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以后生猪价格走势预测加200分。

说到今天的养猪业,大家似乎都是清醒的,每个人对养猪业的看法都不一样。投机的养猪户把现在的市场看得像炒股一样,而专业的养猪户只能日复一日的做,他们无法对未来的市场做更多的预测和分析,因为他们看到了太多好的和坏的东西,他们真正与当前的养猪形势、相关工作者和业内人员进行交流,普遍会发现一些值得我们探讨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在江西省举办的全国养猪高级培训班的学员发现,80%的学员都是新建的养猪场,投资规模巨大,至少投入500万到几亿元。他们有的主要是因为看到目前养猪比较赚钱,就用自有资金发展养猪业,有的是先出一部分自有资金,然后按照国家对养猪业的补贴政策,由国家扶持。这种情况目前在各省尤为普遍。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养猪业会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业的,一种是投机的。下面我们分别按职业和投机来分析这种情况。从今天到年底,我们认为会发生几种情况,是否正确,仅供参考。

1,饲料价格上涨导致养猪成本增加。

我们和国内很多饲料企业讨论后发现,涨价是必然的,磷酸氢钙(一种微量元素)在饲料生产中是避免不了的。这种微量元素已经从一年前的不到2000元一吨涨到了6000元一吨,而且还会进一步上涨。国内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占全国销量40%的四川龙蟒集团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地震停止了企业和许多矿山。为了恢复正常生产,我们必须等待余震过去。四川很多饲料企业去外省采购,导致产品上涨,其他要素也在其中。所以对国内饲料企业打击很大,估计饲料企业会大面积关闭洗牌!只有大规模资金雄厚的才能生存,所以对养猪户来说意义是一样的!

2.肉价下跌了。

最近国家发改委降低了肉制品出口退税中的税率,相当于限制了肉制品的出口,开放了国外肉制品的进口。更多的国外肉制品进入中国,有缓冲肉价的好处,主要是奥运会的到来,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停!这个价格下降并不是说已经跌到谷底,而是不能有高价。

3.集中精力屠宰

我们从一些规模猪场(万头以上)了解到,这些猪场上半年出栏量较少,7、8月份大多会出栏量较多,所以这段时间可能是猪价的低峰期,这一点不得不考虑。

4.洪水的发生

俗话说,有暴风雪就有洪水。如果发生洪水,部分地区的猪会因为饲料运输增加而患病。要知道一个人要居安思危,不能等到出事了才想办法解决。对我们来说,保持高度警惕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有难,人人有责。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国家遭受太多的损失。保护自己就是保护国家。国家强,你也强。

5.作为养猪户,你要承担价格波动。

只有用心,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价格下跌,一些投机者会放弃投资,所以专业养猪户仍将是最终的赢家,但新的疾病每天都在发生。只有多学习,才能战胜一切。

猪肉连续一年高价运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郑州市商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市场上的猪肉仍有小幅上涨。猪肉为什么能涨到历史最高?未来猪肉价格走势会怎样?怎样才能让猪肉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养猪的出路在哪里?

“必须建立长期的市场预警系统,客观统计社会上的存量情况。”“只有去规模化,国家才能控制好这个市场。”这是畜牧专家给出的两条出路。

零售市场的猪肉价格仍在上涨。

4月3日11: 40,淮河农贸市场前来买菜的顾客并不多。这里有七八个猪肉摊。记者一走近,摊贩张女士热情招呼:“买肉?”后腿肉14元一斤,排骨13元和15元(一斤)。“马路对面的双汇店里,后腿肉每斤15.7元,排骨18多块。

“最近猪肉涨价了吗?”记者问。“过完年就没怎么涨了,一斤也就1元左右浮动。”张女士告诉记者,春节过后,买猪肉的人少了,一天只能卖一头猪。“我不想卖高,不会跌。”张女士说,除了摊位费等各种成本,卖一斤肉也是五毛钱的利润。“几年前,我每公斤卖六美元,赚了五毛钱。现在卖二十多块钱还赚五毛钱。”

和张女士一样,其实很多农贸市场的摊贩都不希望猪肉涨价。纬四路农贸市场的猪肉摊贩程女士也有同样的想法。程女士是一名下岗工人。五年前,她和同样下岗的丈夫陆先生开始在市场上租摊位卖肉。一年多来,收入并没有因为物价上涨而增加,反而下降了。猪肉批发价的双重上涨,市场租赁费的上涨,让她感到力不从心。她说纬四路农贸市场有15个肉摊,从2007年5月肉价上涨开始,直接导致五六个肉摊关门。

郑州市商务局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郑州市猪肉市场价格与去年相比仍在高位运行,但基本稳定,价格波动在合理范围内。

养殖场上游生产规模大幅增加。

武陟湾头养猪场现在有6000多头生猪,主任梁忠志计划到今年年底生猪存栏量增加到1,000头以上。关于每头猪的利润,他算了一笔账:“现在一头商品猪成本约为1200元,而一公斤猪的市场价格约为17元,一头猪的利润约为500元。”

2006年生猪价格每斤2.8元,卖一头生猪利润100到150元。现在利润增加了近300元。

“每头猪赚200元已经很高了。现在每头猪最高利润能达到700多元,是养猪户有史以来的最高利润。”荥阳市生猪协会会长卢百顺说。

有11年养猪经验的卢百顺每天都很忙。除了打理自己名下的三个养猪场,负责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养殖技术交流,他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定期向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商务部汇报生猪生产情况,并提供相关建议。"我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

