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游,西藏,在四川好还是在四川好?
对于第一次自驾西藏的人,80%或者90%也会选择四川进出。
自驾西藏,川藏线318国道。Lucker拍摄的照片
为什么?
这是由于对众所周知的高原叛乱的恐惧。
人在海拔3000米以上是否会有高度反应,何时会发生,一直是全世界现代科技的难题。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实地体验,而最好的体验地点就是川藏公路第一段:川西高原。
川西高原海拔3900+米。Lucker拍摄的照片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从第一级台阶向第二级台阶过渡。这个地区的地形变化很大。海拔五六千米的山峰与海拔两三千米的峡谷交错。自驾期间,如果时空折叠,跌宕起伏仿佛在坐过山车。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人们才能“测试”自己是否具备高反射能力。当然,青藏线可以认真“考验”高反射,但前者一旦“考验”高反射,就可以迅速从高海拔的山口撤离到海拔较低的地方。坚持住。如果不成立呢?
青藏铁路109国道格尔木至拉萨是中国最短的公路,路况最好。沿途辽阔的高原上圣洁的雪山、清澈的湖泊、虔诚的寺庙...看青藏公路沿线的风景,仿佛看到了全世界!Lucker拍摄的照片
要知道,一旦高空叛乱严重,不及时从高空场所撤离或者延误治疗,都是会有生命危险的!
当然,我们不能谈海拔而是改变颜色。战略上重视,战术上鄙视。第一次乘车进藏,是战术运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的人到高原地区,大部分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高原反应,只是不同程度有一个适应过程,适应时间因人而异。第一次坐车进藏,走川藏线,是一个适应的过程。比如成都-康定海拔逐渐上升到2600米。在这个海拔高度,大部分人还没有丢掉问题。如果有什么问题,我劝你尽早放弃去西藏的想法。
川藏线318国道“康巴第一关”——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口。Lucker拍摄的照片
如果没有问题,继续穿越康巴第一关: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第一次来西藏的游客,在这里一般都比较叛逆,只是程度比较严重。如果有情况,他们可以撤离康定,也可以在海拔3600+米的新都桥继续观察。继续前行,然后他们将在海拔4400+的高尔寺山(隧道)进行测试,然后停留在海拔2500+米的雅江。
海拔2600+米的康定市。Lucker拍摄的照片
实际上,318国道川藏东部和高山峡谷路段的海拔起伏强度与上面所说的基本相同。这样走走停停的话,到拉萨至少要一个星期,基本习惯了。然后,从拉萨坐青藏线,返回。虽然1000+ km平均海拔4400米,但是你的身体已经适应了之前的高海拔考验和适应,可以一路“烧火锅唱歌”回家了。
青藏高原海拔4700米的羌塘大草原和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Lucker拍摄的照片
关于自驾去西藏,从四川去西藏,或者从西藏去四川,我有一个经理开了三次房车。我个人觉得还是选择四川去西藏,原因如下。
1川藏海拔在持续上升,自己下载一张海拔地图,每天尽量待在海拔低的地方。川藏在山的右边,比较安全。川藏线被指定为风景宜人的最美公路。
青藏线海拔高。从拉萨到格尔木要两天,因为海拔差不多在4公里以上,让人极度难受。一般这样走下来大概要20天左右。大部分人都比较想家,无意浏览路上的风景,可以快速到家。
我可以这么回答你:65438+2006年7月从开封出发。我走了青藏线,出了川藏线!* * * 17天。我没有去大本营和纳木错。先说一下这次旅行的好处——可以先看看青海湖-塔尔寺-盐湖等著名景点。路上的风景没有川藏线上的好看。整体很荒凉,因为一路海拔都比川藏线高!这样可以逐渐让风景越来越美!缺点——是对健康的需要。因为青藏线海拔比较高,有一个制高点——唐古拉山口,所以比较容易登高。虽然我们提前做了准备——停止了跑步等剧烈运动,喝了半个月的红景天茶,但是到了沱江和那曲,还是有些头疼的症状。所以建议身体不好的人可以进藏,出藏。这个可以先适应高原反应!但这样不好的地方是,从拉萨回来的青藏路上,你会发现风景还不如川藏线。你的视力疲劳了!
