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中有哪些关于蒙骜的记载?

蒙骜(shēn)621至713出生于汝州任梁(今河南汝州市)。唐朝大臣,著名学者,医学家,食疗学家。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孙子。

沈一生特别重视各种饮食药物的禁忌,主张和中求效。晚年,为了治好李旦的旧病,给开了一种中药,取名“虞梦汤”,寓意“孟,余氏”,由孟后人传承至今,已入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孟玉堂的招牌验方“三宝”、“返老还童五方”成为中医经典,至今仍在造福百姓。

据史书记载,孟昶是汉王朝从山东迁到河南的一支的第31个孙子。孟鄂是孟子众多后代中杰出的医学家。

孟娥从小读了很多诗书,年轻时是个秀才。后来,他被调到长安。后来武则天的药赏无意间曝光,武则天知道后恼羞成怒,被贬为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司马。

公元701年,孟焕被释放到通州(今陕西省大荔县)任刺史。据史书记载,孟轲为官,清正廉明,喜欢深入实地考察。几年下来,他把通州治理得有条不紊,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孟通州。

公元705年,84岁的陈梦请求退休,回到家乡。皇帝批准了谁的请求?孟伟回到汝州老家,在芦台山养老。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后,想起自己的老师,给蒙骜送了一封信回京,希望得到重用。孟娥以年龄大为由拒绝回复。考虑到他的年龄,李丹同意了老师的要求。第二年,李旦颁布法令,给蒙骜一百匹绸缎,还命令有关部门每年春秋两季向蒙骜提供特制的羊肉粥。

晚年,陈梦不爱官场,潜心学医、做学问,舍医为民治病,受到村里的称赞,名声远播。

蒙骜广泛收集民间验方,遍访名医良土,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要成为名医,需要更高层次的名医指导。公元674年,孟茂认识了他的老师,当时传说中的名医孙思邈。孙思邈是药王,药神。孟娥见到孙思邈后,对这位医生的学识和医德印象深刻。据《唐新旧书》记载,孟娥为孙思邈“尽心举行师礼”。

孟娥孜孜不倦地向孙思邈学习各种方剂和医术,尤其是食疗养生知识。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在晚年,孟鄂终于完成了滋补方药,后来由张鼎补充,并改名为食疗本草。

孟焕晚年退隐,住在芦台山中。他经常收集草药,仔细加工,并吃药来保持健康。据说这位老人虽然老了,但他像年轻人一样强壮。有人问如何保养身体。他说:“你要保养好身体,就要守好你的良言,守好你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