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

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与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密切相关,人离开天地之气就无法生存。人体的五脏、四肢九窍、肌肉和骨骼的功能都受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变化的影响。

(在《内经》中说:“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内经·苏文六期脏象》中说:“天以五气吃人,地以五味吃人。”这些都说明,人体必须依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才能生存,同时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以肝为本,夏以心为本,长夏以脾为本,秋以肺为本,冬以肾为本。”说明人体五脏的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季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和谐的平衡。这与现代科学“生命的条件是天地之间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基本一致,人类需要摄取食物,呼吸空气,与大自然交换物质,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

1.四季与人体的关系与人体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四季二十四节气影响人的精神活动。中国古代医学名著《黄帝内经》中有一篇文章,专门论述了四时气候变化对人的精神活动的影响,即苏文《四气调神》第二篇。对于这一条,《黄帝内经》的直接解释指出:“四气可调神,用春夏秋冬四季之气,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也可调神。”著名医学家吴也说:“以四时之气说话,调摄心神,亦治病于院前”,故文章称“四气调摄心神”。这里的“四气”是春夏秋冬四季;“神”是指人的精神意志。四季的气候变化是外部环境的主要方面,精神活动是人体内部脏气活动的主人。只有达到体内脏气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2)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影响人体的气血活动。中医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如《内经·论八义神》一书中说:“天气温暖,阳光灿烂时,人的血液充满津液,所以血易泻,气易运行;天气又冷又阴,人就会凝血流泪,就会抑郁。”也就是说,在炎热的天气里,气血通畅,易于运行,而在寒冷的天气里,气血停滞,涩涩不畅。

《内经·苏文论精微脉》中也有说:四时之脉,春日浮滑,如鱼游水波;夏脉在肤之上,脉满如万物繁盛;秋脉在皮下,仿佛蛰虫即将躲藏;冬天的脉搏埋在骨头里,就像蛰虫躲得很紧,又像冬天在房间里避寒的人。

以上充分说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经络的影响是显著的。如果气候的变化超出了人类适应的范围,就会阻碍气血的运行。比如《黄帝内经》说:“经脉通而不绝。寒气入经络,哭都来不及。客在脉外,血少,客在脉中,气受阻,故死而痛。”这里哭而不做,是指寒邪侵入脉外,使血液循环不畅;如果寒邪侵脉,血液病就会影响气机,脉气不畅,就会突然疼痛。

(3)四季和二十四节气与人体五脏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内经苏文金匮严阵》一书中,明确提出“五脏应四时,各有影响”,即五脏对应自然界的阴阳四时。在《内经·苏文六阶段脏象》中,就明确地说:“心是生命之本...阳中之阳,与夏气相通;肺是气的来源...为阳中太阴,与秋气相通;肾脏.....是阴中不足阴,导致冬气;肝,极致的精华...是阳气中的阳气不足,从而导致了春之气……”另外,《黄帝内经》中有明确记载,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长夏,肺主秋,肾主冬。

其实四季气候对五脏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以夏天为例。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尤其是在外面活动量很大的时候,活动量相对增加。另外,夏季白天长,夜晚短,天气特别热,睡眠时间比其他季节少。这样身体消耗大量能量,加速血液循环,大量出汗。因此,在夏季,心脏的负担特别重,如果不注意加强心脏功能的保健,很容易受到损害。由此可见,中医提出“心主夏”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古代一直有两种划分一年四季的方法:四季和五季。因为人体有五脏,所以常常把五脏和五季搭配起来解释五脏的季节变化。

(4)四季二十四节气影响人体的水液代谢。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例如,《内经·灵枢·五津液》中说:“盛夏厚衣,使体松,所以汗出...天冷,身体是封闭的,身体不湿,就待在水下的膀胱里。也就是说,在春夏季节,气血趋于表里,表现为皮肤松弛、出汗等;秋冬季节,阳气收摄,气血趋向于内,表现为皮肤致密,出汗少,水多,以维持和调节天人合一。

