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其思想核心是朴素辩证法。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教,不言而教。政治上,讲究物极必反的道理。在修身方面,注重谦诚不与人争的修行,是道家双修的始祖。

天道论

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是“道”,“道”这个词在老子的书中出现了七十三次,而老子的书的主题就是天道自然无为。道是混沌未分的初始状态,是安静的,是自我修正的。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万物之根。道往往无名,无为,无为。如水,不与万物争利,以弱胜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无法直接感知,看得到,听得到,握得住。道既是宇宙的本体,又是万物的法则,人生的准则。儒家视天、地、人为“三”,老子视道、天、地、人为“四”。“四大”在“三大”之外又加上了陶,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框架打开了一个极其崇高而富有想象力的思维空间。道来自玄学,却贯穿玄学;而且在渗透的过程中,没有给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有余地,比如天帝。2500年前,老子的道是在从根本上改造原有道家学说的基础上的伟大发明。

老子画像

道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源和本体,创造并成就了天地万物。而陶成就世间万物,不是有意的,完全是无意的,完全是自然的。老子说:“人当师地,地当师天,天当师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自然者自鸣得意。自然是对道的状态和行为的描述,而不是除了道之外还有更实体的自然。“生而无所,行而无所依”,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道的本性。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但正是这种无为才使之成为可能;正是因为无为,才成就了一切。这种现象,用老子哲学高度概括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既是道的大德大用,也是统治世间万物的最根本的法则,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是所谓的“真理”。“自己不活,就能长生不老”“最后觉得自己不大,就能变大”,这是世间万物的道理。“夫独不争,故天下不能与之争”,“其身之后,先有之,而身外,则有之”,“因其无私,故能成私”,这是个体安身立命的根本法则。“无为而治”既是道的运用和原则,也是“道学”,是武侯治国的根本手段和方法。所以“吾无为而民自上,吾宁静而民自上,吾无而民富,吾无欲而民简。”

辩证思维

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是通过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存在,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只有一件事,有对有错,有善有恶。表面上看,这两个对立的方面是相互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不幸是福;福哉,祸哉。”一切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什么是静止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提出“反道之运动”。也就是说,当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俗话说“物强则老,兵强则亡”。同时,事物的发展和事物向对立面的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一个量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合木生于毫厘;九层台,累土起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社会理论

老子认为,道的本质是自然无为,这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也是人类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老子从无为的原则出发,反对人的行动,因为行动破坏了人的原始自然质朴,造成了人格的分裂,带来了虚伪、狡诈、贪婪、邪恶等社会罪恶。“大道废,仁义;智慧出来,有大假;六父母不和,有孝心;国家混乱,有忠臣。”世上有路,万事顺其自然。不要标榜仁义,要有自己的仁义。当它被标榜为仁义的时候,就意味着仁义不复存在。老子由此提出了“弃智诈术”和“弃利巧术”的思想,主张“小国寡民,应使民有所能而不用之”,“虽有舟船,无所取;虽有兵,无话可说;使人结了绳就用。”这是一个复古的想法。与这种社会理想相适应,老子也主张柔则弱,即“强者为弱”,“天下不弱于水,强者可先攻”,然后他又主张“善如水”,认为最完美的人格应该具有水一样的心态和行为,“对付众人之恶”,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持之以恒地承受负担。

文学成就

老子的文章具有文学性,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首先,《道德经》发挥了高度特定的文学社会作用,在当时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好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是再现自然和社会现象中的各种场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描写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人物的精神面貌,反映人们的各种现实关系,使读者获得关于历史和现实、社会和人生的各种正确认识。老子在这些方面成就斐然。

其次,老子在写作技巧上的成就。《道德经》只有五千多字,却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并贯穿始终,这得益于作者高超的文章写作技巧。老子的文学技巧可以概括为:1。他的散文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善于生动地描写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后人把《道德经》分成81章,每一章都有几个字,从80多个字到20个字都有。但又像一串八宝珠,一句不断错,中间押韵,以增加文章的音乐性。第二,巧用比喻,巧用对偶。巧妙比喻如下:第五章“天地不仁万物”,第二十六章“重轻根,淡定浮躁”;巧妙运用对偶句,如第一章“万物之母是无名世界之始”,第二章“无为而无言之教”。每一句都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是老子巧妙运用比喻和对偶的结果。第三,老子的文章通俗易懂,不“含蓄”,但我们要从他的语言运用中发现它的美。第四,老子的文章善于用矛盾解释事物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造句时,他巧妙地用文字揭示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如是否有同有异,善恶美丑,难易长短,上下高低,前后左右,真假强弱等等。五、老子的文章是以感性的散文为主。从六经到百家争鸣,所有的文章都是推理的工具,老子也不例外,但老子文章的情节结构和表现形式是独一无二的。第六,老子讲求文采,一个道理往往是由几个同义词反复论证,然后因语短而长进,清晰明了,不重复;老子要文章的形式从其内容来看并不是“文章必先取制”;老子的文章,不求空洞细腻,而是以事实为依据,叙述论点,恰当的言论。《道德经》八十一章自始至终呼应清晰,不混乱,体现了结构服从主题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