我开的是智跑2.0两驱,完全够用。只要我不走烂路,完全没问题。但是如果车辆长时间在高原上行驶,就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的汽车将有软刹车。制动距离和效果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青藏线路段,长期上下坡,高原等原因。再去的车友一定要注意!17天对我们三个人来说是奢侈的。但是最后一般人也就7000左右吧!我没有刻意提前预定住宿。无论我去哪里,我都呆在那里。没有必要担心这个。沿途到处都有住宿。有一段插曲。因为大堵车,单方面放行,堵了6个小时左右,导致汽车油表亮了(离加油站30公里)。最后只好在半山腰的路边小店花200元高价买了10升的油。所以车友们不用担心住宿和加油了!米价不高,也没被宰。7月已经是藏区的雨季了。这有点危险。它开始坍塌,到处都是石头。建议车友早点去!川藏线林芝地区,我建议车友一定要在那里住几天。是中国的瑞士小镇——鲁朗!我没注意到别的。没我想的那么复杂。没去的车友尽快去。很多天险路段都取消了。甚至连拉萨到林芝的高速公路都开通了。我们去的时候没有正式打开。我们尝试了一段时间!总之——西藏是人生必去之地。这也是一个你永远不会厌倦去的地方。如果你需要任何建议,你可以留言!
自驾游西藏最经典最简单的就是川藏线和青藏线的组合。这两条环线把川、藏、青三省联成一体,你可以一路欣赏平原、高山、高原、戈壁、沙漠的美景,不用回头。
那么对于第一次去西藏旅游的人来说,先走川藏线还是青藏线好呢?
首先,从海拔来说。
在海拔4000米的地方,空气中的含氧量只有普通平原的60%,容易引起高原反应。基于川藏线和青藏线的海拔特点,川藏线不太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川藏线平均海拔4000米,人们休息和停留的地方几乎都在3000米以下。从成都出发,高差变化平缓,不易引起高原反应,适合普通游客出行。
青藏线平均海拔4500米,人们休息和停留的地方几乎都在4000米以上。海拔变化比较突然,几乎是突然从平原到4000米的高原。长期生活在平原的人更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第二,从路况来说。
318川藏线和109青藏线几乎全部铺上了沥青,普通汽车可以行驶。综合比较,各有利弊,川藏线风险,青藏线颠簸,都需要注意。
川藏铁路的路况特点是急弯、路陡。盘山路、悬崖路、落石路多。这座山似乎很陡。只要车技过硬,开车不会有问题。
青藏线和川藏线不一样。几乎没有曲径、悬崖、落石,一路沿着山势相对平坦的原野。看起来很好走,但实际上由于海拔高,全程有大量的暗冰和无数的沉降路基,全程非常颠簸。
第三,从议程上。
川藏线和青藏线不一样。川藏线2100公里,一般8天,日均行驶不到300公里。而青藏线的2000公里,往往三天就能走完,平均每天行程700公里。相对来说,川藏线更适合旅游。
川藏线的风景比青藏线更迷人,他们一般都是边走边玩。它平均一天只走300公里,路程不累。适合第一次去西藏旅游的人,先有一个适合高原环境的过程。
青藏线是沙漠,需要停下来玩的景点很少。所以都是直行,一般一天700公里。因为海拔高,行程长,不适合刚进高原的人。
综合以上几点,川藏线从海拔、行程、风景等方面来说,更适合游客。所以建议你还是选择“川入青叶”比较好,等身体适应了高原环境再去挑战青藏线。如果已经熟悉高原环境,不妨乘坐“绿色入川出”。
2017年7月中旬,我和一辆车,一对夫妇,两个孩子一起去的。雨季还没到,游客尤其是学生还没有大规模出发。人多但不拥挤,路很顺畅。吃的喝的住的都方便,但是比素的贵一点,可以接受。进出四川是传统经典的方式,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更好的适应高反对。它经过的路线就像过山车一样。海拔一会儿2000以下,一会儿接近5000甚至5000以上。但是可以保证你晚上睡在比较低的海拔,让身体慢慢适应。不像青藏线和马平川海拔高,报警后才能去医院。第二,可以先看到天堂般的美景。当你第一次进入川西,你会感到震惊。比如在稻城亚丁,巍峨的雪山矗立在眼前,那种激动和震撼无以言表。直到拉萨,风景很美。当然,鲁朗石锅鸡之类的美食也是名副其实,虽然我建议你一定要吃一些,至今难忘。第三,方便人们休息、补给和维护车辆。相对于青藏线,川藏线的后勤保障要好很多。基本上一两百公里都有大镇大县,宾馆饭店车辆检修都很方便。不像青藏线一路荒无人烟,车辆半路抛锚更恐怖。总之,只要你准备充分,走那条线是可以的。最好是两三辆车互相照应。记住车子状况良好,不要去偏僻的地方,一般家用车都能应付。方便咨询。
自驾进藏,四川进青海还是青海进四川?