2.不符合“四季规律”对人体的危害所谓“四季规律”,是指人类只有适应了四季的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展壮大。自然气候春夏秋冬的变化也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相反,人体必须适应四季的气候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否则会扰乱人体的生理节律,降低抗病能力和适应能力。即使不是因为感受外感邪气而致病,也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病变。

《内经·苏文》中的“四神论”明确指出:

“阴阳寒四季,万物之根。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顺其根,所以在生长之门,与万物同升降。你违背了它的根,你就割断了它的根,那就真的不好了。所以阴阳四时是万物之终,生死之本也。反则祸,从之,不堪,谓之道。”

这清楚地表明,人在养牛时要顺应四时阴阳。

它围绕着“生于阴阳,逆则亡”的基本观点,论述了养生的原则,提出了阴阳平衡、四时相合的理论,即积极调节五脏六腑与外界环境的协调,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人如果不符合阴阳四时会怎么样?《内经·苏文·四齐调神论》说:

“若春气反,阳气不生,肝气内变;逆着夏天,太阳不长,心是空心的;与秋气相反,太阴,肺气盛;逆冬,少阴不藏,肾独。”

这段话的大意是:春季如果不养生,违背了所生之气,体内少阳之气不能生长,就会引起肝气郁结之病;夏季不注意保养,则与夏季之气相逆,太阳之气不能生长,就会引起心气不足之病;秋季,如果秋收之气被侵犯,太阴之气不能收敛,肺热就会胀气喘息;冬天,如果不养生,会触犯冬藏之气,阴少之气不能藏,所以肾气病变不能藏。

这段话警示人们,如果五脏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正常规律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产生病变,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中医养生把适应阴阳四时作为一切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所谓“适者生存”仍然是生物学中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

3.春天的六个节气与人的生命健康(1)春天引起的人体生理变化是给万物带来生机的季节。当自然界的阳气开始萌芽,“人对应天地”,此时人体内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发散,其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气血活动加强,新陈代谢开始旺盛。中医认为,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的影响是显著的,如热天气血运行通畅,冷天则停滞涩涩。春季的气候介于夏热冬冷之间,气候温和,所以气血活动也介于两季之间,即春季的气血活动逐渐增多。这种情况可以从脉象上反映出来,正如《论精脉》所说:“春日如鱼游于波”,意思是人体的脉搏在春天是浮动而平稳的,像鱼游于波。杨琪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类新陈代谢的能力,而杨琪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新陈代谢开始蓬勃发展。

②肝主春,肝气开始旺盛。苏文金匮严阵曾明确提出过“五脏应四时受,各有影响”的问题,即人体的五脏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相对应。具体到春天,就是“肝”...是阳气中的阳气不足,而且是在春天。”另外,《黄帝内经》有记载“肝主腹腔”。所谓“肝主春”,就是人的肝脏与春天相对应,春天肝脏的功能相对较强,表现为蓄血散泄的功能逐渐加强。由于气候温和,人们的户外活动逐渐增多,所以储存在肝脏的血液流向四肢。春天,随着气候变暖,户外活动增多,人们的精神活动开始活跃起来。这些生理变化对春季饮食提出了新的要求。

(2)春季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然而,春季六节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如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也会乘虚而入,乘虚而入,各种病虫害肆虐,对人们造成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在我国南方地区。

中医认为,春季的气候以风气为主,普通感冒可以单独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常与其他致病因素相结合。当风邪侵入人体时,一般会发生以下病理变化:

一是伤到上部,比如感冒常见的头痛、鼻塞、流鼻涕、喉咙痒等症状。再比如风水第一病也是以眼皮浮肿为特征。

二、病损范围广,因风邪善行数变化,且变化不定,常上下扰乱,故病损范围广,表里可留于皮毛或肌肉之间,或游于经脉之中;对着顶,可以直达额头;犯时可侵犯腰部、膝盖、胫腓骨等。

