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这种养生方法真的科学吗?
我国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所谓“春捂秋冻”,一些老人把这句话当作养生的关键。它经常被用来教育年轻人。这句话在科学上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不违背科学。
春天,阳生而不盛,阴开始减而不衰。春天人体内的阳气不够旺盛,体表皮肤的抗寒能力相对较差。这时如果不及时添衣保暖,就容易损伤阳气,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暖。
然后,对于秋天来说,和春天完全不一样。秋天,阴生而不盛,阳始而不衰。气温下降,人体的阳气开始汇聚,为冬季储存精气做准备。这时候如果一下子买太多衣服,会影响阳气的收敛。只是需要一些冷空气的刺激,不仅有利于体表皮肤的紧致和阳气的潜藏,还能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在我国,3-5月通常是春季,9-165438+10月是秋季。对于这两个季节来说,都是过渡季节,但又有一些区别。一个是低温向高温过渡,一个是相反。
但是对于春天来说,白天温度比较高,但是早晚还是比较低的。而且春天是变暖期,室外比室内热很多。然而秋天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凉爽的季节。室外会先降温,室内会暖和一些。
春天如果不“盖”,天热时会急于脱衣服换上轻薄的衣服,身体也容易不适应早晚的室内温度,带来感冒等不适。秋天,天冷了再加“衣服”,也会因为不适应室内温度而影响保健。由于秋天天气刚刚凉,更冷的日子还在后头,所以一开始少穿也可以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寒冷的冬天。
“春捂秋冻”也是讲“度”的。一切都太过分了。如果到了春秋末期,气温已经过渡到了夏冬模式,还盖得严严实实或者穿得太单薄,这样的“春冻秋冻”就太过分了。所以春秋两季衣服的增减要适当。
“捂春冻秋”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所以老人用这个来教育你的时候,要听老人的劝说,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度。注意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