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抱箍法盖梁施工工艺】盖梁抱箍图片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7-055-02收件日期:2012-06-28。
1.介绍
对于圆柱墩桥梁盖梁,施工中常用的支撑方式有满堂支架法和预埋丝杠法,但当满堂支架法遇到河滩或软土地段时,地面硬化处理和安装费用高,时间长,安全性差;预埋丝杠法受地面条件影响较小,但盖梁完成后,柱上方的预留洞需要用混凝土封堵,尤其是柱高时,难度更大。遇到大体积盖梁时(如郑州黄河二桥单个盖梁混凝土达到100以上),丝杠直径需要非常大,有的甚至远远超过柱主筋间距。此时,这种方法不能或不应该单独使用。但近年来,箍法可以克服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本文详细介绍了抱箍法盖梁的施工工艺。
2.箍法简介
抱箍法是指盖梁的施工,将两根焊有牛腿的半圆形钢带夹在柱上,然后在牛腿上放置的砂筒上放置贝雷片或工字钢。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钢带与柱之间的摩擦力来支撑梁和盖梁模板的自重以及浇筑混凝土、施工人员和施工工具的施工荷载,是一种无支撑施工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克服满堂支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的缺点,也可以克服螺杆倾斜预留孔或影响墩柱美观的缺点。同时,可以在地面上安装抱箍和盖梁底模,用手拉葫芦或滑轮组沿桥墩吊装就位。拆除底模时,抱箍可作为坠落到一定高度后修补盖梁底部缺陷的脚手架,并可节省大量机械拆卸盖梁底模的费用。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是所有带圆柱形盖梁的桥墩的施工。
3.艺术过程
抱箍法盖梁施工的工艺流程主要有:测量放线→安装抱箍→安放砂管→安装贝雷片或工字钢→安装方木→安装盖梁底模(第一片需堆垛预压)→制作安装盖梁钢筋→安装盖梁侧碰→模板安装检查→测量标高→混凝土浇筑→检查验收。
4.操作要点
4.1凿去柱顶的浮浆
凿除柱顶混凝土的所有浮浆,直至露出新鲜坚实的混凝土,并清洗干净,确保墩柱与盖梁混凝土连接牢固。
4.2安装承重箍
4.2.1箍体结构
抱箍安装在桥墩上时,必须紧贴桥墩。因为桥墩的横截面不可能是绝对的圆形,所以每个桥墩的圆度都不一样,即使同一个桥墩的横截面也不一样。因此,为了适应各种不圆度桥墩,抱箍的箍体应是无箍加劲的柔性箍体,即采用无加劲板的钢板作为箍体。这样,施加预拉力时,箍体是柔性的,容易粘在桥墩上。在施工中,为了保证密贴效果更加明显,通常在抱箍和柱之间放置土工布。
4.2.2连接板上螺栓的布置
抱箍上连接螺栓的预紧力必须能够保证抱箍与桥墩之间的摩擦力能够可靠地传递荷载。因此,要有足够的螺栓来保证预紧力。如果只考虑连接板和箍体的受力,最好将连接板上的螺栓垂直排成一排。但这样一来,箍高必然更大。尤其是盖梁荷载较大时,需要的螺栓较多,抱箍的高度也会较大,增加抱箍的投资,过高的抱箍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因此,只要使用足够厚度的连接板,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加劲板,连接板上的螺栓一般都是垂直排列成两排。
4.3盖梁模板制作
盖梁模板采用厚度大于5mm的钢板,加工成钢模。成品交付时,应按加工图纸进行检查验收,并取样进行试装配。模板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满足施工中产生的各种荷载;具有足够的刚度,施工时不会变形,从而保证结构的设计形状和尺寸以及模板各构件之间相互位置的准确性;模板接缝严密,相邻模板接口间隙不大于2mm,不漏浆,施工操作方便,确保安全;模板的内表面平整、光滑、笔直。安装模板时,先将模板清洗干净,涂上脱模剂。模板使用前,必须对内表面进行仔细处理,以满足盖梁外观美观的要求;易于安装和拆卸。
4.4测量放样
盖梁施工前,在柱顶用全站仪按三角交会法放出柱中心点,以确定柱中心的偏差。同时,应使用垂直球测量倾斜度。若误差符合规范要求,则立模时可将两柱的中心线作为底板沿横向的中心线,否则应进行处理。
4.5模型
在模型竖立之前,应先设置支撑,并复制支撑和底板。立模顺序为:底模→侧模→端模。立模前刷模板油(隔离剂)。钢筋安装后,封闭两侧模板和两端模板,仔细检查各部分连接是否牢固可靠。安装好的模板应严格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必须检查相邻模板的垂直度、表面高差、长、宽、高,确保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图纸的要求。确保结构设计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以及模板之间构件的相互位置。
4.6钢筋的制作和安装