第三,“风征和动”,其证以动为特征。所以,每当看到肢体动作异常,如抽搐、痉挛、震颤、蠕动,甚至出现足弓内翻、落枕等症状时,往往归咎于风,归为风病。

四是杂病,即风邪常与其他邪气相结合,侵袭人体。例如,在漫长的夏季,普通感冒常与湿邪一起侵脾,常可见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脾胃受损的症状;如果与热结合,就是风热,如果与寒结合,就是风寒,或者说风寒湿,就会侵袭人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风热为外感,风寒为外感,风湿为静。此外,风还可与体内痰等病理产物结合,形成风痰,可引发多种疾病。

医学气象学证实,当风呼啸时,空气中的碰撞、摩擦噪音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尤其是音频频率过低,甚至达到“次声”的标准。科学家发现次声波是杀死声波,可以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引起头痛、恶心、烦躁甚至死亡。同时,狂风往往会严重减少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导致人体内对天气变化敏感的化学过程发生变化,血液中分泌大量血清素,使人感到紧张、抑郁和疲劳,并会造成部分人的甲状腺负担过重。

此外,强风使地表强烈蒸发,赶走大量水汽,降低空气湿度,会使人群干燥唇裂,鼻粘膜变得干燥,防病功能也会下降,使许多病菌乘虚而入,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流感、肺结核等。这些疾病的广泛流行,往往是“风助病”的结果。所以《黄帝内经》也说:“风是百病之始。”

(3)春季六节气对生命健康的影响①立春,立春是春天的第一个季节。立春后,气候变暖,阳光明媚,气温逐渐升高。立春后,人体开始发生变化。肝木应在春季,从立春之日起,人体的少阳开始上升,肝阳、肝火、肝风也随着春季阳气的上升而上升。因此,立春后,我们应该注意肝脏的生理特点,缓解肝气,保持情绪稳定,使肝气通畅,而不影响其他脏腑。

②雨季人体的肝阳、肝火、肝风会随着春季阳气的上升而上升,要多注意肝气的释放。大自然生机勃勃,尤其是南方地区,万物欣欣向荣。养生的人也要振奋精神,充满朝气,心中有决心,有事可做。

⑤惊悸期间,人体内的肝阳之气逐渐上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要符合阳气之升,万物之始的特点,使人的精神、情志、气血都通畅如春。饮食起居要符合肝的性质,助脾气,使五脏平和。老年人应该更加注意身体的保养。元代丘处机在《论取体新闻》中说:“到了春天,食物的味道要降格为酸甜,以滋养脾气。.....天气忽冷忽暖,不能去棉衣。老人体弱多病,冷空气易伤理智。衣服暖和了就容易准备,而且越来越重。不要暴走。”这就是俗话说的所谓“春天”。

就人体而言,春分仅次于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对健康也有很大的影响。

高血压在春季多发,也容易头晕失眠。而且这也是心理疾病的好时机,所以丢掉情绪很重要。

人们要顺应春天充满生机的特点,多做户外活动,调节情绪。如在野外放风筝,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嬉戏玩乐,抛开一切烦恼,迎着天气,随风送去心事。

⑤清明时节,气候潮湿,使人感到疲倦困倦,而乍暖还寒的多变天气使人着凉,产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春季也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如白喉、猩红热、百日咳、麻疹、水痘、脑膜炎等疾病。清明节过后,很多慢性病都容易复发,比如关节炎、精神病、哮喘等。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应避免食用容易得病的食物,如海鱼、虾、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以免旧病复发。

