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县行政区划
刘和吴大明元年,东阿并入谷城。
魏后,恢复东阿郡;北齐时,谷城并入东阿。
隋朝设阳谷郡,东阿富汗西南部置之。
北宋和平兴国后,北方邻郡卢希安县被废,一部分划归东阿,铜镇自宋代以来就是东部地区。
明初,县令迁至东阿镇。当县城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距平阴县界7.5km,西距阳谷县界25km,东平州界以南17.5km,茌平县界以北30km。
清代疆域略有变化,县域南北长45公里,东西宽27.5公里。县城到边县的距离和明朝一样,只是往西到阳谷县边境缩短了5公里。东北至平阴县界7.5公里,东南至东平县界15公里,西南至寿章县界30公里,西北至聊城县界22.5公里。
民国初年,疆域与清朝相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东阿周边地区曾属平安县、章丘县、许仪县和河西县。
1947年冬,县直机关迁至桐城。
1949年8月,划出东阿黄河以东的乡镇和西南的张秋,将原属平阴、聊城的部分地区并入东阿,茌平与东阿相邻,以赵牛河为界,北接茌平,南接东阿。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
杂技
东阿的中国杂技历史悠久。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做东阿王的时候,特别推崇杂技。东阿有很多杂技村和房子,东阿人获得过“英航杯”、“金小丑奖”等杂技奖项。
黄河
明末,它开始在东阿县大乔镇鱼窝村兴起。每当村子里忙于庙会时,这种秧歌就在街上表演。秧歌因其热烈的气氛和丰富的曲调而受到当地人民的欢迎。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俗,流行于清初。
河灯
在古代,撒河灯是船上商人和船工祈求平安的一种方式。这种习惯被当地居民模仿并逐渐传播开来,逐渐演变成一种集欣赏、庆祝、娱乐、参与为一体的庆典。这项活动主要分布在东阿县的黄河岸边,流传在泰安、阳谷、河南等地。
桐城拳
桐城二郎拳始于明代成化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有“拳不打桐城”的传说。
池庄年画
东阿县池庄村印制年画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民间艺术的活化石”。东阿阿胶健康文化园、东阿影视城投资2亿元,于2011年拍摄郭宝昌执导的第三部电视剧《杨乃武与大白菜不义》和《大宅门》,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服务业产业园”。拥有阿胶生物科技产业园、白凡音乐广场5A级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