大爱传递下去。”夏庄村河坝组农民陈光树,每次大樱桃收获时,都会把樱桃运到汶川市区,免费赠送给游客。他说,好好生活,永远不要忘记你的恩人。“去年,今年,明年。”马琼霞和何凯荣是映秀“我爱我家”的志愿者。十几年过去了,马琼霞一直没有忘记自己从废墟中被救出来。她说:“我们的志愿服务队有64名志愿者。映秀镇七村一社区都有志愿者。每一个志愿者都铭记他的善良,都在为映秀和社会做贡献。”何开荣说,有一年,为了解放军,志愿者组织428人缝制感恩鞋垫,一针一线。半年来,他们缝制了827双感恩鞋垫,每一针都充满了汶川人的情怀。感恩回报和善良,何凯荣还把儿子送到了当年救援汶川的军营。有无数汶川人把汶川人感受到的爱和情怀传递了下去。现在,汶川的志愿者人数还在增加,队伍还在壮大。这些志愿者在汶川的土地上写下了感人的故事。泥石流突袭汶川三江镇,让世界见证了汶川人民的伟大正义感。每年夏天,成都、眉山、德阳甚至重庆的人都会去有山有水的汶川三江镇及其周边地区,尤其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以及过暑假的学生。汶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龙跃向记者讲述三江镇泥石流时,很多细节历历在目:“公安、消防、医疗、志愿者、社区人员、党委政府迅速行动,所有参与者,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迅速组成救援一盘棋,开始实施科学有序的救援,环环相扣,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转移了5万多名游客。”参与转移游客的水磨镇水磨社区支部书记姚说,当时志愿者队伍有序前往三江镇,自带干粮,一批下来,另一批上来,轮流前进。“儿子下来给老子,老公下来给老婆。这个场景就像是爱和感情的海洋。看着就让人感动,看着就让人想哭。”汶川威州镇下庄村的王赢掏空了家里的冰箱,向邻居借吃的给被困游客免费送饭,他说:“汶川受灾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来救援。现在,汶川人民在一点一点的偿还,这是十年二十年代代相传的。”地震时年仅12岁的汶川姑娘舍沙,现在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武汉时,她成为四川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员,踏上了“战疫”的征程。“我是汶川人,地震幸存者,我想上前线。”真情和深情在汶川汇聚成感恩。今天,汶川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县委要求推进“感恩情怀培育工程”,培育“感恩进取,感恩报恩”的感恩情怀,重塑人人知恩的社会风尚,把感恩情怀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健康奔小康的强大动力。爱小家,建大家庭,兴国,是汶川的家国情怀。汶川,隶属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北部,川西北高原东南部。它在灾难中繁荣,在苦难中崛起。汶川人民,在羌族乡的土地上,聚集起前所未有的力量,建造高楼大厦,家园和企业,如火如荼。羌寨、碉房、琼龙巍然屹立在汶川人民手中。在中国西部,一个日新月异的宜居汶川、畅通汶川、平安汶川、健康汶川、科教汶川、低碳汶川,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天府汶川生态休闲慢生活度假区”承载着汶川的梦想和希望,正以大禹故里的新魅力、新风貌向中国和世界展示。来源:业务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