⑥谷雨,谷雨,气温升高,雨量增多,使人在此期间更加困倦,要注意锻炼身体。

4.夏季六节气与人的夏季生活健康,为了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一种认识外界环境变化并能自动调整自身生理活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1)夏季给人体带来的生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夏季气血运行旺盛,为阳升之极。阳气充沛,温度较高,盛于表。人体的阳气运行于外,气血趋向体表。另外,即使是白天,早晚的气温变化对人体气血的盛衰也有相应的影响。人体的阳气“一日主外,日中阳健,日中阳强,西阳弱,闭于阀门。”由此可见,人体阳气的盛衰是随着昼夜阴阳的盛衰而有节奏地变化的,这就为饮食养生的一日三餐的选择和调配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人体的脉象可以进一步反映气血活动的变化。《苏文·脉诊》云:“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四变运动。脉搏随着它上下起伏...夏天应该在这一刻的中间...夏季至日第四十五天,阴略高,阳略低……”。意思是四季气候变化,人的脉象也随之上下变化,所以夏季的脉象要与时刻一致。夏季至日后四十五天,自然界的阴逐渐上升,夏季的阳开始下降,这是夏季阴阳盛衰和脉象变化的特点。

(2)体液渗漏。夏天天气炎热,容易使身体排泄和泄漏体液。出汗量(汗是指阳气蒸发气化后从汗孔排出的液体)比其他季节多得多。正常情况下,人体汗液的排泄依赖于齐威对穴位的开合作用。穴位打开时,汗液排出体外,穴位关闭时,汗液不出。因为汗是由津液转化而来,血与津液同源(中医有血汗同源之说),血以心为主,所以又称为“汗为心之液”。夏天也与心脏相连,夏天出汗容易使心脏放松而不收藏,所以夏天保存或补充体液非常重要。因此,在夏季的饮食养生中应充分考虑这一生理变化,以达到及时补充津液不足和津液外漏过多造成的阴精消耗的目的。

⑤夏季人体心脏和五脏的功能随着四季、阴阳、五行的变化而变化。苏文的六个故事理论中明确指出:“心是生命的基础...太阳中的太阳,与夏天的空气相连。”所谓“心与夏气相通”,是指人的心脏与夏季相对应,夏季心脏的生理功能相对较强,具体表现为心主血脉,气血旺盛,运行顺畅;汗液排泄增加;阳气饱满,外飘,功能活动也加强,精力充沛。因此,为了更好地应用夏季饮食,我们必须把握季节和脏腑的关系,在夏季三个月有目的地补充心脏消耗的能量,保护心脏。

(2)夏季六节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①长夏,长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长夏时节,要早睡早起,多晒太阳,注意情志调理,保持肝气通畅,否则会伤心气,使你在秋冬季节容易生病。

长夏是春夏之交,是孩子发育最快的时候。因此,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及时补充钙、维生素和食物营养,更要注意儿童和青少年的衣着和体育锻炼。

夏末之交,饮食上要注意避免吃发热上升的东西,以免耗气伤津;同时,不宜过早吃生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日常食物容易变质,夏季应避免不洁食物,预防肠道疾病。

(2)小满的季节,万物繁茂生长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四季中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要及时补充,保护身体不受损伤。夏季至夏季,用于治病的药物宜性凉,如菊花、芦根、沙参、玄参、百合、绿豆、扁豆、山药、冬瓜等,可代茶代粥,配合煎服,以免过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太冷太油腻,会使暑热隐伏,无法渗透。满了就“春困夏乏”,让人精神难以集中。他们应该经常到户外去吸收大自然的清阳,以满足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

篷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期。黄梅的雨季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一般在芒种后几天就“入梅”(“入梅”)。黄梅季节,多雨潮湿,因为湿气会伤脾胃,所以此时要注意保护脾胃,少吃油腻,以免因外界潮湿影响消化功能。

当时阳光强烈,天气炎热,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疾病,如急性肠胃炎、中暑、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眼炎等。,均为夏季多发病。痢疾、日本脑炎、伤寒等。所有传染病都容易在夏天发生,所以要注意预防。

(3)夏季至日过后,太阳逐渐南移,白昼逐渐变短。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辐射到空气的热量发散得多,短期内气温还会继续上升。

