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长寿
抖落“长寿”的长卷,我们仿佛走进了一座长满常青树的长寿殿堂:95岁高龄的甘教授强调“养身先养心”,并为自己制定了六条规矩:“不要卷入不必要的琐事;第二,不要赶潮流;第三,我不贪小便宜;第四,不要和别人比;五不骄不躁,也不迷人;六天不要做自己不想做也不应该做的事情。”91岁的邓铁涛教授强调健康应该首先开始。在他看来,体力和脑力锻炼对健康是不可或缺的。前者有体操、跑步、拳击等外功,后者有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等内功。身体浅不健康,成功自然来。他特别为老年人推荐了一种悠闲的“医疗散步”:每天散步两次,每次30-40分钟,在悠闲的散步间隙享受散步的乐趣。90岁的朱良春教授非常重视药饵的养生作用。他坚持将生黄芪与薏苡仁、枸杞子、百合、绿豆等煎服,早晚食用,益气健脾,积厚发;为防老治病,持之以恒。86岁的何仁教授非常重视饮食的养生作用,在“吃”上做文章,在吃上下功夫。他推荐养生药膳、养生粥、养生茶等一系列食疗方法,让人在味觉中获得健康,在享受中延年益寿。鲁教授,86岁高龄,在提出了“尊经养生,延年益寿”的理念,教天地,调阴阳,修身养性,药食同源,惠益仁,做仁事,成就仁寿。82岁高龄的刘教授提出了“后天自然”的观点。他虚怀若谷,勤于学习和奉献,积极安静,日常生活有规律,义德和谐,是一个和谐的人。何朴仁教授,81岁,主张引导养生,总结出一套疏通经络、舒气血、吸风回元等养生技巧。他每天坚持静坐1 ~ 5分钟,按照他的功力,可以防病治病。80岁的张灿玾教授提倡兴趣和健康养生。他从不离开他的书,他的诗歌和他的钢琴。他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自得其乐,善于以文学为友,以音乐为感,深得“养心之法”。如李今庸教授的读书养生法、李宇琪教授的绘画养生法、李树勋教授的书法养生法、刘渡舟教授的打坐养生法、张仪教授的推拿养生法、李昌源教授的金淑养生法、邹金林教授的武术养生法、张振宇教授的爬山养生法、周百乃教授的进补养生法,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他们在养生方面的绝活。确实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本事,每篇文章都藏着长寿经。李俊德教授综合各家之长,总结其经验如下:“饮食适度,素食为主;生活有条不紊,以运动为常态;淡泊的心,耐心是最好的;乐于奉献,薄于名利;性交有节,情不自禁;未雨绸缪,先下手为强。”基本涵盖了现代人所有的养生原则,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和掌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长寿》一书图文并茂。书中不仅收录了大量与古代名医健康长寿内容相关的绘画和实物照片,还收录了部分当代名医的书画作品,拉近了古今距离,使文意相映生辉,展现了中医健康文化丰富多彩的风貌和名医多才多艺的风采。
“古今名医都活多久?”《中国医名编年史》中149位有年龄项的名医数据印证了过去:那些古代名医的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90岁以上的有37人。《长寿有道》一书后来提供的数据证明:书中收录的170位当代名老中医平均年龄也在80岁以上,百岁以上的人也不少。学习名医养生之术,拥抱健康长寿的未来;走名医强身之路,奔向健康长寿的明天。想知道更多健康长寿的秘诀?就去“长命百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