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对陈立夫的评价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中国国民党的政治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政。历任蒋介石机要秘书、国民党秘书长、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要职。尤其是作为留美背景的教育部长,在战争时期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陈立夫创办了这所中学。国民政府迁到台湾后,又迁到美国,研究中华文化,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1969年,陈立夫回台湾定居。晚年,他竭力推动两岸交流。他提出的中国文化大一统理论,使他在两岸关系中占有相当特殊的地位。他的主张得到两岸积极响应,当选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2001于2月8日在台湾省台中市逝世,享年101。

历史评价:抗战时期,陈立夫时任教育部长,建立了贷款制度,帮助那些没有经济来源的战区学生。后来,李政道、杨振宁等著名学者在西南联大顺利完成学业,都得益于贷款制度。这一体系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级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陈立夫对这次经历非常自豪。他这样评价自己的功过:“我为党和国家奉献了几十年,参加了党政工作,成败得失,需要公道。只是在战时,虽然我不一定能实现理想,但我已经为国家尽了力。我总觉得百年庶人的教育文化工作是最有意义最积极的工作,兴办教育文化事业是最有回报的‘长途’投资。”

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他100年的漫长生涯中,恰好分为两个50年,以50年代为界,作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替罪羊。前50年,他是政治人物;最近50年,他致力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再次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然而,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华文化复兴的热切感情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有评论说:“陈立夫的众多著述,留给人类最有价值的,可能是他对西方文明消极方面的严厉批判。他在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美国生活了20年。他对金元帝国了如指掌,他认为所谓的美国模式永远不可能成为世界的模式。他担心资本和商人统治世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资本和商人永远不会考虑我们小小地球的承载能力。无限的发展和为发展而发展,会把人类引向灾难的深渊。陈立夫呼吁人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生存智慧,回归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仅体现在陈立夫的学术思想中,也体现在他对生命和养生的态度中,都闪烁着崇尚自然、顺应天命的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