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和炼丹术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陶弘景“为人(圈子)谦和,出门便如镜,遇事便方便。”如果你不担心你说的话,当你拥有它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它。这是一种思想开放,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人才。年轻时的弘景,勤奋好学,学识渊博。十岁时,他看了葛洪的《神仙传》,决定健身。而且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很感人,史书上说他“读了一万多卷,不要脸”。陶弘景有如此高的天赋,再加上刻苦学习的态度,是他成为大学者的重要条件。少年时,弘景已经精通书法,熟悉医书。年轻的时候,他被当时的宰相萧道成和后来的皇帝齐·高第召入宫中,在国王们中间当仆人。37岁时,他辞去官职,回到江苏茅山隐居,专事炼丹,写文章。梁武帝早年就认识陶弘景,他称帝后,想让他做官,辅佐国事。陶弘景接着画了两头牛,一头自由吃草,另一头套着金笼头,被一个人用鞭子牵着鼻子走。梁武帝一看到它,就知道它意味着什么。虽然他不是一个官员,梁武帝和陶弘景不断写信关于陶弘景的肖像,尤其是一些国家大事。梁武帝会先征求陶真人的意见。所以有人称陶真人为“山中宰相”。
但陶弘景晚年为什么要投身炼丹事业呢?据史料记载,当时的梁武帝萧炎也像汉武帝一样追求长生不老,于是请当时的道长陶弘景为他炼丹。一方面是为了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百姓和大臣们知道,陶真人不是自己的导师,而是皇帝自己的仆人。陶弘景起初以不学李(汉武帝时李为炼丹师,得长生不老之方)为借口,不答应为炼丹,但多次用“梦”来说服他。但他只能答应,而陶弘景早就打算隐居,远离官场恩怨,于是陶弘景借此机会让自己隐居山林。陶虹静是个认真的人。他不做,就认真做。于是搬到茅山集金岭专心炼丹事业,在岭西设置华阳上阁和华阳下阁。华阳上阁用于学习和写文章,下阁用于炼丹。
在50至70岁期间,陶弘景经历了7次炼丹。虽然他严肃严谨,但对炼金术始终持怀疑态度。因此,陶弘景重视炼丹术方面的一些成果,如水银、芒硝、雄黄、盐等治疗病人的药方,早期化学制药的方法和技术等。,这些都写进了他著名的医学著作《肘满后百方》。这本书体现了陶氏炼丹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即他没有坚持追求“成仙”的“灵丹妙药”,而是通过炼丹术最初的合流,有意无意地推动了原始化学制药的发展。
陶弘景炼丹近20年,不仅在化学和药学方面,而且在中国古代化学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汞(水银)机合金(汞合金)方面,他指出了人工粗汞和天然纯银的区别。陶弘景曰:“今日水星熟。此云生伏,生于朱砂之腹;也有留沙者,青花,极品;朱砂来的,都是今天烧粗朱砂得来的,颜色又小又白,不多。”陶弘景更明确地提出,水银可以与金银合金化,可以镀金镀银。第二,在铅化合物方面,陶弘景明确指出,粉锡“即现代铅制的胡粉”和樟丹“即金、铝制的”都是人工制造的。而陶弘景最大的发现就是知道了硝石的鉴定。古人往往分不清硝酸钾和硫酸钠,一般称之为“硝石”、“芒硝”、“芒硝”。陶弘景找到了区分它们的方法。他说,用火烧这两种物质,表明紫蓝色的火焰是钾盐的特征,而钠盐燃烧的火焰是黄色的。陶弘景探测硝石的方法和发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取、鉴定和利用硝石的国家,为后来火药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陶弘景不仅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在金属加工和机械技术方面也为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金属方面,他是第一个记录浇钢冶炼方法的人。他对剑有着特殊的兴趣,他写了《古今剑录》,描述了从夏商到梁武帝的名剑的名称、大小和铭文。他说:“钢铁是剑和镰刀。”“生”是生铁,“软”是熟铁。将生铁倒入熟铁中进行“杂冶”的方法,就是浇钢法。在机械技术上,陶弘景“欲使十二轮循环,因流水自然漏,故不必循规蹈矩,山涧之水易成垢,不均匀,故不成立”,是挑战古代计时装置的机械技术难题。虽然这个水车钟的计划并不成功,但他的创造精神值得学习。
陶弘景也是道教上清派茅山派的创始人。他除了在上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外,主要是对前人的养生经验和思想进行了收集、整理和总结,“为道教最终形成修养与生活护理并重(养心、炼形、身心合一)、动静结合、多种技法相结合的医学养生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