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如何养生?

人们往往习惯冬季进补,那么为什么要冬季进补呢?由于冬季气候寒冷,自然界的动植物都处于休眠的收藏状态。人们也顺应大自然的变化,进入冬储季节,正如中医古书《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储为常;人们也应该做出回应。”他说:“住在冬天和三月的人都被封印了。”也就是说,从3月到冬季,是养精蓄锐的好时机。此时人的皮肤和肌肉致密,出汗少,摄入的营养物质容易储存。此外,在冬季,人们的食欲也很旺盛,所以这个时候是服用补品的最佳时间,尤其是在冬季至日过后。

“补”一般是针对“虚”的。现代社会压力非常大,很多人都是肾虚为主,所以补肾尤为重要。但冬季进补也有“预防”的意思,即进补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正如中医古书《内经》所说:“所以,藏精者,春季不生病”,也就是说,冬季进补,可以使“精”储存在体内,使春季不生病。反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冬无精,春无病”,这也正是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即预防为主的思想。

冬季保健的方法有:心理保健、饮食保健、日常保健。

1.平和是基础,保持精神要以冬季的稳定安宁为基础,这样才能保持精神的愉悦和情绪的稳定。在《黄帝内经》中是指,在冬季,要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保持心情的淡泊宁静,对事情秘而不宣,使心灵宁静自由,使内心世界充满乐观和喜悦。

2.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冬季保健应以食物保健为辅。传统养生学将食物分为寒、温、平三类。冬天,气候寒冷。为了保暖,人们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冷食。温性食物有糯米、高粱米、栗子、大枣、核桃、杏仁、韭菜、香菜、南瓜、姜、葱、蒜。

3.早睡晚起,避寒保暖。冬天保持健康依赖于新鲜空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天,从传统养生的角度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为重要。

冬季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有利于阳气的藏藏和阴精的积聚,使人体达到“阴为秘,神为治”的健康状态。

研究表明,冬季清晨空气污染最严重,由于夜间气温下降,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沉积在地表。只有太阳出来,地表温度升高,它们才能上升,所以冬天避免在太阳出来之前运动。

尤其是老年人,最好在下午2-3点锻炼,或者选择室内健身房。

年轻人可以选择游泳、打球、瑜伽等室内有氧运动;少吃寒凉的食物和饮料,增加蛋白质和糖类的摄入;睡眠要保证8小时以上。

北方有暖气的房间,如果不是特别冷,阳光充足,最好每天中午开窗5-10分钟,尤其是雪后放晴,避免室内空气污染。供暖良好的房子需要换气;如果北方室内温度保持在20度以上,就要考虑使用加湿器,避免因干燥导致呼吸系统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