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子一样吗?你怎么想呢?
千百年来,两派的理论说是互相竞争,也有人说是互相成就。至今都成为了人们无法超越的经典。那么孔子和老子的思想是对立的吗?他们背后的学校是通过不同的路线达到同一个目标,还是背道而驰?颜小二觉得是前者。
在颜小二心目中,儒家和道家虽然看似“对立”,但两大学派理论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因为两个学派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件事,以至于两个学派看似对立,实则互补甚至相同。
接下来我就从儒道的“出发点”入手,通过儒家“仁者爱人”和道家“天地不仁”这两个看似对立的观点来论证儒道是统一还是对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1,儒家学派理论思想的“起点”:人类的社会秩序,儒家的中庸之道,孟子的崇高精神,以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有为的君子精神,受到古今中外无数人的追捧。在这里,儒家思想的服务对象可以是生活在这个社会大群体中的民众,也可以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而对民众进行管理的人,但在颜。
儒家的孔孟留下了许多代代相传的经典理论,包括教人如何温良恭俭让,教人如何修身养性,成为君子,教当权者如何变得贤能。其实这些举动的背后,都是在为古代社会秩序的稳定打基础。
总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出发点不是为了某一类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其服务对象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秩序”
2.道家思想的“出发点”:人的内在秩序,但道家的气质与儒家有些不同。道教有“隐身”和“隐蔽”的气质,但他们似乎“上朝说话”而不上朝说话,这是道教的高明之处,也是道教最容易被误解的地方。
道家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很多朋友把老子关于“无为”和“自然”的观点的简单性等同于数量关系中的“零”,其实不然。
道家把“无为”比作“鲁莽”,“自然”比作“过度”。
道家的“无为”不是躲在山里,而是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而不是出于一己私欲。这个内涵和孔子周游世界时“知其然不可为”的精神内核是一样的。道家的“无为”是“功利行为”的对立面
所谓“自然”,其实对应的是“过剩”。儒家的孔子讲“无所不能”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老子也讲“反道之动”,其实就是一个“度”。也就是说,从道家的角度来说,消极隐居是一种“过度”,过于功利也是一种“过度”。前者会让人枯萎,后者会让人成为欲望的奴隶,这不是道家老子所提倡的。
所以不难看出,道家老子的服务对象不如儒家孔子的服务对象客观、接地气。道家的老子会更抽象,更本质。它的很多观点都是从“心”和我们对世界层面的认知开始的,它针对的是我们内心的秩序。
当我们真正理解了“道自然”的“无为之奥秘”时,如果我们身处一个充满诱惑的名利场呢?心不动,就坐着不动,井然有序。
3.有了上面的铺垫,我们理解儒家的仁和道家的不仁这两个看似对立却又统一的概念就容易多了。
儒家说“仁”从孔子开始就成为一个非常经典的概念。“仁”有着丰富的内涵,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进行具体的讨论。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孔子曾经回答过“仁爱他人”,这就告诉我们,仁在人体内的一种表现就是“爱他人”。如何去爱?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关心他人。
因为你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你能对别人的经历产生“* * *好感”,你才能理解别人的悲喜;因为我们明白了自己趋利避害的本性,所以我们也可以推动自己和别人去理解别人面对一件事情时的心态。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更加慷慨、豁达、善良、谦逊、宽容、友善。
其实说的更透彻一点,孔子说仁者爱人,这就克服了“私”字。因为可以“无私”,可以推动别人去理解别人。
道家也提出过“无心”,其实比儒家的“仁”更根本或者更严格。
在道家看来,一个与“仁”融为一体的现实存在,是没有“无情”与“仁”的概念之分的,所以才有了道家“天地无情,以万物为草狗”的观念,即天地对草织的狗没有“偏爱”以供祭祀,不会因为是祭祀就让它少受点雨或多受点阳光。
也就是说,在道家思想中,“仁”几乎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需要刻意约束自己与“仁”对立的气质或秉性,因为这些“气质”根本不存在。道家的“仁”其实是儒家“仁者爱人”的高级版本,道家的“仁”其实是儒家“仁”的理想状态。
4.儒道并不对立,但理论的本质是都是殊途同归。也就是说,在颜小二看来,儒道似乎都是正、无为、仁、不善的。其实两个学派的区别更多的是:一个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秩序”,一个是服务于“人类内在秩序”,追根溯源。
同时,不仅儒道两家如此,百家争鸣也是如此,在我国历史上也曾名噪一时。只要留心就会发现,这些学说虽然百花齐放,但都是为了“稳定人类社会秩序”、“让人民生活更美好”而展开的,只是不同学说的角度和层次不同,以至于各有特色,比如墨家、法家。当然,以上也是颜小二的一些想法,可以作为参考,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注:本文为闫小二哲学著述原创独家发布,如有处理、抄袭等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责任。文中图片来自网络,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它们被入侵并删除(两周内)。请喜欢这个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