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想在云南生活?

云南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文/孙琳琳

中国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外地,一个是云南。中国的人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忙碌的朝九晚五的生活,一种是晴空万里的云。

走进云南,不仅仅是去一个地方,更是走进一种生活。

楚将军苗壮可以描述过去2300年的云南之行。与中原文明结缘的南诏、大理,至今让西方人神往的香格里拉,群星璀璨的国立西南联大大师,挥洒青春与泪水的知识青年,今天定居云南寻找新生活的各国友人,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和书写者。

进入云南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发现史。而每一波去云南,都引领着中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

云南有很多奇人,比如诗、美食、罗旭、卡瓦、孙冕、谢飞。

孙冕,《新周刊》创始人兼名誉总裁。

彩云之南,有些东西永远不变。比如四季如春的气候,永远立不起来的红嘴鸥,取之不尽的丰富物产,滇池洱海的山川赋予云南人豁达的性格。而这一切的灵魂,就在于滇池。最云南生活方式的魅力最终聚集在昆明和古老的云南王国。

来云南吧。只有来到这里,你才能开始真正属于你的生活。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中国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富裕生活。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几千万人口,持续创造着辉煌的经济成就。从霓虹闪烁的辉煌城市开始,许多人努力工作,获得了财富和成功。他们有豪宅,名车,名牌,享受洋酒,雪茄,米其林美食。消费主义泛滥,导致人们无休止的购买、比较、淘汰。

但与此同时,新富人群的幸福感并没有增加。他们也* * *享受雾霾,拥堵,浮躁的人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指向一个目标,那就是成功,成功。10年前的《新周刊》用一整个封面的题目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一种毒药叫成功。“在成功的逻辑里,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收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别人羡慕的成功人士,那就证明你做不到,你犯了不成功之罪!”

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发现,他们只是在过着别人的生活——假装活着。

为了寻找自己的生活,人们开始了跨世纪的迁徙之旅。

在云南,有“生活”。

中国人该何去何从?

2017年,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GDP增速预计达到6.8%-6.9%,出口增速8%,实现了2010以来年度经济增速的首次企稳回升。除了北上广深四大龙头城市,新一线实力城市正在全力以赴争夺第五城。经济,房价,教育,人口,医疗,旅游都可以量化比较,但是生活呢?

人生是唯一不能横向比较却完全靠亲身经历的东西。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把中国人从大城市带到了其他地方。但是去哪里呢?

中原不宜居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笼罩在大范围雾霾的阴影下。拥堵的早晚高峰,不可避免的交通限制,频繁的呼吸道疾病,这些都抵消了祖国中心精英们的优越感。

江南已经转型了。永远适合淡妆和浓妆的习字湖,已经不再是杭州和杭州周边城市的核心景点。江南富人的阴柔气质,被一个突飞猛进的大公司改变了。田园牧歌般的土地,成为了电商的天下,财富的大本营。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骄傲、焦虑、功利。

海岸正在决堤。自2010国务院正式批复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旅游地产受益最大。源源不断的外国游客将每一个海边飞地都买成了一个超级市场。爱一次付清全款的东北人,承包了海南60%的物业,生活配套却跟不上,把想象中的养老生活留在了规划和投资阶段。

海外坏了。更有实力的中国人可以在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气候宜人的度假村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活。但语言障碍限制了交流,地域不熟制约了步伐。如果几十年的努力换来的只是一套可望而不可及的豪华别墅和孤独的海外生活,这样的投资值得吗?

给我一条命,地方在哪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的迁徙路线图最终指向云南。

云南是中国人居住的理想地方。

云南的魅力在哪里?

