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是如何成为西汉统治思想的?简短回答
黄老学说的特点是:在政治上肯定新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秩序,承认君臣关系不可改变的前提下,极力主张“无为而治”,认为统治者可以通过无为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相反,统治阶级越“有为”,就越“难对付”;统治者的法令太多,使得“盗贼比比皆是”。这和老子提倡的小国富民的政治理想是不同的。是一种维护统一封建制度的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汉初统治者为适应恢复生产和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采取了“顺民情,息民”的政策。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经过汉初70年的休养生息,地主阶级的统治得到巩固,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但随着汉政权的逐渐巩固,新的问题也出现了:“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匈奴的骚扰;“分封制”潜伏着割据分裂的危机。汉初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现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取而代之。因此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即以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
汉武帝之所以把董仲舒的儒学作为统治工具,是因为董仲舒强调“大一统”适合政治大一统的需要,适合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需要,可以作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理论基础。其次,是因为董仲舒的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于地主阶级统治的学说,不再是过去那种纯粹的儒学。比如他说“道之大源于天,天不变,道不变”,用道家的天道观为封建政权服务,说皇帝是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董仲舒还特别强调法治,将儒家和法家思想融为一体,既主张“以教育为重”,又主张“法之适当”。其实质是儒家和法家的结合,所以历史上称为“霸王杂兵”,专断指法家;王道指儒家;即儒法结合的思想统治,表面上崇尚儒家,其实质是采纳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即外儒内法。同时也是喜忧参半。所以西汉时期,不是全部用儒,也不是全部用道,而是先后用道、儒、道,最后相互融合,确定了以儒为外,同时采用道。这一思想以儒家路线为基础,法家路线为补充,吸收了道家的理性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儒家伦理为核心,法家重刑严法为补充,以道家政治为基础的治国模式基本符合中国古代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的不可改变的策略,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