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是谁发明的?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颛顼发明的。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颛顼这个词。转是圆头肥脑的意思,转是饰品的意思。合在一起,都是戴玉的人。

颛顼(zhuān xū),中国古代部落首领,是“五帝”之一。他姓纪,名莱,黄帝之孙,昌邑之子。

颛顼生于若水,居贫桑,后在高阳封地。后来称帝。废除鸟官制度,建立五官制度。废除了少昊创立的八卦历法,根据当时农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建立了更加科学实用的颛顼历法。

颛顼历始于孟春,正月初一是立春。一年分为12月,每月30天,每年12月36天。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又分为孟、中、吉三个节气,四季有十二个节气。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和基础。

汉初历法基本沿用颛顼历,颛顼历为四分之一历,回归年长度为365天和1/4天,19年7闰。汉武帝时,司马迁等人受命创制了《汉历》,邓萍创制了81点历,史称《太初历》。

此时“二十四节气”基本确立。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练中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标准,是北斗的运行方向。北斗的运行与二十八院合作,形成一个科学的历法和天文系统。

2016年,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闰年创立于古代帝尧,精确算法的创始人是祖冲之。闰年的概念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最早出现在《虞书要典》中,“定闰月四时,成人礼。”孔川曰:“一岁则十二日,未三岁则一跃。”说明古代已经有了比较准确的闰月方法。

古代一直沿用《一章》十九年七闰年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十九年中有七年是十三个月。这个算法已经用了一千多年了。但是这个算法不够科学,不够精准,不够准确。祖冲之根据元嘉历和古历以及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计算,提出了391年144闰的新算法。

而且首次提出了“岁差”和“交点月”的计算和使用。最后产生了最新的历法《大明历》。

相传二十四节气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发明的,闰年是尧帝定的。传说不一定是真的。我国古人把所有的好东西都集中在名人身上,很容易传播。二十四节气的发明不是一天完成的,也不应该是个人的成就,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几代人观察和实践研究的结果。闰年的精确计算应该是中国古代科学家祖冲所为。毫无疑问,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他们就与岁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万物随岁月而生,万物随岁月而逝。历法的历史也是人类变化的历史。科学日历显示时间并不神秘。在合适的时间飞跃,在合适的时间做事,在合适的时间做事,跟着天道走。我国古人很早以前就观测天文,制作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关于天文历法、节气、闰年的传说很多,而且还是神话,可以相信但不能完全相信。阳历是从物候历到天文历。我国的历法经历了许多变化和争议。先秦历法中,夏商周历法有数百种,包括季历和古六万年历。从汉代到明清,有太初历、大衍历、十二齐历、计时历、崇祯历。在历法之争中,有太初历之争、大明历之争、朝廷历之争、大衍历之争、崇祯历之争、现行立宪历之争等等。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敢肯定的是始于春秋,确立于秦汉。它不应该只是一个人的发明,而是由集体的经验和智慧总结出来的。闰年计算的更加准确,要归功于祖冲之的正确。二十四节气是逐步完善的,先算半个,再算四个,以此类推。它最早是由土贵的日影法确定的。今天,最古老的“周公测站”仍保存在河南嵩山焦大,就是最好的证据。

二十四节气不是某个人的发明,而是我国劳动人民历史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应该说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公元前104年,邓萍制定了《太初历》,并在历中正式设定了二十四节气。

同理,闰年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它的设立是为了弥补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一年中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弥补时差的年份是闰年。

二十四节气和闰年都是我国古代历法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农历。

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闰年是谁发明的?

二十四节气和闰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逐渐创立的。没有人研究和发明它们,但它们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

最早的时候一年分春秋,到了周朝又进一步分春夏秋冬。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有了四个节气:第二个至日(冬季至日,夏季至日)和第二个春分(春分,秋分)。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和完善,西汉已经有二十四节气了。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历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阳历,二十四节气排列如下:

二月:立春,下雨;

三月:惊蛰,春分;

四月:清明,谷雨;

五月:长夏,小满;

六月:芒籽,夏季至日;

七月:小夏,大系;

八月:立秋、立夏;

九月:白露,秋分;

十月:寒露,初霜;

11月:立冬,小雪;

12月:大雪,冬季至日;

一月:小寒,严寒。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可以看出:

