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道家智慧的现实意义
道家智慧:管理之道,生活之道,养生之道。道教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个哲学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生于春秋末期涡河之畔(今安徽杨过)的老子,战国时期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西汉时期生于淮南王刘安。他们的思想分别体现在《老子》、《庄子》和《淮南子》中。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无为”为基本理念,追求人性的朴素和精神的自由的学派。道教博大精深。它与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教文化的了解有限,存在诸多误解。比如历史上流行一种观点,认为道教重天轻人,重自然轻人事。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实际上,道家既强调天道,也强调人道,强调自然,也强调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讲人性,讲人事。而是把对人性和人事的研究引向更广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以自然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性的相互观照中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一、道家管理(一)“无为而治”的道家管理及其现代启示主张“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很多人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什么都不做或什么都不做,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之举,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行事。其实,道家的“无为”是一种非常明确的“为”的方式和手段,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在任何组织中,都存在被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领导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规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不是面面俱到。处理好“做”与“不做”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有的领导艺术。只有在小事上善于“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做好大事会事半功倍,专注小事可能事半功倍。这就是道家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任何时代的管理者,任何管理工作都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尊重人性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在这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个理念告诉我们,管理不应该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应该无限制地榨取人的力量。这种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将权力下放给下属,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的管理方法。把“无为而治”运用到管理中,要求管理者遵循自然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要善于因势利导,顺其自然,做对的事,不做错的事。按照老子的思想,管理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的管理者按道而行,他虽然实施管理,却让人感觉到他的存在;第二层次的管理者是以“德”行事的。他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能给人民带来利益,人民爱戴他。第三层次的管理者依法办事,人们害怕他,但并不真正支持他;第四级的管理者是按照“欲望”行事的。他什么都不懂,却想打理一切。人们讨厌他。在老子看来,只有一级管理者才能达到“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这个理念告诉我们,管理的最高境界是顺应自然、尊重人性的管理,最有知识的管理者是在闲暇中有条不紊地管理管理对象的管理者。(2)道家“有无共长”的管理方式及其现代启示“有无共长”是老子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从哲学上讲,“有无”是指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即“有”,都是从“无”中产生,并不断转化为“无”的。这一思想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方法,对现代管理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第一,“有无”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革故鼎新”的辩证思维。大多数人习惯从正面思考出发,肯定“那里”的作用;道家更注重负面思维,强调“无”的作用。基于“存在”的肯定性思维,往往表现为循规蹈矩;建立在“无”之上的消极思维,往往表现为标新立异。道家强调“有无互存”,实际上是主张积极思维与消极思维的有机结合,主张一种“创新与创新”的辩证思维。这种思维要求管理者乐于探索新问题,勇于迎接新挑战,善于原创,敢于冒险,有主见,不迷信权威,启发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善于将“无”转化为“有”,赋予管理工作以创新精神。其次,“有无互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虚实结合”的管理艺术。道家“有无互存”的辩证思维运用到管理实践中,要求管理者善于将“实用”与“务虚”结合起来。苏轼有句名言:“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这首诗道出了一个道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管理者有时不得不善于从混乱的“务实”活动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以避免被当局者迷,为外人所明。对于管理工作来说,不讲务实不好,务实不退也不好。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都善于将“务实”与“务虚”相结合,从超凡脱俗的虚拟环境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