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性质的评论
社会化是长期自然选择中进化的本能;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性(其背后的进化驱动力是人们信息共享带来的信息获取和合作的好处使人类群体更具竞争力),促使人们建立联系,相互理解,甚至相互合作;
这种性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体表现为各种组织和团体的形成:
1,由血缘关系建立的自然人类组织:家族。
2.相互合作生存建立起来的社区组织:部落/城市、公司、国家。
在各种组织场景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链也是不同的。
1.强大的人际关系:亲戚和朋友。
2.弱关系:同事、邻居、同学等。
这里有一些概念来理解连接过程。
1,社会联系:人的社会性催生了人们对社会联系、信息共享、合作的需求。
2.场景:人们建立联系的环境。
3.关系链: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人有建立社会联系的需求。人们在不同的社交场景(真实的或虚拟的)中不断地与他人建立联系。随着社会行为的不断发生,关系链的强度增加。并且在加强关系链的过程中,对场景的需求会降低;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变得触手可及;这时,群体的形成就变得非常容易;人的社会性在互联网领域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社交和社群;其实这两种形式对应的是社会联系过程中的不同状态。
以知乎、豆瓣为代表的社区:为人们提供连接的场景。知乎以问答场景促进用户之间的连接,形成精英群体;豆瓣通过切入图书、电影、文艺青年同城,形成文艺青年群体;Aauto更快的用乡村娱乐视频场景形成草根群体等等。所谓场景,其实就是所谓的社区调性和内容,给用户提供了一个建立连接的机会。所以社区产品最重要的是内容和调性。甚至在很大意义上,这种调性会体现在群体宗旨、群体目标、价值观等层面,比如意识形态上的族群、国家;同时,由于人类价值认知和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并不是一个社群,而是很多大大小小的社群纵横交错,相应的产品不会在国家层面应用,小众产品是大概率事件;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工具:为强关系提供交流工具;这个产品的属性是工具化的:为已经形成的强关系提供一个沟通工具,更注重体验和效率。一旦形成一个量级,肯定会成为唯一的国民应用(你一群朋友中有一半以上的朋友在用,其他人会被强制使用)。而且它非常高的转化成本非常有竞争力;这类工具产品的核心是体验和效率,交互方式(AR)的改变很可能带来冲击;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强关系还是弱关系,总有一小部分头部活跃的人承担了大部分的连接和信息输出;比如知乎、微博里的大V,朋友圈里的活跃分子,永远处于关系链的核心。
有两种社会观点:
1,互动模式的改变,全新的互动平台会让人去了又去;
2.从群体的碎片化开始,虽然群体之间必然会相互重叠;而与其他圈子重合度较小的圈子就不容易同化(尤其是排外圈子),比如大家都会经历的学生群体、同性恋群体;但第二点是机会相对较少,天花板较低(毕竟规模是社交的价值要素),所以主要是第一点。
社区更加乐观:
社群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社群的很多机会,这些机会是随着文化变迁和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比如二次元);但其核心是能否给用户一个建立联系的场景,能否更好更频繁的促成连接;前者需要对某个群体有极好的了解和认知,比如同性恋的价值,学习者群体,社会底层群体,精英群体等等。后者是多种玩法,比如最近很火的短视频,知乎里面的idea功能(类似信息流);都是连接频率,给用户留下的理由;
最后,真的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认知丰富的人,以便了解这个世界上各个层面的群体;不断发现和欣赏有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