从夏季至日到秋季开始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也是人体调理和治疗慢性病的最佳时期之一。夏季至日是一年中阴阳交换的关键。冬季容易发生的慢性病,利用夏季的稳定期进行调整和补充,对治愈或减少慢性病复发有很好的效果。所以中医非常重视冬病夏治。古语有云,“春夏养阳”是指在夏季,要温补人体的阳气,适应夏季阳气的旺盛变化,这对于容易感到阴寒、阳虚的患者尤为重要。

④淡夏时节,万物繁盛美好,天地相融。人可以晚睡早起,喜而不怒,适当活动,让体内的阳气向外宣泄,以适应“长夏”精神,迎接养“长夏”的契机。这段时间要适当参加户外活动。适当的娱乐活动,如听音乐,可以使人忘记夏天炎热的烦恼。音乐悠扬舒缓的旋律、节奏、音调对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可以改善大脑和各系统的功能,协调各系统器官的正常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提高人的修养。“听音乐比吃药好。”另外,电影也有同样的效果,但是要避免太累。看完电视后,用肥皂洗脸可以洗掉电视屏幕上静电荷造成的污染。但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应适当减少户外活动,以免中暑。

⑤夏季高温正值仲夏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由于天气炎热,食欲不振,食物选择宜清淡、芳香,清淡易消化,芳香刺激食欲。同时,定时定量进食,可以改善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多喝开水,喝的时候加点盐。适当吃一些水果和冷饮可以降低温度,预防中暑,尤其是新鲜果汁,如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番茄汁、西瓜汁、菠萝汁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冷饮不宜过量食用,否则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内壁,使消化酶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胃肠道疾病,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比如西瓜,是消暑利尿的佳品。吃多了肚子会胀,对消化不利。而且小便多了,会觉得累,尤其是小孩、老人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胃炎、内脏下垂等气虚患者。不宜多吃。这段时间气温很高,要注意不要吃变质或不洁的食物,不要吃生的海鲜,不要吃醉的、坏的、熟的食物,防止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5.秋季六节气与人的生命健康秋季的主气是“燥”。人体内,肺燥金,其气应为秋。秋高气爽,空气清新,有利于肺主气,调节呼吸的功能;但秋分过后,燥气过盛,加上风,会先攻击肺主的皮毛和鼻窍。如果肺正常,就能迅速反应,把防御之气传到皮肤和鼻窍,使皮肤和毛发湿润、致密、鼻窍通畅,这样无论什么燥气都能入体,使人顺利度过秋季。如果秋燥之气过盛,超出了人体的防御能力,或者秋燥之气不强,而肺自身的控气生发功能较弱,无法适应秋季的气候变化,抵御外邪,那么由肺主的皮毛、鼻窍和肺本身就会首当其冲,受到燥邪的伤害,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燥是一种病,分为外燥和内燥:外燥是指从鼻、皮毛开始的自然干燥,常从肺开始,但有温燥和凉燥之分;内燥多是由于出汗过多,或精血内失,或年老津液不足,导致阴液津燥。

燥邪为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是:

一、燥易伤肺。因为肺喜欢清润,又因主呼吸、主皮毛而与大气相通,所以外燥容易伤肺,伤肺所属之地。

二是干胜干,在自然界中,田地可以龟裂,幼苗枯萎,叶子焦黄;在人体内,燥耗津液,也会出现燥象,如鼻干、喉干、咽干、口干、舌干、皮肤干皱、大便干涩等。因此,无论外燥还是内燥,一旦发病,均可出现上述津燥症状。当然,内燥不仅限于肺,其他脏器的阴虚也可形成内燥之证。

初秋七月,酷暑依旧,雨水多,中医称农历七月为长夏。长夏主湿,脾主长夏,故脾胃病多见于初秋、七月。脾喜燥恶湿,湿是最容易困脾的。湿为阴邪,易抑制气机,损伤杨琪,导致脾阳虚,无权运化,水湿停止聚集,产生水肿或腹泻;更何况夏天七月时间长,天气还热。人们喜欢吃寒性水果和冷冻饮品,有助于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季和7月份容易出现腹胀腹泻。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水湿不聚而生痰。初秋,脾受湿伤,可为冬季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复发埋下癫痫根源。所以《苏文阴象大论》说:“秋为湿伤,冬生咳”。湿重,外湿之邪侵入经络肌肉,使经络肌肉阻滞痹证,可能导致“湿痹”、“痹痹”。