按照郑州的统计标准,郑州50头以上的养猪场有6000多家。荥阳有母猪50头以上的养猪场150多家,年出栏生猪1000头。

由于现在养猪利润高,荥阳的养猪大户都下大力气提高生猪产量。鲁百顺三个养殖场目前可出栏生猪10000头,计划年底出栏生猪20000头。

“目前,规模养殖户积极性很高,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根据最近对郑州市23个自然村和18个规模养殖场的调查,90%的农户都在满负荷生产,平均增产30%。”郑州市畜牧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从网上查询了解到,全国普遍如此。去年以来,由于生猪利润大幅增长,加上国家的扶持政策,各地的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增加了不少。

为什么生猪供应不足?全国自由放养的家庭数量下降了50%

虽然饲料、人工、保种、防疫等成本增加了40%以上,但养猪利润可观,每头猪赚500元左右,可以说是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场这么快,为什么市场上的猪还是供不应求?进而导致价格一路上涨?

“很多人预测今年下半年猪肉价格会下降。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生猪的数量仍然不足。”给出了卢百顺抛出这样观点的原因。

“2006年席卷全国的蓝耳病使三分之二的小规模养猪场和成千上万的散养户深受其害。超过50%的散户和小规模养猪户退出生猪生产行列。生猪的全面短缺造成了猪肉价格暴涨的畸形市场。”卢柏顺说,根据公布的数据,2006年以前,我国生猪生产的格局是散养户占75%,规模养殖场占25%。在河南,规模场与散养户基本相同。"现在太多的散户投资者已经从生猪市场撤出."

卢百顺说,猪病往往对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比如中国养猪第一大省四川,几年前得了猪链球菌病,到现在还没好。已经从大省转移到大省了。“猪一旦生病,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抗病能力很差。当他们生病时,他们会死去。截至目前,仍有不少散养户和规模养猪场受到疫病影响,出栏率有所下降。”

不是只有卢百顺一个人说散养户退出市场,生猪供应不足。

“我们国家以前是全民养猪,现在很多农民都不养了,所以到了市场供应的时候肯定是供不应求。”郑州一位养猪大户分析了肉价上涨的原因。

武陟湾头养猪场主任梁忠志说:“一头猪对农村农民来说能赚800元。他为什么不筹集这么高的利润?”因为他风险太高了,养了1年,突然疫情爆发,猪死了,就是养殖系数太小。"

梁中智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养殖户喂了10头猪,三个月内可能有一半会死。利润再高,他也是赔钱的,所以现在没人养猪了。因为农民外出打工,一个月能挣1000多,相对无风险。

为了防止各种疫情的发生,养猪户和养猪场都在增加医疗、防病、猪舍消毒等费用。卢百顺说,仅这一项的投入就比几年前高了四到六倍。“原来我每个月5000元的兽药就够了,现在每个月需要3万元。”

“只养十几二十头猪的小散户没有这样的抗风险能力,所以大规模退出市场。相比之下,河南乃至全国的养猪场还是太少了。”郑州一位畜牧行业专家这样分析。

记者近日从郑州市畜牧局获悉,郑州六县(市)八成以上散户不再养猪。荥阳市王村镇韩村,曾经是养猪专业村。全村3700户有1.900头猪,现在70%的猪舍都是空的。村里的养猪大户王天河说,由于市场不稳定,小户养猪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多,所以这几年小户的数量一直在减少,特别是去年村里80%的小户都不养了。

专家意见解决问题有两种方法。

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国家还是要控制疾病。蓝耳病和5号病损失比较大。国家还是要拿出更好的方法和措施,需要人力和资金投入。猪没病,农民才敢喂。”卢百顺等养猪大户也认为,政府应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及时掌控市场生猪供求关系,及时向养猪户传递市场数据。

那么,中国生猪生产的出路在哪里?

专家认为,老百姓要想经常吃到价格合理的猪肉,需要完善生猪预警和监管体系,改变养猪业机制。这恐怕是解决问题的两个根本途径。

在几千年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中国的生猪生产直到现在也没有走出以农户为单位的散养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生猪养殖的抗风险能力很低。面对疫情,他们往往显得无能为力。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猪学会副理事长、河南农业大学生猪生产教研室副主任任认为,必须建立长期的市场预警系统。他说:“2006年5月到2007年5月,库存情况出现了问题,直接原因是生病的问题。按照正常的预测,是可以预测市场情况的,是可防可治的。如果各职能部门都能像总理一样重视,生猪市场就不会出大问题。”

当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虽然与散户大量退出市场有关。但从长远来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吃肉的问题,“只有走向规模化养殖模式,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投入,国家才能很好地控制这个市场。”任说,现在在中国,大规模养殖、小规模养殖、千家万户的分散养殖,就像一盘散沙,管理无序。因此,培育规模化养猪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产业化道路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未来我国生猪生产的发展路径。

“我们国家必须走这种模式,国外很多年前就走过这种模式。比如美国,60年代从事生猪生产的有654.38+0.5万户,现在只有67万户,逐渐剔除缺乏竞争力的农户,但生猪总存栏量和出栏量在9000万头左右。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养猪业的成熟,这样这个市场才不会那么大起大落。”

记得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