立春、长夏、立秋、立冬写的“立”字,表示春夏秋冬的来临。

夏天的至日和冬天的至日上的“至日”二字,预示着夏天和冬天已经到来;

春分和秋分的“分”字是平均分配的意思。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在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的中间;

雨表示开始下雨,雨势逐渐加大;

蛰是天气转暖,春雷开始响起,唤醒在地下冬眠的昆虫;

清明意味着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标志着降雨量的增加和谷物的旺盛生长;

小满表示小麦等夏季作物即将成熟;

芒种是小麦等有芒作物的成熟期,也是晚熟作物的冲熟期;

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所谓“三伏”就是这个时期;

署中“初”字,意为终止,表示盛夏的一天已经过去,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是指气温下降,出现露珠;

寒露是指天气变冷,露水很冷;

初霜,开始结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直到雪形成;

小寒和严寒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人们通常用“九”来表示这一时期的寒冷程度。

为了便于记忆,群众还把它编成歌曲广为流传:

春雨震春清谷,夏满山夏连热,秋露寒霜,冬雪寒寒。

闰月——农历的闰月

中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历。

在农历中,正常年份有12个月,6个大月,每个月30天,6个小月,每个月29天,全年354.355天。农历正月长度为29.5306天,全年天数与太阳年相差10天和21天左右。所以要定一个闰,就是春秋中期以后,三年一个月,五年两个月,19年七个月。每闰年有一个月称为“闰月”,过了一个月称为“闰月”。

古人非常重视设置闰,闰可以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一个太阳年左右,与自然季节大致一致。所以《尚书·尧典》说“闰月四时定岁”。

根据现有文献记载,闰月在殷周时期就已设定,一般放在岁末,称为“三月”。那时候闰还没有定制,有时候一年有两个月,所以会有“四月”春秋时期没有这个东西。从秦到汉初,九月以后,暮色已西沉,称为“最后的九月”。如《史记·吕后列传》说:“九月之后,暮色已到长安,代初以十月为一年之始,九月为一年之终,故闰月放在一年之末。古代也有中间的闰,比如三月、六月。当你跳而不跳时,叫做“漏跳”

感谢阅读!我是“当文化长了翅膀”!

古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指导着传统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在国际气象领域,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于2016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

“‘第五大发明’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科学遗产。从气候学的角度来看,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的规律,体现了中国人对待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将一年分为立春、长夏、立秋、立冬等。以反映季节、温度、降雨量和物候的变化。这反映了中国古人对气候的朴素认知。在农耕时期,中国的农民总是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他们的生活和生产。这一科学认识随后传播到海外各大洲,影响了整个世界。

“从现代气象学的观点来看,气候的形成主要受太阳辐射、地球运动、大气环流等影响。'二十四节气'虽然不是从这些角度解释的,但也反映了古代民间从自然现象对中国气候的认识,客观上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气候特征,比如四季分明。

《夏》一书是中国最早记录节气和物候变化的标志性文字,所记录的内容和观察结果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古人以五天为天,三次为天,六次为天,四次为岁,七十二次为天。气候的本质是地球和太阳的相互运动,是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物候和气象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二十四节气”体系逐渐完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已经可以用土规(在飞机上竖起一根杆子)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度;战国末期,鲁的《春秋》中明确提到了四个节气:冬、夏、春分、秋分。一年中,中午土归阴影最短的一天是夏季的至日,最长的一天是冬季的至日,长度适中的阴影是春分或秋分。西汉刘安编著的《淮南子》中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详细介绍了节气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内容,论述了太阳、月亮、风、雷电等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农业生产的影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陶寺古天文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原始社会末期,比世界公认的巨石阵天文台(公元前1680年)早了近500年。随着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尚书·尧典》的记载,说明中国人观测气象比西方早500年。

那么为什么要设计闰年呢?

