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中医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黄帝内经》认为阴平阳之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古人认为,气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具有运动化生的性质。气的运动展开为阴阳五行,整个世界是一个以气为内在本质,以阴阳五行为外在形式的动态统一系统。万物通过阴阳五行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在《黄帝内经》中被引入医学领域,用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和现象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指导对疾病和病理的认识、诊疗和预防。阴阳和合是中医的最高价值追求。追求宇宙万物的和谐,是中华民族永恒的价值观。人生病的根本原因是气血阴阳失调,所以中医有很多具体的治疗原则,但都是以调理阴阳气血为目的。在养生中,最终的目的是阴阳调和,经络和谐,气血调和,内外调和。
二、藏族形象理论
藏象理论是《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核心。根据这一思路,《黄帝内经》建立了一个以五脏为中心,六腑、经络、五体、五花、五窍、五官等,五表、五味、五色、五兽、五声、五气,形成了一个表里一致、内外相关的整体。基于藏学理论的脏腑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思维方式。
第三,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地万物,一息而化。中国古人认为气是宇宙和生命的起源,人和世间万物都是由气转化的。天人有对应关系,源于天人合一。气是沟通天地的中介。气是人和万物的生死之本,是生命的本质。在齐自然观的宇宙图景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是由气推动的大规模流行过程。就人而言,生命靠气,保、养、调气是养生治病的根本要求。《黄帝内经》基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构建了天地“三才”的医学模式,使《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能够真实地反映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过程。这种医学模式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把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的身心和谐作为健康的基本标准,贯穿于防病长寿的理论和实践之中。这是《黄帝内经》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它类似于近年来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但其可贵之处在于,它已经完全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中,并作为一种基本的临床原则和方法在医疗活动中实施。
第四,形神统一的观念
重神轻形是中医区别于现代医学的基本特征。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气产生的,具体来说,是由天空中的气(杨琪)和大地的形状(殷琦)结合而成的。就人而言,是形与神的统一。神是气的功能的最终表现,神本质上也是气。人的生命活动虽然要依靠形式,但毕竟本质是气,气存在于生命之中,又去生命而死。所以古人更注重生活,而不是形式。最好的生理状态应该是形神兼备。病理状态下,气胜于形,则生,形胜于气,则死。所以,与现代医学重视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研究,注重有形的物质存在不同,中医重视无形的生命之气的变化过程的研究。
动词 (verb的缩写)独特的人生观
(1)人体观。在古代“精气”、“道气”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黄帝内经》把人看作是精气的聚散之器,生命现象是精气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主要从整体功能活动的方式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道”方面研究生命过程及其机理和规律,提出“四时”生命功能结构理论。
(2)疾病的概念。《黄帝内经》在“奇变不变”观念的指导下,结合丰富的医学实践,创立了疾病理论。关于疾病的概念,吃、住、工作等一切身心活动。,这些都是违背正常生理的,会造成阴阳失调,引发疾病。它不以形状、质地、其体积的变化作为衡量疾病和健康的单一标准,而是强调整体功能的紊乱和无序。关于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邪正之争”阐述其机理,以六淫入侵、饮食、劳损、七情失调概括其致病模式,从致病因素与机体抗病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察证求因”来考察其病理意义。关于疾病变化的机理,《黄帝内经》注重对其整体功能失调的方式、状态、过程进行宏观、动态的分析,提出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疾病为基础的疾病传变理论,成为临床诊疗的理论基础。
(3)诊疗理念。《黄帝内经》提出了通过考查机理来进行诊疗的原则,这是辨证论治的雏形。察其机,即察其病机,是通过临床症状的收集、整理、分析、综合来确定疾病的性质。是对疾病过程中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整体功能失调的本质概括。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作为一种诊断过程,后世演变为“辨证”,于是“证”成为诊疗的关键,这就决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本特征是个体化治疗,强调在整体功能协调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治疗。提倡多种方法的应用,强调综合治疗;在治病救人的关系上更加关注人;在处理整体与局部、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上,更加注重整体与功能;多关注病灶的性格和人格。对于疾病的预防,提出了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有效地指导了各种自我健身方法的实施,在世界保健医学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