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医学理论:阴阳理论在中医中的应用
(一)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根据部位和功能特点可分为阴阳。就人体部位而言,上为阳,下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体表为阳,体表为阴。根据脏腑功能特点,心、肝、脾、肺、肾为阴;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为阳:五脏之中,有阴有阳,即心、肺在上(胸)为阳;肝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脾最阴。如果具体到每个脏腑,可以分为阴阳,比如心有阴阳;肾有肾阴,肾阳。简而言之,人体的上下、内外、内外、前后、五脏六腑之间,都包含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所以《苏文宝明全息论》说:“生命是有形的,离不开阴阳。”
(2)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是维持阴阳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的结果,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功能属阳,物质属阴,即精、气、血、津液等组织结构和物质属阴,而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精、气、血、津液属阳。材料是功能的基础,功能是材料的反映。两者不仅相互对立,而且相互依存。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各种营养物质(阴)的代谢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正常情况下,这种阴阳的动态平衡保证了脏腑功能的健全和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阴和不能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失去平衡,甚至分离,人体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所以说:“阴平阳为密,灵为治;阴阳相分,精绝”(《苏文·怒天》)。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类所有疾病的发生,都可以用阴阳失调来概括。所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依赖于正气和邪气。义分阴阳,包括阴精和杨琪;邪气(致病因素)也可分为阴阳。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就是邪与正斗争的过程。不管它的病变有多复杂,无非是阴阳的优劣。如果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必然导致另一方的相对不足,即“阳胜阴病”、“阴胜阳病”、“阳胜热”、“阴胜寒”。反之,阴或阳的任何一方不足,必然导致对方的病,即“阳虚寒”、“阴虚热”另外,由于阴阳互用,当阳虚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阳虚不能生化阴液,同时发生阴虚,称为“阳失阴”;当阴虚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阴虚不能转化为阳,同时出现阳虚现象,称为“阴损阳”。阳损阴或阴损杨灿最终导致“阴阳两虚”。在一定条件下,阴失调引起的病理现象可以反方向转化,即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所谓“大寒即热,大热即寒”,“重阴即阳,重阳节即阴”(苏文,阴阳应相象)。
(4)用于疾病的诊断。
任何疾病,虽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理变化复杂,基本机制是阴阳失调。阴阳是用来概括疾病各种证候的病理位置、性质和基本属性,作为辨证的纲领。所以《苏文·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病者,望色脉象,先别阴阳。”
临床常用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阴阳是八纲指导表里寒热虚实的总纲领,即表证、热证、实属阳;内证、寒证、虚证都属于阴。正确的诊断,首先必须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化繁为简。
(五)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本机制是阴阳失调。调节阴阳是中医治疗和护理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理论用于疾病预防和保健的主要内容。调理阴阳就是要损其盈,补其不足,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针对阴阳盛衰的情况,采用“泻实”和“补虚”的方法,达到“阴阳相秘”,使阴和杨灿和谐平衡。
阴阳理论也可以用来概括中药的属性。药物的属性,包括四气、五味、升降,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药物分寒、热、温、凉,寒药属阴,温药属阳;药物辛、甜、酸、苦、咸,辛、甜属阳,酸、苦、咸属阴。药物有升、降、浮、沉四种作用趋势。升浮属阳,沉沉属阴。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根据疾病的起伏,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调整阴阳,恢复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阴阳学说也可以用来指导疾病的预防。善于调节阴阳,是防病取命的关键。维护正气的规律要求人体阴阳的变化要与天地阴阳的变化相协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阴阳的变化。如果你善于维护阴精和杨琪,邪灵就不会入侵。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为”、“邪气合则必虚”。人是以义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