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自己的心”札记

题目:《安顿好自己的心》

感受与体验:这是周先生的一篇散文。买这本书是因为在一本《不在书店》里看了几页就被吸引了。这篇文章的内容很真实,很有启发性。

1,这篇短文是作者突发的感想和飘忽的思绪,他写在一张纸上,然后他写在电脑的一个特殊文档上。积累到一定的量,把它们出版成集子。《好好安顿你的心》是他的第四部随想集。前三本相关的书是《人与永恒》、《风中纸屑》和《内心的平静》。

2.周说:“然而,更想不到的是,我这些平凡的作品,会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20多年来不断再版。其中《守望的距离》《我们各自的朝圣》已出版8版,《人的永恒》已出版10版。那些年的读者已经和我一起进入了壮年甚至老年,但年轻一代今天依然喜欢他们。对一个作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满意的了。当然,我知道不是我的作品有多好。我能找到的唯一原因是,我思考的生活问题,精神生活问题,其实都是每个人面临的问题。时代变了,这些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依然存在。更急。”?从这篇演讲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书试图表达的不是一个具体的理论或方法,而是一个更简单的生活和精神问题,对我们的读者来说更实际。

3.我经常说,很多人读了很多书,还是过不好生活。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安顿你的心》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每次遇到特殊情况都能给我很多感悟的书。很多问题,只有想解决,不再逃避,有积极的心态,才能更好的安定自己的心。

4.本书约40篇,包括“作者的话”和“前言”,共224页,内容广泛:关于价值观、人生、爱情、亲子关系、教育、阅读和写作等。写的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语言犀利、朴实。

5.以下节选自该书:

(1)人生最值得追求的是卓越和幸福,这两者都离不开智慧。所谓智慧,就是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这样才能懂得做人,才能成为人性意义上真正优秀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分清人生各种价值的轻重缓急,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价值观

(2)在茫茫人海中,你遇到的是这些人而不是其他人,这决定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命运。你的爱与恨,欢乐与悲伤,成功与挫折,这一切都是因为相遇。

但是,请记住,在遭遇中,你是被动的,你可以一直有态度。见面构成你的外在体验,你对见面的态度构成你的内在体验。

也请记住,除了真实的相遇,还有一种超越时空的相遇,那就是在阅读和思考中与伟大灵魂的相遇。这种相遇,使你能够摆脱尘世命运的束缚,活在更广阔更高远的世界里。-内心生活

(3)如何确定一个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我觉得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强烈的兴趣,甚至到了一定要做,不要钱的地步;二是有明确的意义感,确信自己的人生价值已经实现;第三,你可以靠它养活自己。-最合适的位置

(4)物质上的快乐毕竟是有限的,只有精神上的快乐才能是无限的。

可惜现在的人拼命追求有限的幸福,舍得放弃无限的幸福,结果普遍不幸福。

(5)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家庭教育是一个人终身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真正喜欢智力生活,乐在其中,停下来,对学习感兴趣,这才是智力教育最大的成功。在这方面,父母的榜样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我深信熏陶不是教导,是最有效最省力的教育,良好的品质是熏陶出来的。

所以,为人父母意味着生活对你提出了一个要求:你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现在的家长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框架内,如何尽量减少其弊端,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态度坚决,把孩子留在家里,自己教。我觉得这种方式弊大于利,让孩子失去了与同龄人交流和接受系统基础教育的机会。这两点对于他们的心智成长非常重要。但是,你不要让自己和孩子完全被这个体系牵着鼻子走。有限地顺应应试体制,同时最大限度地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带着镣铐跳最好的,可能是无奈之下的最佳选择。-儿童教育

(6)健全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靠的是尊重,而不是爱。原因很简单:你可以只爱几个人,但你必须尊重所有人。

爱你的敌人——太矫情了。尊重你的敌人——这是可以做到的。孔子很明白这个道理。他反对以德报怨,主张以直报怨。

做事有两种境界。第一,功利的境界,事情和相关利益是唯一目的,所以做事会充满焦虑和算计。另一个是道德领域。无论做什么,都更注重精神上的收获。做事只是修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正因为如此,做事才有从容的心态和宽广的氛围。-道德的根源