从上面可以看出,由于秋季复杂的气候变化,不仅常见主气干燥引起的各种疾病,而且在漫长的夏季,湿邪引起的各种疾病,为冬季常见的慢性病埋下了祸根。所以要根据天地变化的特点和人体的生理病理特点来选择相应的饮食。

(3)秋季六节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①立秋,立秋,大约是夏末。虽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但是“秋老虎”的威力还是有的。江南的气温还能高达35℃以上,夏天的余晖还在。立秋后,虽然气温仍然很高,但早晚比夏天要低一些。人们应该注意锻炼,避免在车辆过多的道路上晨练;晨练不宜过早,应在太阳升起后进行;出汗后用干毛巾擦干,或者及时洗澡换衣服,预防感冒。

立秋以后,阳气衰,阴气盛,性质由生长向收藏转变。所以养生原则要转移到收敛心神、降气润燥、抑肺养肝上来,使五脏不偏不倚。善于养生的人,一定要早睡早起生气;收敛,避开杀气。饮食增酸减辛辣助肝气。

②盛夏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降雨量减少,空气中的湿度相对降低,使人感到秋高气爽。但是这个时候,干燥感也开始产生,人会觉得自己的皮肤、嘴巴、鼻子都比较干燥。所以要注意预防秋燥,多吃甘寒汁液的食物,如各种水果、麦冬、芦根等。

盛夏时节,人们应该早睡早起,使自己的情绪稳定安静,防止自然界的寒气对人的影响;收敛,让情绪和“秋收”对应,符合秋天养“收”的时机。人体也处于收获期,身体从活跃、外向、付出的阶段转变为安静、内向、节约的阶段。因为夏季人体消耗多,吸收少,所以天气稍冷就要注意身体的补充,所以秋季是进补的重要季节。秋季,阳气由升至降趋于下沉,生理机能趋于平静,阳气逐渐衰退。注意日常生活的调节,预防感冒。虽然气温有时仍较热(如秋老虎天气),但不宜多吃冰糕等冷饮,以保护脾胃的消化功能。

③白露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凉,天气趋于干燥。秋气应于肺,燥可损乳阴,故会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这些都是秋季养生滋补要考虑的因素。“燥者宜润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是秋季进补的重要原则。药物的选择要温补,但要温而不热,寒而不寒,不伤阴不耗阴永远是重要的。清枣救肺汤(沙参、麦冬、桑叶、芝麻、甘草、杏仁、石膏、阿胶、枇杷)是秋季重要的进补方剂之一。对于秋燥,要多吃蔬菜水果,如生梨、菱角、甘蔗等。,润肺生津,尤以柚子为最佳水果。

白露也是风湿、高血压易复发的季节,要注意保暖,晚上盖薄被子,不要再赤膊贪凉,俗话说“白露不露”,以免引发旧病或新病。早上出门要保暖衣服,不要空腹,但也不要吃太多,以免淤血,不利于气的运行。

4秋分秋分时节,秋风送爽,是人们最舒适的季节,所以这个时候人们要多去户外。动静结合,调理心肺,动则形体,畅则表情,通则气血,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高雅艺术的无限魅力,会激起对生活的无限兴趣。

⑤寒露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凉,尤其是儿童和老人要时刻注意避寒。但要注意适当的“秋冻”,即中国传统保养法的“薄衣法”。“薄衣法”是在气候开始转凉时,逐渐增加衣服来锻炼身体抗寒能力的方法。当人体的毛孔关闭时,抵御寒冷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这对身体虚弱的人预防感冒极为有利。当然,“薄衣法”并不要求人受凉。它的原理是穿衣服不出汗,随气温和运动强度及时更换衣服,避免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