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云社总是把巅峰相声教得这么好,为什么不在商演开个专场呢?
专注于盈利。世界上,有人做砍头生意,但没有人做亏本生意。说白了,利润二字第一。在利润这个简单粗暴的标准下,很多东西都是简单明了的解释。
巅峰相声怎么样?当然是好的。可以说是德云社里数一数二的,综合能力不亚于郭德纲。而且台风稳,快板是必须的。用郭德纲的话来说,前三高峰在音韵学领域的同行中,可以占据PK基本功的两席。
但是巅峰时期的相声卖钱吗?这取决于场地的水平。如果是三清源湖广会馆广德楼这样的小剧场,巅峰时期的六安云平可以是票房保证,黄牛会光顾,适当提价。大一点就够了。对于一个1000人以上的场馆来说,如果是一个只有栾云平一个人,没有郭德纲、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张鹤伦任何一个组合的巅峰,高鸾的表现可能是不尽人意的。
这不是高峰本身的问题,而是相声本身的艺术表现。相声本来就是茶馆里的小剧场,或者天桥上的铺垫技艺。相声吸引不了大多数观众,清末民国最受欢迎的剧场相声也不过100人。当时能容纳几千人的大型场馆都是为京剧准备的。而且郭德纲还说,当时的舞台剧和现在很多电视剧一样的布景和视觉效果,成本巨大,和当时的好莱坞大片一样震撼。但是相声是绝对不可能的。你让几千人买单,远远的看着两个人在台上唠唠叨叨。那就像一个寓言。
即使到了近代,侯先生改进了戏剧相声,马季先生推广了电视相声,但就观众规模而言,相声还是比不上音乐会舞台剧。郭德纲是相声史上唯一举办过万人专场的演员,这也是基于他对传统相声的改进和突破。之后,岳云鹏和张云雷也是如此。按照传统相声的框架,两人都通过了,但能坐满一万人的会场,让粉丝挥舞荧光棒助阵,是很大的突破。
而这些让观众买票的特性,在巅峰时期是没有的。虽然他是雷打不动的郭德纲·商演,但他自嘲:我们打球的时候,就是郭德纲喝水,观众上厕所的时候。
其实,《巅峰鸾》的作用就是给观众一个缓冲期。听了郭德纲于谦几十分钟的表演后,他们可以暂时放松一下,因为终于有一个精彩的节目在等着他们了。如果这个顺序倒过来,栾云平在巅峰的表现就是大结局,没有郭德纲于谦可以期待,那么对于观众来说,只有上厕所的时间,没有大结局的节目可以期待。
巅峰在德云社,就像除了麻辣火锅和海鲜拼盘之外的一碗银耳汤。它既贴心又排毒,让人感觉很舒服。当然,没有银耳汤也可以吃完一顿火锅,但是对于懂得养生的人来说,有没有银耳汤比火锅有多辣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