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总(要)穴的临床与研究
蔡教授的《通经二十腧穴》是根据针灸界流传的四大通经之歌:"三里在腹,三里从腰背求,一目寻虚,三里从面口收",并在此基础上扩展为"三里在消化养生,三里从腰背疼痛"等二十个常用穴位。
1头搜柱虚(肺经)
列确穴是太阴手肺经的络穴,肺经从此处起于大肠经,大肠经是八脉交汇点之一,通向任脉。桡骨茎突上方缝线上,腕部1.5寸,取自掌侧。主要治疗表现在两个方面:上半部是指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和头痛、头晕、落枕等头部疾病,下半部是指治疗尿潴留(膀胱过任何脉)、提锅揭盖、治疗日光性坐骨神经痛。根据手的太阴肺经从胸走到手,按指尖方向点穴,用于治疗肺部疾病。
双面嘴和谷物收获机(大肠)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起于手。合谷穴对经络循行的头面部、五官等一系列疾病和证候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由于实热之证多见于手阳明经症状,合谷亦善治面口病伴泻。王启才教授将合谷穴的用穴特点总结为“清热解表,醒脑开窍”,并特别强调,针灸要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必须使其气到达病变部位,可采用正确的握手循经、按、刮、弹、通、射、温灸或热敷等方法加速,促进针感通过节假日,提升头面部。其中,循经温灸可以加速气的到达。关于合谷穴的位置,有人提出它不仅仅是一个点,可能有一定的范围(该点有固定的位置,其位置发生了变化),即从第二掌骨屈曲的中点到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的交界处,这对挖掘合谷穴的温煦本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腹部三里(胃经)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总汇,即“土中之土”,可治疗经络、五脏六腑、表里之脾、上焦、大肠及相关肝胆等一系列病证。“脘腹”涵盖整个消化系统,包括肝、胆、脾、胰,即足三里穴可优先治疗所有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穴位可适当组合,既能补虚泻实,又能温清寒,疗效和速度不亚于药物。除了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明显功效外,古人发现它还具有强身健体的保健功能,独具特色。有学者总结了古代文献对足三里穴的描述以及足三里穴的现代机制研究进展,指出足三里穴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均有作用。也证实了肺脾为后天之本的临床价值,为足三里防治疾病奠定了理论基础。类似于手阳明大肠经中的合谷穴,对于中上焦实热证,针刺足三里时,针点与经络方向一致,朝向足,为迎泻法(以迎补泻)。
4妇科阴三搜索(脾经)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方3寸处,胫骨后缘靠近骨缘凹陷处。它属于足太阴脾经,是足太阴、厥阴、少阴阴三经的交汇点,意味着足三阴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汇。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对妇科疾病非常有效,如月经不调、妇科白带过多、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既能健脾补肾,又能滋阴壮阳。除妇科外,对泌尿系统的淋证和男科的阳痿早泄也有突出的治疗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阴三经穴的主要功能是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临床应用中,合谷穴也是孕妇的禁忌穴。
5神门助眠(心经)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和原穴,神门是指心经内经的气血物质交于心经外经,是心经的动力之源。取穴在腕部,掌心向上,取腕横纹尺侧端和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神门穴有强心益气、安神降火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悸、胸痹、头晕、癫痫等血心、心神疾病。血心引起的心悸、胸痹常与内关穴、心俞穴配伍,心神异常引起的失眠、头晕、癫痫常与内关穴、三阴交穴配伍。有人研究认为,针刺神门穴是治疗失眠的“一级主穴”,相当于激活大脑中的一系列神经中枢来调节睡眠,促进大脑中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释放。临床治疗心悸、失眠等疾病仍需按照“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进行,针刺手法也根据虚实的不同而变化。
