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是用来治疗什么的?真的管用吗?

中医艾灸是用来治疗什么的?真的管用吗?

艾灸是中医治病养生的传统方法。艾灸所用的材料,如艾条、艾绒等,都是用艾草制成的,具有非常好的散寒除湿、温补强身的功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艾灸,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包括发汗排毒,改善睡眠质量,改变全身微循环,增强免疫力。

艾灸的作用有哪些?

一、发汗排毒:在艾灸过程中,会出现部分区域出汗等症状。有的人艾灸后甚至会出汗,皮肤中的毒素也会在出汗过程中被排除。同时也增强了皮肤营养的供给,加强了皮肤的代谢能力。

二、改善全身微循环:研究发现,艾灸前人体微循环速度相对较慢,但艾灸后,全身微循环速度可加快。而且,身体虚弱、肥胖或有高血压、哮喘的人,艾灸后红细胞流动也会加快,会表现为全身皮肤变红,更加细腻有光泽。

三、增强免疫力:艾灸可以增强神经的调节能力,使思维更加灵敏,头脑更加清醒。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力,从而预防呼吸道疾病。

四、提高睡眠质量:艾灸能使皮肤出汗,排出毒素,使全身得到放松,所以酒后更容易入睡。

五、改善心脏功能:艾灸后心跳会加快,心跳变得有力有力,这样心脏的输出量也能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

六、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很多人会表现为艾灸后肠鸣音加快,习惯性便秘的症状也会得到改善。可见艾灸还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肠功能。

七、减脂减肥:研究发现,艾灸相当于一次连续运动三小时,所以有燃烧体内多余脂肪,减肥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艾灸,艾灸也不是万能的,所以其保健功能一定不能夸大。当然,只要分清体质,善用艾灸,对健康是有好处的,但一定要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