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自然规律。

在《庄子》一书中,有一篇专门论述养生的文章,阐述了庄子对养生之道的看法。这篇文章叫养生大师,是《庄子》第四篇。

在全文开头的第一句话,庄子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会感到惊讶的观点:“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有了极限,就没有极限,也差不多已经有了;这只是一个知道的问题!“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们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我们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让我们失去理智。既然知道会这样,那么去做岂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这句话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却反映了庄子的养生观:外物无重于命。

接下来,庄子从整体上阐述了他的养生观,即:顺自然之道,以顺物为常法。什么是自然的正道?庄子在文章中认为:做世人称之为善的事不贪图功名,做世人称之为恶的事不面临行刑之辱。这是自然的正道,自然的正道就是做完全符合自然的事情。做顺应自然的事,就不会贪图名利,遭受惩罚,所谓善与恶,就是天壤之别。此外,庄子认为,只要能以“观天命”的方法做事,就能自保,保全本性,不会给父母留下任何后顾之忧,也能安享余生。

后来庄子用懂得如何对待牛的故事来解释养生要顺应自然:大厨为文宰牛时,动作娴熟,声音如音乐,文惊叹不已。放下刀后,大厨说:“我是按照牛的自然生理结构,用刀沿着肌肉和骨骼之间的大缝隙解剖牛的,从来没有碰到经络交汇、骨肉紧密相连的地方,更别说大骨头了!”优秀的厨师每年都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在用刀切肉,而普通的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在用刀切骨头。其实牛的关节和其他部位是有缝隙的,刀刃也不是很厚,我做起来很顺手,所以我的刀用了19年了,但是刀刃看起来还是像刚磨过一样。每当遇到筋和关节聚在一起的不对劲的地方,我都会格外小心,不敢大意。眼神专注,动作缓慢,刀势轻微。"

在这个故事中,厨师19年不换刀,是因为他在宰杀牛的时候,沿着牛的自然结构进行了解剖。庄子借此机会表明,养生的关键是顺应自然规律,人为干预绝不能破坏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像优秀厨师和普通厨师手中的刀一样难。另外,厨师遇到难以解剖的地方,会谨慎专注,动作缓慢轻微,这也说明养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静下心来,走一条符合自然的正道。

然后庄子举了一个天生只有一只脚的右老师的例子,为了说明人的长相是上帝给的,不是人给的。另一个例子是一只生来生活在沼泽边缘的雉鸡被关在笼子里。即使吃饱喝足,精力充沛,但终究是不快乐的,以此说明在后天的人为改变下,即使物质条件得到改善,最终也会影响先天的精神本性。通过这两个例子,阐述了人最初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遵循自然是合理的。追求外在的名利没有意义,反而会伤害自己的本性。

最后,庄子讲述了朋友秦时在老聃死后前来吊唁的故事,说明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忘记情感这个主题。老聃的朋友秦时前来吊唁,哭了几声就走了。老聃的门徒对此感到迷惑,问道:“你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时答道:“是。”门徒又问:“你能这样悼念你的朋友吗?”秦时曰:“好。”并解释道:“刚才,我看到那老头在灵房里哭。他哭得像他的父母和孩子,那个年轻人哭得像他的孩子。喜生厌死是违背常识和真情的。他们都忘了,人是自然遗传的,是天定的。古人把这种行为称为背离自然的过错。你的老师应该生在对的时间,死在对的时间。这就是顺应自然的原则。内心不需要悲伤和喜悦。古人称之为自然解脱。”在这个故事中,庄子解释了人的生死在于顺应自然,没有必要对生死感到悲喜。忘记情绪,顺应自然才是真正的出路。

文章最后以庄子为照明之物的烛薪终会燃尽,但火永不灭的例子,说明人体终会消失,只有顺应自然,才会长久。

综上所述,庄子在文章的开头就阐述了全文的主旨,养生之道就是顺应自然的正道。后来的《我的巧师父》《我的独腿老师》《笼中野鸡》《秦丧》等故事都详细论述了这一点。在庄子看来,所谓养生,其实就是养好自己的自然本性,忘记情绪,不被外物所困,这样即使身体消失,自然本性也会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