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电影《分手大师》怎么样?

《分手大师》看电影的快感和《私人订制》差不多。邓超热衷于挤眉弄眼,扯嗓子,跳舞,泼妇,一个东西方的喜剧演员加上一堆神经病在身上;除此之外,他还卯足了劲,变着花样,在各种身份、职业、肤色、性别、长相、年龄之间狂跳。不排除邓超自恋企图太强,向外行炫耀演技。当然,这种表演类作业的角色跨度是骗不了稍微有经验的粉丝的,不然他演个演员,骗子,多演几部戏就最容易拿最佳男主角了。但除此之外,真的很有娱乐性。脑海里不断闪过那些一起行动的小学同学,还有成年后一起吹水的朋友。更重要的是,虚拟世界中的邓超有着我们生活中无法企及的条件。换装速度惊人,各种天赋融为一体。杂技、热舞、篮球、极限运动从一开始就掌握,可以轻松穿梭于不同角色之间。这只能出现在电影世界和我们最深处的幻想里。都说电影是用来造梦的。至少,这种荒诞的故事设定,让我们的角色扮演梦想得到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满足。走出电影院的时候,看到几个人在傻笑,模仿邓超痉挛的表情。可惜《分手大师》就像《私人订制》一样,把电影看得太重,讲的是一个完整的有内涵有人情味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这类情色狂欢片应该遵循的准则。私人定制的三个故事相当脱线,结局突然转向严肃的环保,不伦不类;《分手大师》也被这一刀毁了。被骗被忽悠,很好玩。瞬间就到了30年代的好莱坞,又回到了浪子回头的套路。邓超遍体鳞伤,泪流满面。他的变脸比变脸还快,真情流露在背后,难免让观众怀疑他还在演戏,根本感受不到深刻。更糟糕的是,我面前的独断专行是高度程式化的,最大的前提是蔑视一切理性。后来,我坚持按逻辑编故事。可想而知有多尴尬。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你能想象周星驰电影的后半段变成了沙马兰风格吗?节操碎了一地,为什么捡起来就放不回了?既然便宜,那就便宜到底,和《王牌》平起平坐就不美了。你要耍贱,立个牌坊,只做到一半娱乐,只能给一半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