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健康强壮的穴位是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前上部,胫腓骨之间。坐在椅子上,双膝弯曲,双脚平放,自然平放在地上,双手环膝,食指放在膝盖以下胫骨前缘,四指交缠,指尖接触穴位。此穴是全身强健的重要穴位,也是自古以来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引起了古今养生保健专家和医学家的重视。“如果你想要健康,李三经常不这样做”是对足三里的赞美。古人说:李三灸能治病延年,所以李三灸在古代被称为长寿灸。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结合点,具有调理脾胃、调理气血、调理消化、补益虚弱的作用。艾灸“足三里”能补益中焦,宣通气机,引导气机下行,调节消化系统使其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量,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抗过敏功能,对全身各系统作用强烈,无愧于“养生保健第一要诀”的美誉。
此外,头痛、失眠、贫血、神经衰弱、乳房胀痛、胀气、半身不遂等慢性病,如眼疾、视力下降、鼻病、耳病、过敏性疾病等,都可以艾灸足三里。
第二,关元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这个点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力所在。是保健强身的重要穴位,具有保护元气的作用,是人体生化的源泉。关元是男人藏精,女人藏血的地方,是生殖和生命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强身健体对保健很重要。长期刺激能使人充满活力,延年益寿。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清热利湿、调理冲任、理气散寒的作用。主治各种体虚及各种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三,气海
气海穴又称下气海,位于下腹部,前正线上,脐中下65,438+0.5寸,男女精气汇聚之处,是保健强身、补肾益气的重要穴位。该穴位具有补肾固精、壮阳益气、补虚固本、调理冲任、通经化瘀、行气化浊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男科疾病、妇科疾病、腰痛、厌食、夜尿多、小儿发育不良等症。
另外,气海、关元、足三里三个穴位如果一起使用,强化的作用更好,不仅对全身有整体的调节作用,还能改善机能减退。
第四,合谷
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位于手背口部,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此穴具有醒脑开窍、祛风清热、祛风解表、宣肺开窍、宁心安神、平肝熄风、通经活络的作用,自古以来就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首选。实践证明,合谷穴不仅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预防中风和阿尔茨海默病。此外,合谷穴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是头颈外科针刺麻醉的主要穴位。
动词 (verb的缩写)内关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方2寸处,取穴于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肌腱之间。此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是心包经的一个络穴,与八脉交点之一的阴卫脉相交。因为此穴能明显调节心血管功能,可防治心血管系统的各种疾病。此穴常被选作冠心病临床治疗的主穴,故内关又被称为“冠心病的救星”、“心脏之宝”。
内关穴的作用是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和胃止痛,减少不良反应,止呕。刺激内关可以激活心包经的气血,使心包经的气血充盈,从而调养心脏,改善其功能。尤其对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失眠等症,可防治各种心脏病,增强心肺功能。
第六,大椎
大椎穴位于督脉之上,第7颈椎与1胸椎棘突之间,是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点。它是阳气升于头的枢纽,具有疏风散寒、调理督脉、熄风止痉的作用,对头颈部的功能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是治疗颈椎病和头颈部疾病的首选药物。适应症:头痛,哮喘,肩背痛,中暑,呕吐,风疹和疲劳。
七、神树
肾俞穴位于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侧开1.5寸,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肾的背俞穴。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肾俞穴可滋阴填精,壮阳益气,补肾填精,利水消肿,助耳通窍。经常刺激肾俞穴,对防治肾炎、阳痿、遗精、月经不调、腰痛有很好的效果。
八、三阴交
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处,在内踝尖上方三寸,胫骨后缘。一个穴位有调节三条经络的作用。具有健脾和胃、滋补肝肾、行气活血、滋阴生津、通经活络的功效。此穴对增强腹部器官特别是男女生殖系统的健康有重要作用。此外,三阴交还可防治高血压、功能减退、急慢性肠炎、月经不调、遗尿、失眠等疾病。
九、涌泉
涌泉穴位于足屈曲卷时足心前三分之一凹陷处。它是肾经的重要穴位,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面部疾病。具有宁心开窍、清热复元火的作用,也是常用的保健穴位之一。涌泉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可防治高血压、中风、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腰痛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