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什么作用?
1.局部热刺激效应
艾灸是用艾火刺激人体的某一部位来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艾灸点皮肤外温度高达65438±030℃,皮肤内最高温度约56℃。皮下和肌肉层的温度变化与表皮不同,艾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还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加强局部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斑疹、水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的消散和吸收。同时能增加汗腺的分泌,有利于代谢物的排泄;还可引起大脑皮层抑制扩散,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起到镇静镇痛作用;同时,加温也能促进药物的吸收。发现艾灸有近红外辐射。人体不仅是红外辐射源,还是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人体的活动提供必要的能量,艾灸发出的近红外光的量子能量是由人体调节的。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刺激振动”的基础上,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的能量/信息代谢紊乱,调节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
2.经络调节
经络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艾灸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相互协调。这种协调关系主要是通过机体的自动控制和调节系统来实现的。皮肤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沟通的作用,大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即皮肤经络系统。
大脑的四肢和内脏有上百个骨骼,这也是生物全息术的研究成果。医学证明,即使是很小的局部病变,也会表现出全身紊乱的全部反映(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热和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控制系统。因此,艾灸施于穴位时,由于艾火的温热刺激,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调、作用叠加的结果,产生生理放大效应。
3.其他功能
艾灸的治疗作用也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而且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即低者可升,高者可降。由于艾灸施于穴位,首先是刺激穴位本身,刺激月经,调动经络的功能,使其更好地发挥整体的行气活血和阴阳作用,激活皮肤中的一些神经末梢酶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所以对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的机理是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内脏和四肢的病变部位。这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节,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刺激下,产生了治疗的乘数效应。
功能
摘要
艾灸艾灸也叫艾灸疗法。它利用艾草或其他药物在体表放置穴位或痛点进行烧灼和温熨。借助灸火的微热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的功效。《黄帝内经》灵枢功能说针刺宜针,《医学概论》也说“药不足,针不足。”可见艾灸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因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保健作用而被广泛传播。主要功能可归结为以下内容:
温经散寒
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气血的功能,气的运动导致血的循环,气的停止导致血的停止。经脉血气的流行,完全是因为“气”的推动。“寒则气滞,热则气病”等各种原因,都可以影响血气的盛行,引发各种疾病。而温则滑,气寒则涩,也就是说气血运行具有温则散、寒则凝的特点。所以朱丹溪说,“血热了就好了,冷了就凝结了。”。所以凡是气血瘀滞,没有热的疾病,都可以用温气来治疗。《魂枢·刺真邪》篇说:“脉中血凝而止,佛可从火中取之。”《灵枢禁服》也说:“困者,因其脉血在中,血寒,宜灸之。”艾灸是其温热刺激的应用,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刺激,达到温经散寒,加强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所以艾灸可用于瘀血风寒引起的痹症、腹泻等症,效果非常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分布在人体的各个部位,有内脏,也有肌肉、骨骼等外部组织。在一个正常的身体中,气血在经络中循环不息,按顺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界因素的侵袭,使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不通,就会出现肿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此时艾灸某些穴位,可以起到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平衡功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疖。
扶阳古托
生命取决于杨琪,如果你得到你想要的,你就会活下去。如果你失去了你想要的,你就会死。因此,阳病会充满阴,而阴会寒冷和晕厥,或袁琪被困,你的脉搏会稍微关闭。此时,正如苏文爵论所说,“杨琪将衰于下,必寒晕厥。”当杨琪衰落,殷琦独自盛行;当杨琪达不到手和脚时,手和脚是冷的。对于病情危重、阳气衰退、阴阳分离等疾病,用大锅重灸,可祛阴寒,复阳以救之。这是其他穴位刺激疗法达不到的。宋代《针灸养生经》中也提到:“凡溺死者,一夜可救,脱去死者衣服,灸脐者活。”《伤寒论》指出:“热病会诱发利,手脚冰凉...若脉不达,灸则强身。”。“李霞,手脚冰凉,易怒,灸厥阴,无脉者,灸”。说明凡是阳虚的危重病人,如呕吐、腹泻、手脚冰凉、脉弱等。如用大艾炷灸关元穴、神阙穴,常可起到扶阳固本、缓解不良事件的作用,临床常用于中风和急腹症。
升阳解郁
由于阳气虚弱不稳,可引起上虚下滞,出现脱肛、阴滞、久泻、崩漏、滑胎等。《灵枢经》中说“郁则灸之”,所以常用艾灸来治疗气虚下垂的脏腑。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也认为“掉进陷阱的人不会感冒”,“天地之间没有什么,只有阴阳”。阳在外,阴在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阳沉入阴,则是阴居于其上,恢复其阳。如果脉象和证候都在外面看,就用艾灸”。因此,艾灸疗法不仅能起到温阳助阳、升阳解郁、安胎固经的作用,对卫阳不固、腧穴松散者也有疗效。使身体机能恢复正常。比如脱肛、阴滞、迁延性腹泻等疾病。,可通过艾灸百会穴来改善,从而“推上来”,又如《论语·经》云:“穴泄寒气过程中脱肛者,艾灸满水。”总之这也是艾灸的独特功能之一。
解毒泄热
艾灸与美容历代很多医家都提出了热证禁灸的问题。如《圣纪总录》指出:“夫若与阳病,将是大逆不道”;许多现代针灸教材也将热证列为禁灸。但古今医家对此看法不一。古代文献中也有艾灸可以清热的记载。灸法治疗痈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书都将灸法作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唐代《备急千女方》进一步指出艾灸对脏腑实热有导泻作用。书中多处还论述了热毒蕴结所致痈、阴虚内热证的艾灸治疗。比如说“小肠热盛,阴灸足,随年而愈盛”,又比如“肠痈弯两肘,肘尖骨皆壮,脓血便下,即之。”解渴,口干不能当忍者,灸小肠强,灸三寸跨。"金元时期的医生朱丹溪认为,灸热证就是“从点论治”. "《医学概论》阐明了灸治热证的机理:“热为灸,导致热郁,火为燥。“《金鉴灸痈》指出:“痈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由无痛灸至痛方,由疮灸至无痛灸,最宜”。总之,艾灸可以以热诱热,使之外出。艾灸能散寒清热,说明它对机体原有的功能状态有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随着艾灸的增多和临床范围的扩大,这一功能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疾病预防和保健
中国古代医生早就认识到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未病先防”、“未病先治”的学术思想。艾灸不仅具有治疗作用,还具有防病保健的功能,是防病保健的方法之一,在很多古代文献中都有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就有提及;为了预防狂犬病,要艾灸狗咬的三强处,也就是用狗伤的方法艾灸。《备千金要》云:“凡官游吴蜀,常需灸三两处。若暂不使疮,疖温疟气不伤人。”说明艾灸可以预防传染病。针灸大成提到艾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有句话叫“要想身体健康,李三常不做”“李三灸治百病”。因为艾灸能温阳补虚,所以艾灸足三里、中脘能使胃气充盈,而胃是水谷之海,五脏皆受其影响,胃气充盈,所以气血充盈;命门是人体的真火,是人之根本;关元、气海是储存精血的地方。穴位艾灸能使人感到胃气充盈,杨琪充盈,精血充盈,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使疾病和邪气不易犯,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在现代,艾灸的防病保健功能已成为重要的保健方法之一。
请接受回答,支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