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唯一伟大的&;quot生态工程quot——说都江堰。
中国只有都江堰这个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著名水利工程得以长期存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向世界展示了其不可思议的水利理念。2000年,中国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A级旅游景点。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部,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它建于秦朝赵浩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它是舒勤县令李冰父子在发掘前人龟灵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成都平原成了千里水旱的“天府之国”。截至目前,灌区已达30多个县市,面积近千万亩。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唯一保存下来并仍在使用的,其特点是无坝引水,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
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非常严重的地方。李白《蜀道难》中的“直到两个统治者在这个地区的迷雾时代中挤身而过”和“人或成鱼鳖”的悲叹和悲惨境遇,正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情况是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支流。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南下。对整个成都平原来说是一条地道的挂在地上的河,挂得很惨。成都平原整体地势从岷江到雷宇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离成都50公里,但是落差273米..在古代,每当岷江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旦干旱,就是千里之外,绝无收成。岷江洪水长期危害西川,吞噬良田,侵害民生,成为古蜀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战国时期,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早日统一。商鞅变法后,秦国越来越繁荣。他们充分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的特殊战略地位。秦丞相司马错说“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战国末期,秦的赵浩棋任命通晓天文地理、深居简出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台后,下定决心根除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秦昭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76年),秦昭王经过慎重考虑,任命李冰为蜀郡太守。到后第三年(公元前274年),李冰开始修建都江堰。李冰经过对河流上游或下游的多次认真考察,决定用鱼嘴引水堤、宝瓶口、飞沙堰建设都江堰的首部枢纽。三大工程自始至终呼应,三位一体,自然道法,天人合一,使堤防、引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保证防洪、灌溉、水运、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密如蛛网的沟渠,是蜀国农业生生不息的经络和脉络。
都江堰的突出之处还在于,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却没有修建大坝。李冰没有刻意去征服和改造自然,而是遵循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利用山势、地形、水势,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实现了自动导流、自动排沙、自流灌溉的效果,达到了人、地、水的高度协调统一。
公元前256年,李冰带领民工历时十八年,完成了这项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岷江这条“恶龙”终于被制服。李冰和当时的水利工作者是非常明智的。两千多年前,他们就知道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使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都江堰依然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它书写了世界水利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的总体规划是将岷江分成两股,一股引入成都平原,既能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溉农田,化害为利。主要工程包括鱼嘴引水堤、沙飞堰溢洪道和宝江口进水口。
01瓶口施工工艺
首先,李冰父子邀请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实地勘察了地形和水情,决定凿通雷宇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火药,李冰用火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雷宇山凿出一条宽20米、高40米、长80米的山口。因其形状与瓶口相似,故名“宝瓶口”,从雷宇山分出的石堆叫“留堆”。
之所以要修瓶口,是因为只有把雷宇山打开,让岷江的水顺利地向东流,才能减少西边的河水流量,让西边的河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缓解东边的干旱,让汹涌的河水流入干旱的地区,灌溉那里的良田。这是防洪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02分水鱼嘴施工工艺