盖梁的钢骨架考虑采用车间加工,现场绑扎(焊接)的方法。使用前必须检查钢筋的各种强度指标,锈蚀的钢筋应彻底除锈除尘。盖梁钢筋在钢筋场整体绑扎成型。制作前,不同规格型号的钢筋应分类摆放,做好标记,并按图纸要求绑扎,以保证钢筋尺寸和数量的准确。钢筋的焊接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主筋的焊接位置应避开最大跨中和弯曲距离的不利位置。加工好的钢筋用吊车缓慢吊起,放置在铺好的盖梁底板上。垫板的间距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都不应大于1.2m。安装好的钢筋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安装盖梁侧模。同时注意预埋件的埋设,垫石、防震挡块等构件位置的准确性。
4.7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应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搅拌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检测,雨天应增加检测次数,以调整骨料拌合水用量。放入搅拌机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包含适量的水泥、沙子和水,以覆盖搅拌筒的内壁,而不会减少混合物中的泥浆含量。每班正式称重前,要重点检查计量设备。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大修、中修或搬迁到新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混凝土拌制后,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分别在搅拌站和浇筑地点取样检测,每班不少于两次。评价应以浇筑现场的实测值为依据。检测坍落度时,还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结性和保水性。
混凝土运输
选择混凝土搅拌机进行运输。从卸料到浇注的运输时间不应超过30分钟。
混凝土浇筑
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即盖梁所有截面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浇筑方法应先放在柱的顶部位置,然后慢慢向中间和两侧铺开。
4.7.4混凝土振捣和拆模
振捣混凝土时,使用插入式振动器(顶部使用平板振动器)。用插入式振捣器分层振捣时,每层厚度应控制在30cm ~ 40cm之间。应将振动器插入混凝土中,并慢慢放在一边,以避免出现空洞。振动器应垂直插入混凝土和前一层混凝土中,以确保新混凝土与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结合良好。插入深度一般为50 ~ 100mm。振捣应逐步进行,不得漏振或过振,直至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平整,最后收浆。
盖梁底部的模板及支撑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标号的75%时方可拆除,拆模前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以防止因拆模不当而损坏混凝土表面或棱角。
4.8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后,应在收浆后尽快覆盖草袋或麻袋并浇水。覆盖不得损坏或污染混凝土表面。当混凝土表面覆盖有模板时,模板在养护期间应保持湿润。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可根据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酌情延长或缩短。每天洒水的次数可以使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状态。
4.9盖梁施工中的问题
4.9.1漏浆,关键在于模板的设计,安装问题其次;
4.9.2拆模后表面发现粗骨料,主要是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搅拌时间;
4.9.3倒角处有蜂窝麻面,主要是振捣时忽略了细节;
4.9.4表面有轻微裂缝,建议充分考虑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措施,收工前再次收浆,加强养生。
5.结束语
通过郑州黄河二桥、阿深高速公路隰县淮河大桥、湖南岳畅高速公路新桥等多个工程的实际应用,箍法确实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性、外观轻巧、便于检查验收等特点。与支架法相比,可以节省大量的工时,避免了预埋法盖梁完成后预留孔洞的施工困难。对于地基条件较差或盖梁较大的情况,抱箍法的经济效益更为突出。因此,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