据研究,是埃及帝国首次将类似的“闰年”概念加入到一年365天的日历中。他们希望使用阳历,同时确保日历不会与季节脱节。

后来,罗马共和国的朱利叶斯·凯撒根据埃及历法创造了一种12个月,一年365天的历法。在此之前,人们主要使用一年355天的日历,每两年插入一个月。虽然这种历法盛行了一段时间,随着研究发现一年实际上大约是365.24天,凯撒创造了每四年修订一次闰年的方法,他也因此被称为“闰年之父”。

在公历和闰年制下,现代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历法都与季节周期保持同步。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试图将民用日历、宗教日历和农业日历与太阳年同步。最后,人们通过添加“闰年”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再过3300年,这个问题还会出现。

闰年如约而至:本周六,也就是2月29日,是闰日。这种历法上的奇怪现象(几乎)每四年发生一次。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试图使日历与自然年份同步,但不幸的是,它适得其反,并造成了许多混乱。直到闰年出现,失去的时间才补回来。

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不是365天,而是365+09天。

回归年-地球公转一周的实际天数(近似值)

但是谁会愿意在365+09天庆祝新年呢?

所以我们去掉了奇数部分,把一年统一为365天。但是这个分数是多少呢?0.24219天大约是5.8小时。换句话说,我们每年损失5.8小时。

时间都到哪里去了?这就是答案。

然而,人们早就明白时间等于金钱。于是在公元45年,罗马独裁者凯撒大帝想出了一个解决每年损失5.8小时的办法:

“姑且花三年时间,不计多出来的5.8小时。第四年,我们把这些没用的时间加起来,在2月份安排了一整天。”

就这样,闰年和闰月出现了!

虽然凯撒是拍着脑袋想出这个办法的,但是别说他这么做有道理。

如果总是忽略每年不到5.8小时,那么100年后,我们的“公历年”和“实年”(或回归年)就相差25天!换句话说,每一个世纪我们将少于将近1个月。

我国古代历法专家一直以十九年为闰年计算单位,称为“一章”,每一章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出了十九年,七年就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已经用了1000多年,但还不够彻底和准确。

公元412年,北梁的赵左编写了《元历》,打破了年章的限制,规定600年中间要插入221个闰月。可惜赵旭的改革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著名历法数学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李元嘉时,仍采用十九年七跃的古法。

祖冲之借鉴赵括的先进理论,结合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太多,每二百年少一天,而赵括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闰的闰数太稀疏,不太精确。所以他提出了391年144次飞跃的新飞跃法,这在当时是最精确的。

除了改革闰法,祖冲之在历法研究上的另一大成就是首次应用了“岁差”。

祖冲之对历法研究的第三大贡献是,他可以找出历法中的天数,通常称之为“交月”。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祖冲之最终成功制作了当时最科学、最进步的历法——大明历法。这是祖冲之科研的高明之处,也是他对天文历法最突出的贡献。

2020年真的是很特别的一年,有闰年,有闰月。我希望在这特别漫长的一年里,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季节划分,在中国古代对农业生产起到了关键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中国有二十四节气?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农作物的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绝不能违背农时,即必须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才能有好的收成。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其他以农业为主的古代文明没有产生二十四节气呢?

这是因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古文明所在地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没有严寒,所以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不会太有限。与中国不同,中国属于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所以春播秋收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节气来进行,否则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

然而,如此重要的发明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它是中国古代先民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实践慢慢总结出来的,就像木屋和制陶一样,也是集体智慧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中国古代用的是阴历,但是二十四节气是跟着阳历走的。例如,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是固定的日期。为什么?这是因为农历对农业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根据阳历,也就是太阳的高度,才能指导农业生产。

所以古人把阳历中的一年平均分为24等份,每个等份定义为一个节气。古人不知道今天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根据北斗七星的方位变化来划分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名称如下:

立春、下雨、惊蛰、春分。

清明,谷雨,长夏,小满

穗籽,夏季至日,小暑,大暑

立秋,楚暑,白露,秋分。

寒露,初霜,立冬,小雪。

大雪,冬季至日,小寒,严寒

古人根据节气进行农业生产时,总结出很多窍门,如“清明播种,谷雨插秧”,“芒种铲,夏至日不收棉花”,“千年忙耕地,秋分翻地”,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在古代代代相传。

闰年是怎么来的?首先,闰年不是一个人发明的。就算有人觉得历史上有必要规定闰年,那也早就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了。

现代意义上的闰年是为了弥补阳历的误差。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365天5: 48: 46,一般一年是365天,每四年多出来的时间加起来大概一天,所以每四年,这一年就多加一天。

但是中国古代的闰年没有这么规定。

中国古代根据农历,每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30天,与阳历相差5天以上,所以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月份称为闰月。闰月加在年份上,需要参考二十四节气来判断。有闰月的一年叫做闰年。