6.肩颈后流在上(小肠)
后溪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位于第五掌骨关节尺侧后方的掌骨远端横纹头红白肉处。后溪穴不仅是手太阳小肠经的发穴,也是八脉的交会点,专治重痛。由于其经络走向是从手到头,治疗多见于头颈肩疾病。因为督脉贯穿大脑,还可以治疗精神疾病和急性腰扭伤。有人把自己的穴位总结为活络止痛、安神醒脑、祛风清热、息风止痉。后溪穴治疗痛证的主要机理是经络通而主治达;多用穿刺,一针多点;经脉流转,脉气相通;表里络脉属,调神止痛;针灸可以很快缓解疼痛。虽然急性疼痛是主要方法,但临床上也不乏艾灸治疗慢性疾病。
7.寻找背部(膀胱)的中心
卫中穴位于腘窝中部,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和下合穴。足太阳经从始到足的过程中,除了与督脉相通外,还有两个分支沿腰背部走行,从肾俞进入腰部,而卫中穴位于背部两个分支的汇合处,可以大范围疏通腰背部之气。因此,委中穴在治疗腰痛方面明显优于经络的其他穴位。和足三里一样,具有双重功能,既能泻实,又能补虚。王启才教授认为,虚实夹杂型腰痛的治疗效果,关键在于取穴和针灸的方法和技术。虚证腰痛宜补气海、关元、命门、肾俞,以补益精气,毫针轻刺,或热疗、艾灸;经验腰痛者,宜选外阳关、腰痛点、任重、后溪等处,疏通督脉,活血行气,毫针反复刺泻,或点刺放血。卫中穴的临床主要以腰痛为主,但也用于膝关节炎和中风。
8按膈喉(肾经)
赵海穴属于足少阴肾经,为八脉交汇点,通奇经,为阴中阳穴,具有肾气汇聚如海的特点。穴位位于脚的内侧,在内踝尖下方的凹陷处。它们的穴位用于补肾清热和调节三焦。主要用于治疗胸膈胀满、咽干、月经不调、失眠多梦。艾灸和针刺是赵海穴的主要用途,常用的针刺深度为三点。赵海穴配合神脉穴(足太阳膀胱经,引阳桥脉及外侧踝尖以下凹陷)具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失眠。
9 .内关心胸胃(心包)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点,与手少阳的三焦经相连,也是八脉的交汇点之一,与印伟脉相连,所以可以说一穴贯穿三经。具有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胸痛、胃痛、昏迷等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堪称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首选穴位。内关穴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止呕、催吐;对心动过缓和心动过速有疗效。
10肋支沟(三焦)
支沟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此经五穴的经穴,位于前臂背腕上方3寸,外关穴上方1寸。具有降逆通腑、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胁痛、带状疱疹、慢性便秘。与阳陵泉配伍,对各种胁痛见效快,是“上下经脉同名配法”的典型代表。有人认为枳钩穴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理气,可用于气机失调引起的疾病。
11筋病阳陵泉(胆经)
阳陵泉穴属于足少阳的胆经,胆经的关节点和下关节点,八会穴的“筋”会。取穴位于小腿外侧,膝关节外腓骨头下方凹陷处,取穴时下肢微屈。具有舒经活络、疏肝利胆的作用,是肝胆疾病和多种肌肉疾病的第一穴位,也是仅次于足三里的下肢常用穴位之一。王启才教授认为,经络学说的“筋”包括肌腱和韧带、肌肉和骨骼关节,甚至内脏平滑肌(类似痉挛)和神经系统。比如中医说男女生殖器是“前阴,筋脉聚于此。”因此,各种内脏痉挛(咳嗽、呃逆、疝气、石痛、胁痛、腹痛)或腓肠肌痉挛、四肢关节痛或肌肉萎缩引起的不宁综合征,都属于“筋”病,是阳陵泉的主要主治。
12肝病太冲(肝经)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第一要穴,表示肝经的湿气向上冲。它是经络的起止点和输入点,穴位位于足背,在第一跖骨和第二跖骨交界处前的凹陷处。疏肝利胆是太冲穴的第一劲。此外,它还具有通经活络、醒脑开窍、宁心安神、清热利湿的作用。寒可补灸,热可强针泻。有人将腧穴的诊断方法与传统的四诊方法进行对比,发现太冲穴对肝的虚实有诊断价值,太冲穴的逆推法可用于中医肝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