云南有山有水,但云南最大的魅力不是山川,而是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片土地成为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下仅存的“生命主人”。

云南得天独厚,空气清新,花草树木遍地,阳光、空气、水供应过剩。人均水资源超过1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这里有九大高原湖泊:滇池、洱海、抚仙湖、澄海、泸沽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其中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滇池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也是云南的精神和灵魂。

古滇国遗址和滇池沿岸出土的青铜器,是中国青铜史上最后的晚霞。古老云南文化的绚丽魅力,浓郁的云南地方民族风格,先进的铸造工艺,照亮了云南2300年的历史。生命大于皇权的云南文化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云南是动物界,植物界,菌类王国。这里有脊椎动物1737种;在我国约3.2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有1.5万种;野生菌是云南的特产,约有250种,占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占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

如此丰富的物产,培养了云南人富足平和的气质。大理自古战乱少,历时四百余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量禅让。云南人思想丰富,艺术创造力强,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狂野。

而多元融合是云南的独特魅力。自战国以来,这里就是东亚文化、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的交汇点和绝对中心。26个民族“杂居,小聚居”。民俗、宗教和艺术相辅相成。不管是外地人还是外国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最真实的生活方式。

这样的云南怎么可能不养人?这样的地方怎么能不让人流连忘返?

来自云南的艺术家叶永青说:“云南让很多人慢慢释放了枷锁。原来的伪装或者禁锢在这个地方一点一点的剥离,人变得越来越真实。到最后,他们甚至有点任性,甚至回到一种更顽童或者更孩子气的状态。”

云南让人返璞归真。

中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云南。

云南极限挑战者金,攀登过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也是世界上完成“7+2”极限冒险最快的探险家。他曾说:云南地大物博,有山有水。三五个月不去村里村外看看,也只是观光,看不到真正的云南。

的确,云南是一个越了解越想了解的地方。但是昆明为所有向往云南的人提供了一个入口,每一个飞往昆明的航班都会向前延伸到丽江、大理、腾冲、西双版纳。每次到了昆明,其实就是进了云南。滇池南岸著名的云南古城,汇集了高峡至平湖500里的最美山川,1108亩的湿地生态,108的露天森林水池,600亩的欢乐世界,700亩的古滇博物馆,15的土著民族部落的日常习俗。你能想到的云南的一切在昆明都是美好的,这个城市就是一个家。

在云南,没有陌生人,也没有陌生人。

云南包容一切奇奇怪怪的东西,给它们养分,让它们沉溺成传说。

生长在这里的云南人罗旭,以其奇特的建筑、美酒佳肴与云南结缘。上世纪90年代首次登陆云南的广东人孙冕也表示,来了以后就离不开云南。台上唱雷鬼,台下养鸡酸菜,是来自中缅边境的卡瓦乐队的日常,也是云南的日常。

Kawa乐队从无拘无束的自然生活中汲取灵感。

云南也接纳所有的普通人,他们在大城市所承受的压力,所过的假装生活,都可以在这里画上句号。

二十年前,当中国人第一次踏上旅游之路时,玉龙雪山是他们的圣地。那些传说中的风流韵事,躁动而无辜。不能留下,但可以纪念。当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环游世界的愿望时,度假成为云南新的吸引力。有多少人辞职去了蔡赟南部,又有多少人从这里出发?

云南,结束疲劳;云南,抚平了悲伤;云南给人从零开始的勇气。时间指向2017,当开客栈买民宿的生活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云南又一次引领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第三次浪潮——定居云南,你拥有了日常生活之外的第二次生活的可能。

定居云南,寻找第二次生命的可能。

深爱云南的人很多,于坚是最深情的一个。他在《昆明的故事》中写道:“我认为昆明给世界的启示是,人类应该从血与火、污染、灾难、毁灭和远离存在的历史中走出来,生活在昆明这样的地方,与花园般的地球同归于尽。”

千百年来,云南这片土地激发的不是征服世界的野心,而是回家、回归家园、享受生活的渴望。在红嘴鸥飞翔的海边,在中国著名的古城云南,人们有了一个新家。

更精彩

见《新周刊》507专卷。

走进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