宝口引水工程建成后,虽然起到了引水灌溉的作用,但由于长江以东地势较高,河水很难流入宝口。为了使闽江顺利向东流并保持一定的流量,充分发挥宝口的分洪灌溉功能,李冰决定在闽江上修建一座引水堰,将河水分成两股:一股顺流而下,另一股强行流入宝口。因引水堰前端形似鱼头,故称“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河道分为两部分:西侧叫外江,在雨中顺着闽江流下;东边叫内江,流入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河宽而浅,以至于枯水期水位较低,60%的河水流入河床较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洪水来的时候,因为水位高,河水大部分从河面宽阔的外河排出。这种自动分配河道内外水量的设计被称为“四六分水”。
03飞沙堰施工工艺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口的水量,发挥分洪减灾的作用,防止灌区的水出现波动和不稳定,李冰还在宝口附近的鱼嘴引水大堤尾部修建了平槽和“飞沙堰”溢洪道进行分洪,确保内江不发生灾害。溢洪道前有弯道,河水形成环流。当河水超过堰顶时,洪水夹带的泥石就会流入外河。
飞沙堰是用竹笼里的鹅卵石筑成的,堰顶处于合适的高度,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内江水位过高时,洪水会漫过飞沙堰,通过平水槽流入外河,这样进入瓶口的水量就不会太大,内江灌区免受洪水侵袭;与此同时,越过沙飞堰流入外江的水产生了一个游泳漩涡。由于离心作用,泥浆甚至巨石会被抛过沙飞堰,可以有效减少瓶口周围的泥沙沉积。
为了观察和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雕刻了三个石堆的人像,放入水中确定水位。石马也凿好,放在河中央,作为每年水量最少时冲刷沙滩的标准。
都江堰建成后,原本水旱无常的巴蜀大地经历了“良田水旱随人,无荒不荒”的大丰收。据《河曲史记》“蜀守冰凿离钹,防沫水之害;穿过成都的第二条河。这条运河可以用来划船,多余的用来灌溉和浸泡,有利于民。至于发生了什么,往往是用来灌溉田地的水渠,以万亿计,但还不够。”经济空前繁荣,人民丰衣足食,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
正是因为蜀郡丰富的战略后方,秦国才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诸侯国。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建、吴萌“率巴蜀数十万人,以万船六百万吨迎客,浮江伐楚,以商陆为黔中郡”,两年后统一全国。作为统一战争的后盾,蜀县真正的幕后功臣是都江堰。
随后几年,得益于都江堰对四川的灌溉,富饶的天府之国不仅养育了众多巴蜀子弟,还多次救助全国饥荒,仅汉朝就有三次。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川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都江堰是大后方的大后方。1943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冯玉祥将军陪同下参观都江堰时,激动地说:“都江堰是中国的骄傲,它为我们战胜法西斯起到了支撑作用。”
抗战胜利后,《新民日报》曾发表社论《不要忘记四川》。文章写道:“四川对抗战的贡献是特殊的。抗战时期,四川不仅成为中央政府,容纳了全国所有的行政机关,扶持不想当奴隶的官民。就支援抗战而言,四川负担最重,出钱出力,始终主张第一。如果没有四川,我们无法想象抗战为什么能持续这么久……”
都江堰灌溉和水分不仅仅体现在水利上。都江堰作为天府之国,不仅创造了天府之国,也孕育了巴蜀文明,不断丰富着天府文化。正如余所说,“都江堰是了解中华文明的钥匙。”都江堰不仅是成都城市发展的摇篮,是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原动力。没有都江堰,巴蜀文明和长江文明不可能有今天的辉煌,中华文明也会因为缺少长江文明的重要支撑而黯然失色。
都江堰灌溉了道教,是道教产生的物质温床。除了地理和思想因素外,都江堰创造的天府之国的富饶为信众支付“五斗米”提供了物质保障。都江堰的建立直接影响了道教的产生。道教对中国的深刻影响,其实是都江堰对中国一千多年来政治、哲学、科技、文化、民俗的灌溉。
都江堰灌溉科技,是引领河道工程技术的灵魂。自汉代以来,都江堰独特的治水理念和工程技术,如“深淘滩、低堰”、“遇湾偷工减料、逢对就抽心”、“筑卵石”、“羊圈”等,被广泛应用于黄河、淮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防洪抢险,都江堰以其独特的技术灌溉着中华大地。
都江堰灌溉了文化,造就了享誉全国的文化精英。都江堰灌区在都江堰的滋养和棉被下,每一个时代都会孕育出一批震惊世界、影响时代的文化精英,如汉代的司马相如、杨雄,晋代的昌渠,唐代的陈子昂、李白,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明代的杨胜安,清代的李调元,近代的谢无量、张大千、郭沫若、巴金、李任杰。这些喝着都江堰水长大的文化巨人,都用自己的优秀作品和伟大人格影响了中国。
除了都江堰,李冰还主持了岷江流域其他水利工程的建设。他在岷江干流上修建了一条人工河道——马洋河。为了理顺航道,改善航道,李冰还在南安(今乐山)、博道(今宜宾)开辟了袁磊、盐灌、蓝冰等石滩,还修建了文泾河(今崇州市西河)、穆白河(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婷河)、绵水(今绵水)。
李冰任蜀守期间,“知水脉,通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故蜀满养生”。李冰创造了用卤水打井煮盐的方法,结束了巴蜀制盐的原始局面,这也是中国史籍中最早的打井煮盐的记载。李冰还在成都修了七座桥,分别是崇智桥、石城桥、江桥、万里桥、伊犁桥、长生桥、永平桥。
约公元前235年,李冰在四川什邡洛水镇兴修水利时,因劳累过度而死,葬于洛水附近的张山上。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一直视李冰为“川主”。为纪念他而建的“四川主庙”遍布四川各地,尤其是都江堰河畔的二王庙最为著名,最为神圣,表现了蜀人对李冰的爱戴和敬仰。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在中国水利史上,而且在世界水利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其悠久的历史举世闻名,其完整的设计令人惊叹!中国古代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韶皮、漳水渠和郑国渠颇有名气,但都相继被废弃。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经久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交通等多种功能。
1955年,郭沫若到冠县时题词:“李冰掘离堆,掘盐井,不仅造福蜀人,实为两千年前中国杰出的工程技术专家。”李冰致力于廉政建设、尊重自然、率先垂范的科学精神,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中国智慧的体现,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