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黑猪怎么控制寄生虫?
放牧本地黑猪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分为:寄生虫病快速诊断检测技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和不同用途猪寄生虫病防控技术
控制需要掌握节奏和方法。
寄生虫病快速诊断检测技术属于设备检测的范畴,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遵循相应的步骤即可,但是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和不同用途猪的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因为人为操作,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可以细分为三个环节:环境消毒、粪便收集处理和其他生物控制。
首先,养殖户要结合其他传染病的预防,选择相应的消毒剂对猪圈和活动场所进行定期消毒。鉴于放牧猪的疥螨病普遍存在,他们可以每月对猪圈和猪接触的环境喷洒双甲脒溶液或其他能有效杀灭疥螨的杀虫液体。其次,在圈舍内,猪粪要及时清理,最好通过专用设施将粪便排到发酵罐内,避免猪接触粪便。牧场里要设专人每天收集猪粪,及时送到发酵罐。猪粪发酵后,粪渣与干物质分离,干物质可用作农家肥。最后,养猪场不能饲养犬猫,限制其他犬猫进入猪放牧区或圈舍。如果犬猫进入牧场,应及时清理其粪便,避免粪便中的猪带绦虫等虫卵污染牧场。
不同用途的猪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由种猪寄生虫病药物防治技术、仔猪寄生虫病药物防治技术和育肥猪寄生虫病药物防治技术组成。
养殖户每季度先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然后在分娩前15天左右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药物可采用伊维菌素,螨病不明显的田间可采用左旋咪唑或阿苯达唑进行预防性驱虫,螨病严重的田间应采用伊维菌素进行预防性驱虫,并对圈舍和种猪喷洒联苯胺稀释液。
其次,仔猪断奶时,可使用地克珠利或莫能菌素等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性驱虫,然后每1季度使用伊维菌素或其他抗线虫药物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
最后,养殖户每1季度进行1次预防性驱虫,无螨虫时选用左旋咪唑或阿苯达唑;如有螨虫,应选择伊维菌素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预防性驱虫,同时对圈舍和育肥猪经常接触的环境喷洒地甲脒稀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