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想钓鱼,谁就上钩。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钓鱼时,愿者上钩(拼音:ji ā ng t à ig not ng di à oyú,yu à nzh ě sh à ng not u)是一个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这个成语的相关典故最早见于《史记·齐太公世家》。类似的故事在《王武评话》和《沈峰宜颜》中也有记载。

《武王传》中记载,姜太公隐居在渭河边,经常在河边钓鱼。他的捕鱼方法非常特别。鱼竿很短,鱼线只有三尺长,鱼钩是直的,没有放鱼饵。人们嘲笑他。他说,“愿者上钩”。

后人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来比喻愿意做可能被骗的事情。这个成语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语、从句或独立句。又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成语的用法: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愿意做可能被欺骗的事情。这个成语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语,也可以作从句,或者独立成句。又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明、叶良标《分金录·节度》:“自古说得好,钓鱼,愿者上钩。如果不愿意,怎么可能强?”

清代,蒙古族第十回“浪漫之梦”:“我在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如果贾老爷爱我,我不留他,他也不走。如果你不爱我,我再给他留一些,他不在了。”

毛泽东送别司徒雷登:“美国人在北平、天津、上海撒了些救济粉,看谁愿意弯腰去捡。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来这里的食物,吃了会伤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