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秋分
秋分的由来
秋分是我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南方的气候从这个节气开始下降。第一,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接指向地球赤道,所以一天分为24小时,各12小时;世界上没有极端的昼夜现象。在中国古代,秋分被分为三个时期:“雷声来了,声音就会停止;第二,等蝎子毛坯户;等待水变干。“秋分以后,北极附近的极夜范围逐渐扩大,南极附近的极日范围也逐渐扩大。二十四节气说,“八月中旬,春分见”,“分者平,故谓之分”。"
秋分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凉爽的秋季。来自南方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造成反复降水,气温一再下降。就像人们常说的,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了,但是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方和北方的田间耕作是不同的。在中国北方,有一句农业谚语说:“白露早,寒露晚,秋分种麦正是时候。”谚语明确规定了这个地区冬小麦播种的时间;而“白云秋分来,好歌声好稻种遍地”则反映了江南地区的稻作种植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为谚语,如“秋分只怕闪电,多米多贵”。
秋季的快速降温,让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格外紧张。据研究,秋分在中国一直被视为农耕的象征。汉末崔莽在《四人月令》中写道:“凡种麦,白鹿原可在薄田,秋分在中田,后旬在中田。”秋分是收获的好时候。农民朋友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避免初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及时提早播种冬季作物,为来年的高产打下基础。
秋分:祭月
秋分曾经是传统的“祭月节”。比如古代有“春祭日,秋祭月”的说法。现在中秋节来源于传统的“中秋节”。据考证,最初的“月亮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但由于每年农历八月的日子不同,不一定总有满月。而没有月亮的祭月是大煞风景。因此,“中秋节”后来从“秋分”转移到中秋节。
据历史记载,早在周朝,古代皇帝就有在春分祭祀太阳,在夏季至日祭祀大地,在秋分祭祀月亮,在冬季至日祭祀苍天的习俗。其礼拜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它位于四个方向:东南和西北。北京的月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在春而阳,秋在夕。朝者,月之夕也。”这里的月夕指的是晚上给月亮献祭。这种习俗不仅为朝廷和上层贵族所奉行,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众。
秋分:温度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在“秋分”时节,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广大地区的日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为物候秋季。此时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团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已经结束,凉风习习、蓝天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桂花飘香、黄蟹肥菊等词汇都是对这一景象的描述。
秋分节气也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节气。秋分后,阳光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但地面散失的热量更多,气温明显下降。农业谚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分秋夜,一夜寒”。“八月雁门开,大雁脚下霜。”东北气温下降早,秋分见霜,不足为奇。
气象专家介绍,按照农历,“立秋”是秋天的开始,以“初霜”结束。“春分”正好是从立秋到初霜的90天中的一半。从秋分那天开始,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从赤道向南半球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会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夜晚逐渐变长(直到冬季至日达到夜最长昼最短);昼夜温差会逐渐增大,幅度会高于10℃。气温一天天下降,一天比一天冷,渐渐进入深秋时节。南半球的情况正好相反。
秋季的快速降温,让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格外紧张。秋分是收获棉花和烟叶由绿变黄的好时机。华北已经种上了冬小麦,长江流域和南方广大地区正忙着收割晚稻,翻耕土地准备油菜播种。干旱少雨或秋分持续降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运行的主要不利因素,尤其是持续降雨会使即将到来的农作物倒伏、霉变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帮了大忙,“早”字是关键。秋季作物及时收割可以避免初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冬季作物及时播种可以充分利用冬前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高产打下基础。“秋分不出现,割了喂老牛”。南方双季晚稻抽穗开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低温阴雨天气提前形成的“秋分”天气是双季晚稻开花结果的主要威胁,一定要做好预报防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