同样,中国古代的闰年也不是归于任何一个人,而是基于普通人的长期观察,然后由国家决定的。

农历起源的传说可以追溯到黄三到夏朝,根据太阳的运行轨道,从春日开始,一年分为24个节气,约366天,也称为夏历、干历、阴历和阳历。。春秋时期,以月亮的轨道为基准,新月看起来像一月,一年十二个月,分别称为阴历、朔望月历、阴历。月和日是用数字来计算的(年还是以干或年号为准),一年大约是354天。。

中国历法实际上是阳历和阴历的结合。每个只有几天没有生命的农历月份都要重复一次,称为润月,有润月的一年大约有383天。(中国历法叫润月,不叫润年。)

公元一年的节气和公历(公历,新历法)是根据太阳的轨道制定的,所以持续时间最接近。中国是辛亥革命后才引进的西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停止中华民国的称呼。它们都和中国农历一起使用。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天地合”和“移光定位,待人正直”(注:《黄帝内经》)的实践,结合长期的生产、天文、气象总结出来的。

二十四节气表示地球绕太阳运行时到达的位置(黄道)。黄道的周长是360度。每年阳历3月21日太阳过春分,黄道经度为0。之后会沿着黄道经度逐渐增大,一圈为一年。

每十五度为一个节气,所以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十二月二十四节气,每个季节六个节气。古代节气称为“气”,每个月包含两个气,前者称为“节气”,后者称为“中气”。

二十四节气准确指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直接服务于农业、天文、地理、医疗,这是我国历法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明谷天。

夏天满了,夏天满了,夏天热了。

秋露,秋寒霜。

冬天下雪,冬天下雪,冬天有点冷

每个月两个节日没有变化。

最多差一两天。

上半年621起

下半年来。

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所以有些农历月份,月底气落,下个月就没气了。一般每隔两年左右,就会有一个月没有中性大气,正好与需要添加闰月的年份重合。有句话叫“隔三年两头跳,隔三年两头不跳”。所以农历规定非中性的月份为闰月,后面几个月称为闰月。如果2020年4月没有气,4月之后就是4月。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你的问题其实是两个,节气和闰年。

先说第一个,“农历二十四节气是谁发明的”。在这里,我想指出你的两个错误:第一,农历的提法不正确。中国的历法分为阳历和阴历,而且是阴阳结合。农历不是一个标准的参考。一般来说农历是阴历,是正月十五。它以月亮为背景,反映了风雨无阻。阳历以太阳为基准,二十四节气不是农历而是阳历。

二十四节气是一个回归年中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二十四个节气,一年四季变化,春夏秋冬。这是阳历,不是阴历。相传是黄帝发现的(不是发明的),其实更早。

延年还是阳历。一个回归年是365.25天,四个回归年多一整天,燕年是366天,四年一个。

延年也不是发明,而是发现,那是在黄帝之前,至少五千年前。

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肯定不是一个古人发明的。他们长期观察天象和农时与太阳的关系,并总结出二十四节气。

古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最初都是按照月圆和满月来测算时间的,一年355天,12个月在* * *。

古代经济主要是农业和畜牧业,都是靠天吃饭。发现庄稼和草的生长与月亮的运动无关,而与太阳的运动有直接关系。于是就发明了阳历。最初的月历被废弃,只有水手使用。

中国古人最早用农历来计量时间,中国称之为阴历。还发现农历不符合农时,发明了阳历,一年365天。当时的公历并没有使用十进制记数法,而是使用了60进制记数法的干支计数法,但公历是将一年365天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对应农时,指导农事。所以二十四节气是阳历,不是阴历。

中国人是最传统的,不像古埃及人和希腊人废除了农历。发明了阳历还是舍不得抛弃阴历,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时间还是按阴历算。某日,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与阳历相反。这种阴阳历叫阴历,其实是阳历。

阳历365天,阴历355天,每年少10天。古人很有智慧,舍不得用阴历和阳历。我们做什么呢于是我想出了三年零一个多月,这就是闰年的原因。跃月与吉凶无关,不要被X大师和算命先生忽悠了。

现行农历是民国以后的改良版,以阳历为主体,以I2月为一年。但保留了二十四节气和农历的计时方法。

农历除了记录重大节日外,毫无用处,完全可以废弃。