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俞,改善肝功能,治疗肝病的特效穴。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肝胆表里相济,相辅相成。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等肝胆疾病。我给你详细介绍一下。
慢性乙型肝炎位于肝脏。选取俞穴治疗肝相关疾病,体现了“取穴在哪里,适应症就在哪里”的局部取穴原则。临床上艾灸肝俞穴、奇门穴不仅可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还可以改善肝功能。
穴位定位
坐或俯卧时,肝俞穴位于人体背部脊柱旁,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指宽处。
肝病的反应点
肝俞是肝的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之气注入背部和腰部的穴位。由于腧穴与其对应的脏腑关系密切,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其对应的腧穴往往会出现压痛、敏感点、硬结等异常现象,因此肝俞穴也可作为肝病的反应点,辅助诊断疾病。
肝,指肝;桐雨输了。因为肝俞穴应该属于肝脏,是肝气灌注的地方,是治疗肝病的重要穴位,所以得名。
特别注意
如果你处于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者疾病本身不适合按压,或者有感染、结核、肿瘤、骨折等。在穴位所在的局部,不宜按摩肝俞穴。
操纵技巧
用双手拇指和腹部按压肝俞穴5秒钟后放松。重复5次。
功效分析
按摩肝俞穴具有疏肝利胆、降火解痉、解热、益肝明目、通络利咽、疏肝理气、行气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黄疸、胁痛、胃痛、吐血、出血、头晕、夜盲、红眼痛、青光眼、癫狂、癫痫、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现代常用此穴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结膜炎、夜盲症、近视等。
其他功能:艾灸肝俞、奇门穴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穴位报道较多,主要有肝俞、祁门、足三里、脾俞、三阴交、太冲、漳门、阳陵泉、肾俞、舒歌、中脘。肝俞是肝的背俞穴,有疏肝利胆的作用;奇门穴是集肝之穴,具有疏肝理气的作用。慢性乙肝定位于肝,选用俞母配穴法治疗肝相关疾病,体现了“穴在哪里,适应症就在哪里”的局部取穴原则。艾灸这两个穴位时,艾条温灸持续10 15分钟,艾炷灸5±7强。
内容介绍
本书是现代著名针灸师、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元老单玉堂先生的代表作。全面论述了针刺腧穴的“五方二十五法”,并逐一论述了“辨证取穴、循经取穴、按时取穴”的配穴体系。讲解通俗生动,见解深刻独到。山老以其深厚的中医理论功底和在针灸方面的造诣,结合古代先贤在配穴方面的宝贵经验和60年的医学和教学实践,全面阐述了其一贯的脏腑经络气血一体的学术思想,并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展现了丰富的思想和针灸技术。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微信官方账号《健康之道》微信,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杜悦中医推荐(推荐出版。图片均为出版社版权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