笔者第二次乘车进藏。2014年为四川8000公里,2018年为云南14000公里。川西甘南也开过几次。
通常进藏路线有川藏、青藏、新藏、冰茶茶、唐蕃古道、317、滇藏等八条。自驾进藏最好的选择是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这样身体更容易适应高叛乱。笔者曾经进过西藏组:6辆车约14人分组进藏,但是进藏速度太快,比较忙。连六辆车的司机都凑不过来。最后在群里发了个公告,要求司机开车出去。其实进藏的时候每年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们半路返回,是因为路线选择有错误!
那么如何选择去西藏的路线呢?
1,自驾进藏很多人时间有限,所以每天都很匆忙。高原反应的症状每个人都不一样。很多人都在说我上次去的时候还好好的,去了多少次。你没事,不代表别人也没事。你这次没问题,不代表下次也没问题。关键是人车减速,更好的体验高原风光,减速,身体能更快的适应高海拔!关键词:慢!
2.第一次进藏,要选择从低海拔到高海拔。这样一来,首选还是四川或者云南。所谓的绿色出口只是最省时的一条路。现在的青藏路线没有前几年好走了,颠簸!就走一次,感受一下!
3.西藏和新疆一次也去不了。不同的路线,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景。慢慢走,冷静点!
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私信我!谢谢你
川藏线进藏相对更好的原因是川藏线沿线植被茂盛,氧气会很充足,高原反应不会很强烈。从高到低选择青藏线出藏,不会导致高反对。
冬天尽量不要开车进藏。川藏线上有很多深色的冰,青藏线上的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上有雪。行车安全第一,不要碰运气。
不用问,川进绿出。
2007年,我和妻子在普桑自驾,去了四川。为了应付叛乱,我们带着钢瓶里的氧气,出了格尔木,在昆仑山、五道梁、脱脱河边加油,然后经过雁石坪,爬上唐古拉山口拍照。一路到海拔约4500米的高原,直到海拔5020米的唐古拉山。我的经验是在海拔4000米到5000米有较高的反应,主要是脸部感觉僵硬、有皱纹,头微微上扬,但能承受,不会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唯一麻烦的是车辆在脱脱河加油后启动困难,然后打开机盖才勉强启动,直到那曲站停下来才停下来。在上唐古拉山5020关口拍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我感到胃里不舒服,立即上了车。随着海拔逐渐下降到5000以下,我的胃部不适逐渐消退。为了保险起见,那天下午四点多在那曲呆着,晚上头微微有些肿,吸了一点氧气就睡得很好。第二天,我问了其他司机关于启动车辆的问题。他们说把空滤拆了,吃了就好了,但是还是不好启动,主要是氧气比例不合适。还是用少停车熄火的方法。至于梵高,从那曲经那布错湖景区到拉萨也没剩下什么,去了拉萨之后洗个澡逛个街完全正常。在拉萨呆了三天,出了川藏线南部到了成都,一路经过高山关隘,没有出现叛乱的问题。我尽情地欣赏美丽的风景,最壮观的是享受楠格巴瓦雪峰的震撼。
我来说说这两条线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
(1)川藏线318,特点是运行在河谷中间,穿越高海拔山峰。所以从这条路线进藏不容易有高叛乱。
(2)青藏线海拔逐渐升高,过了西大滩后一直在高海拔行驶(进藏方向是那曲后)。长期处于高海拔地区容易出现高原反应。
(3)关于是否入川和出川的选择,可以这样决定:(a)如果车上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上高原,并且全程中间有去珠峰大本营或阿里地区的计划,选择金青!提前让所有成员都有高度的反应,在过程中筛选出不能长时间待在高原的人,避免后续行程中因一人突发状况导致整个团队取消行程。(b)如果不是前一种情况,建议川进绿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山体反应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享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