(7)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职业,而是精神品质。

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是有成长的能力,本质上永远包含着童心。一个人在精神上已经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生活的艰辛,而内心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有一颗童心。他是一个聪明的人。-精神天赋

(8)我们平时做什么,生活什么的知识是一部分。哲学要我们跳出这一部分,看世界和生活的大局,从而获得一个衡量我们做什么、活什么的广阔坐标,以大局指导局部,明确怎么做事、怎么活才有意义。

哲学是一门启迪人生的学科。在人的一生中,是否受到哲学的影响,是否开启了智慧,结果是很不一样的。哲学在生活中的作用看似看不见摸不着,其实是极其巨大的。一个聪明人的心是清澈的、快乐的、和平的;没有智者,他的头脑是混乱的,烦恼的,不安的。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杰出人物,无论是哪个领域的,都必然有自己广阔的思维和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从来没有一个人只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却成就了大事的例子。-哲学的运用

(9)读书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对话,从而“占有”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从而将外在的生命体验转化为内在的精神财富。

读书是个人的精神生活。一个真正有阅读习惯的人,一定会选择自己的精神食粮,不会跟着媒体走。

人文经典是一座殿堂,它就在我们身边,汇聚着各个时代的思想家。只要走进去,就能听出他们的好话,有意义的话。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植根于人类精神生活最深处的土壤,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在热爱不同时代的个体心中萌发出新的萌芽。

读经典,就是在今天做一个清醒的客人,也就是在今天的清醒的客人和历史中。

给现在的年轻人一个建议:多读书,少上网。你可以做网民,但首先要做读者。不学习,只上网,真的会成为“网虫”。是名副其实的“网虫”。整天挂在网上,看八卦,聊天,打游戏,精神营养极差,长成了“虫”。

我衡量一本书对我的价值,是看完之后是否忍不住想写点什么,哪怕我想写的东西表面上看起来与它无关。它给了我一种氛围,一种心境,让我觉得自己处在一个适宜的气候里,于是藏在心里的种子发芽破土。

对我来说,读书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自我发现,知道自己还有这么好的东西。——读书是一种精神生活。

(10)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方式。一个人认真倾听自己灵魂中的声音,并为之找到语言表达,这就是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是不专业的,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写作不是写着写着就有的,平时的积累才是最重要的。心灵总是处于一种热闹的状态,像溅起水花的小溪,所谓的好文章只是被抓住的波浪之一。-非专业写作

(11)一个人做一件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迫,差别很大。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被迫做事,情绪低落,心态消极,往往事倍功半。做普通的事情还是这样,尤其是学习。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百分之百是痛苦的。不幸的是,这就是今天大多数学生的情况。

我心目中的好学生有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学习本身获得巨大的快乐;第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安排自己的学习。-教育就是成长。

(12)有尊严的人一定要尊重别人。同样,不把别人当人看的人,暴露的是自己先不把自己当人看。——世间一切众生

(13)有一次我和一个五岁的孩子聊天,告诉他我会变魔术,可以把一个人变成一只苍蝇。他很好奇,问我能不能把他变成一只苍蝇。我答应了。他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变成苍蝇后能不能变回来了。我说没有,他决定不让我换。我也是。我想成为任何人,即使是一只苍蝇,但前提是我能再次成为我自己。所以,归根结底,我更喜欢做自己。

人既需要动,也需要静,在生命的活跃和心灵的宁静之间形成一种恰当的平衡。关于我自己

(14)我在岸边等待的时候,远处的帆影最美。当我漂浮在海上时,海港的灯光最美。

船把离岸的忧愁和上岸的痛苦藏在心里。

一个坚持一种习惯的人,比如节食、跑步、按时生活,几乎可以视为有信仰。-感觉和幻想

(15)我始终相信,人的身体是受心灵支配的,良好的心态是最好的保健。如何做到心态好,快乐的工作是健康的良药?当然,你不妨进行一些体育锻炼,但你应该放松。

行动:每天做一些让自己身心愉悦的小事,多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有时间就写一些对现在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开始用笔记本记录每天的重要事件。多做一些能帮助某些群体的事情,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同时也修正了自己的内心。每天散散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喜欢到没钱也能做好。要安顿好自己的心,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调整自己。在不断调试的过程中,你可以逐渐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

2018 03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