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的划分依据
第一,体育文化理论的若干问题研究
体育文化理论的讨论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文化讨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涉及的问题很多。下面只介绍与体育文化含义相关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
体育文化概念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应用相当混乱和模糊。在体育学界,对体育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争论体育文化的含义和内容分类,至今仍没有统一的认识。
在近二十年来中国兴起的关于体育文化的讨论中,人们除了考察国外和国内近期的体育文化概念外,还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了界定。在谈论体育文化时,几乎每个评论者都不可避免地要在体育文化的现有含义中做出自己的选择或提出自己的观点,以至于这一时期中国提出的体育文化定义有几十种。本文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类型进行简要说明。
1.用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关系定义体育文化。
这个定义是照搬了《辞海·文》一文中的文化定义——“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体育文化是与体育相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即一定社会的人们通过长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用文化结构主义来界定体育文化的概念。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倾向于从文化结构的层面来定义体育文化。目前关于文化结构的理论有很多,比如: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分为两部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三部分;物质、制度、行为心理四层理论;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整合、风俗习惯是六个子系统。
体育文化现象是复杂的。我们在对体育文化现象进行分类时,面对如此复杂的认知对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体育文化的概念在这个定义中并不一致。例如,体育文化是指人类体育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和保存的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以及体育精神和体育制度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总称。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尝试,包括体育模式、精神意义、科学发明和价值决定。
3.用狭隘的文化概念定义体育文化。
这种观点把体育文化局限于体育精神现象或与体育活动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相应的制度和组织,也称狭义体育文化论。狭义的体育文化学家主张体育文化概念的外延仅限于精神领域,认为体育文化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竞赛为特殊手段,以身体完美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与人的精神生活相关的那些方面。
上述对体育文化的定义,承认了人是体育文化创造的主体,并将人的体育活动纳入文化范畴,试图从文化与体育活动的关系中揭示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及其无穷的流动性。
(二)体育文化的理论范畴研究
体育文化的理论范畴主要是指与其含义相关联的外延部分,如体育文化的特征、结构、功能、类型等。
1.体育文化的特征
最近国内体育界很多学者都谈到了体育文化的特征,但至今没有达成共识。这里所说的体育文化特征,一般是指体育文化的非本质特征。本文将样本文章中的相关讨论总结如下:
(1)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所谓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其实就是文化研究中的时空关系问题。
这里所说的时代性,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同一时代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所具有的,与那个时代相适应的体育文化。时代性和民族性是体育文化特征的不同方面,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制约,互惠互利。时代是永恒的,民族是世界性的,体育文化是可以积累和传播的。保持我们民族的优秀体育文化传统,使其在世界民族体育文化之林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2)体育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体育文化的传承体现的是纵向的体育文化联系,是后人对前人创造的体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和提升。祖先在人类体育文化活动中创造的体育文化成果;年轻一代总是通过自己的体育文化活动来掌握前人创造的体育文化成果,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体育文化创造。
(3)体育文化的阶级性和* * *同性。
体育文化促进了社会许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同时体育文化也反映了社会不同阶级或阶层的经济地位。像大多数其他社会环境一样,体育文化具有阶级性。
比如社会下层的人更倾向于参与足球、篮球等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运动。而那些运动,比如马球、网球、高尔夫等等,让社会底层的人望而却步。因为他们几年的收入买不起一张高尔夫会员卡。
总之,这种倾向于(或远离)某项运动的阶层式体育文化现象是代代相传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体育文化的上述特征是相通的,* * *解释了体育在文化大家庭中的基本特征。
2.体育文化的结构
盛行于西方的结构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对中国文化理论界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使得文化结构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内文化讨论的话题,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国内学者对体育文化结构的研究。作者综合了许多范文的提法,从物质状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理文化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
(1)体育文化的体育文化层
物质状态文化层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它构成了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在这个层面上,体育包括人体运动形式和一切体育物质条件和器材,主要表现为体育设施、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它为体育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直接反映了体育在社会中的发展水平。
发展体育必须重视物质基础,发掘体育本身的经济价值,通过市场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我国体育特别是群众体育的装备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体育文化的制度文化层。
制度文化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组成。人类在重新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系列属于人类的社会环境,这些社会环境既服务于自己,也约束着自己。
体育运动中各种运动和游戏的规则是体育活动中形成的规范的表现。特别是在竞技体育中,竞赛规则和裁判方法具有模仿社会法规的性质,不仅受到文字的制约,还受到运动员意识的控制,如裁判、检查、仲裁制度等。
(3)体育文化的行为文化层。
所谓行为文化,主要由人际交往中的既定习惯构成。它通常以民俗的形式出现,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它既是社会性的,也是集体性的,在时间上传承,在空间上传播。
我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是行为文化的一个明显表现。(4)体育文化的心理文化层。
心理文化层是由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养成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构成的。它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在这个层面上,体育主要表现为体育文化意识。也就是说,人们要认识到自己是体育活动的主体,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把体育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体育文化的身体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虽然各有侧重,但在特定的结构-功能系统中,它们是融为一体的有机整体。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个层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各级体育文化结构有从外层到中层再到核心的逐渐深化趋势;同时,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4.体育文化的类型
“文化类型”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国家心理学家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于1936年撰写的《关于人的研究》一书中。美国现代进化论者斯图尔特认为“文化类型”主要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本质差异。
近年来,“体育文化类型”一词频繁出现在与体育文化研究相关的报刊上,但将其上升到体育文化理论研究范畴的成果并不多见。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将体育文化分为三类: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任连祥在《体育文化论纲》一文中从物种的角度对体育文化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活动主体、不同的活动方式、不同的活动目标将体育文化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大类。从体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分为三类:古代体育文化、现代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从体育的空间分布来看,我们可以从最大的层面将体育文化分为东方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两大类,从中观层面将中国体育文化分为中东部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我们还可以从一个更小的方面把体育文化分为企业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军营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乡村体育文化。从体育文化的内在品质来看,可以分为体育理念、体育思想、体育理论、体育科学、体育精神、体育艺术、体育道德、体育法规、体育风尚等。从体育活动所附着的文化载体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体育场文化、体育用品文化、体育影视文化。”
不同体育文化类型的成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任何类型的体育文化都是社会成员在独特的时间(历史演变)空间(体育文化生态环境)系统中共同参与的结果。第二,体育文化的类型不是指其所有特征的总和,而是指体育文化形态系统中最能体现体育文化本质属性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